본문 바로가기
佛道禅/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

开天辟地——乾卦第一

by wannee 2022. 3. 31.
반응형

开天辟地——乾卦第一


乾卦的“用九”和坤卦的“用六”


很多人读完《易经》乾、坤两卦后,对于六爻之后的“用九”、“用六”深感奇怪。因为其余六
十二卦都没有“用九”或“用六”,而在乾、坤两卦最后出现一个结论式的“用九”、“用六”。为什么呢?我们用乾卦为例说明一下。

 

如果我们把乾卦卦辞“元亨利贞”当成卦的总论,六爻就是它分阶段、分时位所作的分论。乾卦整体来讲是“元亨利贞”,可是爻里面有“始壮究、始壮究”,即终而复始、由内到外、由下到上、由基层到高层的变化,那就叫分论。“用九、用六”是怎么产生的呢?卦辞(总论)、爻辞(分论)叙述完后,大概创作者发现还有不足之处,因为毕竟是天地之卦,于是需要再提出一个东西、再悟出一个大的智慧,才能让乾、坤永续下去,尤其是落实到人世间,即人类的文明发展。乾卦“用九”为“见群龙无首,吉”,群龙无首居然还是吉,而坤卦用六只有“利永贞”三个字,“永贞”才有利。

乾、坤——易之门

“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
以通神明之德。”


——《易经·系辞下》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易经·系辞下》


乾、坤是“《易》之门”,也是“《易》之蕴”。“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
通神明之德。”然后乾坤都有其动象与静象。《系辞传》说“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
以大生焉”,安静的时候就专,动的时候就直,所以就有最大的生产能力。坤呢,“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安静的时候就闭合,动的时候就张开,所以就有最广的生产能力。这个观念很重要,换句话说,阳刚如乾的事物不是一天到晚都在动的,也有相当时候是安静的、沉潜的、闭关的,所以乾里面有静、动,静的时候能专,动的时候能直,所以就可以“大生”;再者阴柔如坤的事物也不尽是闭锁、沉默、包容,大部分时间它是闭锁的,可是它也有动的时候,正如阴极转阳、柔中蕴刚,时机成熟了,它就爆发出来,那个力量比乾的动能还要强,立刻打开一个新世界,所以能“广生”。

 

这种现象的出现就与《易经》的象数即“大衍之术”有关。占卦时会有六、七、八、九这四
个数。“九”是老阳,阳极转阴,阳的能量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要爆发,最后阳极能量释放完转阴,“九”变成“八”,变成安静的少阴“八”,老阳转少阴。一般的阴大部分是“八”,阴的能量保育久了,阴极转阳,能量要释放了,“其动也辟”,“八”变成“六”,“六”叫老阴,阴到极点了,阴极转阳,能量一释放之后变成老阴转少阳,变成“七”,“七”就是“其静也专”的时候,就是少阳,然后“七”慢慢累积能量又到“九”,就是这么一个循环。所有东西由量变到质变,阴变阳、阳变阴是质变,本质发生变化;少阳变成老阳,累积阳,少阴变成老阴,累积阴,是量变,可是还没变质,即阴阳没有变性。但是一般人有时候会产生误解,以为阳刚的东西就是动的,阴柔的东西都是安静的,世界如果是这样,那就完蛋了,
阴阳之间不会互动,也没有物极必反了。可是有些名家一样会犯这种理解的错误,像理学派开山鼻祖、我的湖南老乡周敦颐,他的《太极图说》中就有点这个味道:“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这里就把阳刚的东西当成是动态的,阴柔的东西当成是静态的。一般人要是不了解就会误解,但作者本身不可能不知道,只是这个写法,人家会以为阳动阴静,显然不尽然。

乾、坤与易简之间的关系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


——《易经·系辞下》

 

“易”有三义,古已有之,即变易、不易、简易,简而言之就是“易简”。对于易简,一个人如果修炼到这个境界,在生活中直可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真正是“嗜欲浅而天机深”了。繁复的东西自然变得简单,清心寡欲,没有那么多忧愁、烦恼,也不必担心害怕,心灵上取得真正的自由。“化繁为简,以简驭繁”,要牢记“变易、不易、简易”。运用这些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天下之险阻,尤其是现代社会,生活中随处是陷阱、阻挠,一不小心就被人骗走钱财,一不小心就被股票套牢。正如《易经》六十四卦中艮卦( )的“阻”和坎卦( )的“险象环生”。只有乾卦,是代表天下最为刚健的力量,发挥阳刚的本性,“德行恒易以知险”,它的功能与效应总是容易的,哪里有危险,一目了然,不会往里面跳。再如坤卦,“天下之至顺也”,也是发展到极致,“德行恒简以知阻”,它的功能与效应总是简
单的,前面什么地方有障碍,都看得清清楚楚。


