반응형 佛道禅54 道為什麼不可說 道為什麼不可說 達摩書院 張尚德 一、從邏輯說起 根據叔本華(Schopenhauer, Arthur. 1788-1860)和佛教小乘哲學,人的存在本身是一種煩惱和痛苦,依《大乘起信論》則更說一切的存在原是罪惡,(原文是:「三界虛偽,唯心所作。」)理由是人要不斷的活著,且要依照自己的貪瞋癡的形式和內容活著。豺狼虎豹之所以為豺狼虎豹,因其本為豺狼虎豹也。依叔本華的見解,人也是這麼一個東西。要如此活著,這就是宋明理學家所說的「人欲」,克服此「人欲」,要靠天理,可討論的是,哲人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史》一書中說,依心理學來看,沒有「天理」那個東西,不過,證諸以往,人除了是動物外,人還是可以超越動物,成聖、成仙、成佛的。 人是否有「天理」,固然待自己去親證、解釋和實現。但人有邏輯,那是很顯然的。 相對於人性的整個存在和發展來說,人雖有邏輯,人雖然可以用邏輯來面對自己的部分主觀和客觀,但人卻非.. 2022. 3. 3. 第六章 谷神玄牝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虚下之谷中的神魂,是长存的,是不会死的。它正像那个看不见的、最最深远巨大的子宫、母体、女性生殖器,叫做玄牝。玄牝的门户,就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总源起。虽然你看不见摸不着,然而,它或似存在着,而且作用起来使用起来无尽无竭。 第六章讲的仍然是大道。正像某些宗教对于造物主的讲说:主有九十九个名称,代表主的九十九种美德。大道也有许多名称,谷神——此前没有讲过的一个称呼,便是其中的一个。谷是说它的虚下、不满、不实、不硬、不争、不往上冲、不往上冒。神,是说它的神性、精神性、灵动性、抽象性、隐蔽性和神奇的效验性。 与世界各国各地一样,古人对于生殖器尤其是女性生殖器有一种崇拜,不论多么伟大的生命,都结精或结晶在这里,产生在这里,孕育在这里,准备在这里。它当然具有大道的属性。虚下若谷,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尽)便是它的美德之一斑。中国的生殖崇拜没.. 2022. 3. 3. 第五章 天地不仁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与地是不讲仁爱的,它们将万物视如草芥——草扎的祭祀用的狗,任其生灭存毁。大人物——有道行的人也是不讲仁爱的,他们视老百姓如草芥——草扎的狗,任其生死存毁。 天地之间,不就像个橐龠(音驼月)——羊皮风箱袋吗?空无一物却不会穷竭,越是操作,它出来的风就越多。 话说多了反而容易理屈词穷,不如保守一点,保持一个恰当的度。 我不知道老子是怎么样写下第五章的开头两句话的。我每每读到这里,都受震动,心怦怦然。我感到的是何等的冷酷!天地不仁!圣人不仁!这更像是窦娥喊冤的戏词啊: 却为何天地清浊你不辨? 却为何人世黑白颠倒颠? 问苍天为什么纵恶欺善, 问大地为什么横遭奇冤, 地啊地,不分好歹你何为地! 天哪天,错勘愚贤你枉为天! 不仁是一个很重的贬词啊,不是吗?我们如果讲谁“为富不仁”,.. 2022. 3. 3. 第四章 和光同尘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虽然空无所有,却怎么用也用不完。它的深远如同万物的起源与归宿,万物的根本与依据。 要磨掉它的锋芒,解除它的排他性,调整它的亮度使之柔和一些,与尘世、世俗的东西靠近。它似有似无。 我们不知道大道是由什么产生出来的,反正它的出现比上帝的出现还要靠前。 第四章讲大道的品格。尤其是强调它的两方面的特性:既是空无的、虚静的,又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既是神妙的比上帝更本源、更抽象与更本质的,又是此岸的、人间性的、生活化的与世俗的。 大道是亲和的,是并不怎么刺激人逼迫人吓唬人的。 空、虚、冲、盅(有一说冲应为盅)都是言其虚空。正因为虚空,才用不完。一切实在的、具体的、具象的、坚硬的物件、生命、用具都是用得完或者完得很快的。例如王朝政权,是实有的、具体的与坚硬的,但是都有它的开头与结尾,都.. 2022. 3. 3. 이전 1 ··· 8 9 10 11 12 13 14 다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