回过头来,我们知道,艮卦中有“阻”的概念,其卦象是上艮下艮,两山相叠。好几座大山
挡在面前,怎么办?但整个艮卦没有告诉我们如何爬高山、如何凿山洞,只告诉我们要止欲修行,从控制欲望开始。因为我们一生大部分的阻碍,是与生俱来的欲望造成的,那是忧悲烦恼之源,人生的“阻”之源,只是有些阻碍在外面,有些阻碍在里面。如果不从基本的内在下手,永远过不了关。就像至顺的坤,“德行恒简以知阻”,突然简单了,没那么多欲望,没那么多包袱,没那么多颠倒梦想,自然畅通无阻。

《说卦传》说乾、坤

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
马,为驳马,为木果。


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
于地也,为黑。


——《易经·说卦传》

 

乾是“首”,首领、元首的首。如乾卦“用九”“见群龙无首”,以及《彖传》最后的“首出庶
物,万国咸宁”。乾为首,一定是头、领袖,即君王。可以想见,乾在《易经》中的重要位置。再看,坤为腹,就是肚子,肚子就能包容,像大肚弥勒佛、怀孕的妈妈。这是身体的象。

还有就是动物的象,这一点尤其重要。乾为马,坤为牛。乾取象于马,因为马健行,如乾卦《大象传》之“天行健”。坤为牛,牛走得就比较慢了,但忍辱负重、任劳任怨。以前行军打仗,一定是马拉着战车在前面冲锋陷阵,可是后勤补给就得用牛车,因为牛能载重,古代的辎重车就是牛车。所以古代行军作战一定是前锋、后勤密切配合,这个仗才有胜算。前面是马,后面是牛,正如男主外、女主内,乾主坤从,配合无间。等到讲坤卦时,会发现坤卦从卦到爻没有讲到牛,但它仍然把牛那种负重行远的能耐讲出来了。像卦辞的“利牝马之贞”一语,乾卦既然是天马、公马,坤卦就是母马,要合群,就得配合公马,公马跑到哪里,母马就跑到哪里,乾主坤从。回到人间来,这就是人与人配合无间的力量。

 

同样,我们也会发现,在乾卦卦辞、爻辞里面也没有讲到马,只讲龙,如“潜龙”、“见
龙”、“飞龙”、“亢龙”,甚至到最后来一个“群龙”。为什么不讲马呢?这就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和智慧了。据说以前马只要健壮、高大,有八尺以上就叫作龙。像《西游记》里的白马就叫龙马,还有成语“龙马精神”。但这些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因为马是实际有这个生物,而龙或许是想象、创造出来的,与乾卦的特性很像。它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可能早在轩辕黄帝的时候。古代先民分为各个部落,每一个上古部族都有它的图腾,一个精神的标志,但最后民族大融合,不同的民族要有一个新的旗帜、新的图腾代表,“龙”应该就是如此创造出来的。从过去流传的龙图画,还依稀可以找到蛇的身躯、马的脸、还有鹿角、鱼鳞等。这就是龙图腾的创造,代表兼容并蓄,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是
把过去的东西消灭掉,而是融会到一个更大、更有能量的东西里面,能照顾每一个单一图腾消灭的情绪,大家和平共处。新的图腾兼取各家之长,创造一个水陆空三栖的不存在的动物,天上能飞,地上能爬,水中能游能潜。这就代表乾卦的创造能量,不管环境怎变,都可以掌握主动,发挥创造力,入地登天,圆融无碍,这就是龙。事实上,实际的动物办不到。真正有三栖功能的动物就是鸿雁,也就是风山渐卦( )的象。这一卦就取象于鸿雁,鸿雁有蹼能入水;有翅膀能飞,而且飞得还很有纪律,雁行团队,美极了;在陆地上还能走。这是自然界中具体的三栖动物。乾卦积极主动的精神,创造了一个龙的图腾出来。所以龙在中华民族的意象中就是一个正面的、光明的形象,如“望子成龙”等。

由此可见,乾之龙最具包容性、最具创造力,能使天下大同。我们不必把龙当成一个具体
的生物看,也不认为以前曾经有龙,现在绝种了;“成象曰乾,效法曰坤”,我们还是把龙视为一个创造性的图腾。不过,有些人对这个说法未必接受,曾有学者考证,龙在过去极可能存在过,只是极难养。对于这些看法,我们且抱着“见仁见智”的态度,姑妄听之。

乾为心、坤为物

乾马、坤牛,上文已提过,接下来要说的是另一种含义——乾卦谈的是“心”,坤卦谈的
是“物”。心为主,物为从。心主物从,心物合一,才能生生不息。

心如野马,健行不已,就是心的象。《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真正去取经的其实只有唐僧一个修行者,其余那些都是象,孙悟空属“心猿”,白马属“意马”,心猿意马。唐僧去西天取经,凭的是正心诚意,一个修道者,碰到那么多妖魔鬼怪、九九八十一难的挑战,没有“心意”怎么能行?他的坐骑白马就是“意”,大弟子孙悟空护法的就是“心”,筋斗云一下就十万八千里,只有“心”才能办得到,可是那个心有时会有妄念。因为旁边老是有个猪八戒,猪八戒就是肉欲的化身,贪功诿过,好吃懒做,当中还有一个沙悟净,所以唐僧这个组合就很有意思。《西游记》原本就是佛教小说,其中自然有含义。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面对那么多的生死恐怖、妖魔鬼怪,怎么完成取经的任务?可见像唐僧这样一个
修行功深的人,尚且天天在天人交战,你就知道我们一般人的艰难了。

 

我们看《西游记》,往往会看到每次大战妖魔鬼怪之后,师兄弟争辩对错,常常是猪八戒赢了。唐僧这个做师父的耳根子软,总认为猪八戒讲得有理。结果孙悟空一气回花果山,“心”跑掉了,这就丧心病狂了。但猪八戒的“肉欲”又没法解决问题,最后只好把“心”请回来,师父忏悔,大家再往下走。就这么一个四人小组,再加一匹马,时刻面临天理人欲的斗争、修行必有的步骤。由此可见,那个“马”就是“心”的象,乾是讲心,《易经》所有的马基本的象征含义就是讲“心”。各个卦爻出现“马”的时候,紧扣着这个观点去想,才能想得透。当然,心也不是绝对不会出问题,一旦那个“心”管不住了,唐僧就得赶
紧念紧箍咒。

再看,坤卦假定是物,从字面上看,“物”的偏旁不就是“牛”吗?牛在当时社会觉得是庞然大物。像萃卦( )卦辞“用大牲”,就是讲用最高规格——杀牛祭先祖,取意就是“物利丰厚”。

 

总的来说,乾心、坤物是就本源而论,真正的象征是——万物皆从心物始。为什么会有生命?为什么有文明的开展?就是心物合一,刚柔互济,生生不息,大生广生。若偏重心,没有物的支持,就不可能生;光只有物,也会陷于“地势坤”,受欲望驱使,屈服于现实利益,或者为形势所迫,不得不妥协,那也不能生,因为缺乏天理的指导,缺乏心的控管。这就是“乾心坤物”的含义。

乾卦卦辞

乾。元亨利贞。

“元亨利贞”四个字,是《易经》的关键词。“元”,即根源的“源”,原因的“原”。“元”是
开创根源的开创力,如元旦、元年、元月,都是新开始,生生不息的力量由此而生,就像人的元气,是人的根本。《易经》这本书,第一个字就是“元”,因为乾卦讲天道,讲最根源的自然真理,一定有根源的创造力,否则佛家所云三千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众生怎么来?这就说明,万事万物应该有一个创造的源头。就像人,既然已修成人身,这辈子要有所开展,当然要想办法建立、接近、体认这样东西,所以先有一个“元”。“元”的基本特性就是“大”和“始”。一旦有了大的创造力,就不会小鼻子小眼睛,而能拓宽格局,有一个新的开始。既然有创造,就是革故鼎新,它是划时代的,是一元复始。复卦()就是学到乾卦这种能量,才能在招致剥卦( )之后还能重新开始,万象更新。

 

“亨”,当然是畅通无阻。不管有什么阻碍,既然有“元”这么大的创造力,把它发扬开来,自然就可以化一切阻力为助力,创造亨通。我在《详解易经系辞传》一书中曾讲过“享”和“亨”的关系,在古代,享受的“享”和“亨”共用。“享”最主要是天人关系的互动,把祭品、供品摆在香案上,然后取得人与天地自然或祖宗鬼神之间的“沟通”。“享”也是为了亨,不但人际和谐亨通,不同的宗教、国族也可以相处融洽,人与天地自然当然也通达无碍。但是反观现实,如果真的办到了“亨”,现在哪里会有这么大的生态浩劫、自然破坏,以及人类无限扩张造成自然的反扑!在第五十卦鼎卦( )《彖传》中“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其中的“亨”就是“烹”,没想到“亨、享、烹”这三个字在革故鼎新的鼎卦里面巧妙地合一了,既是实际用来烹肉的锅子,又是祭祀天地神明的祭器。所以它既是
享,又是烹,然后真正的目的还是亨通。之所以亨通,根源就是因为它有“元”的创造力,“元”自然就能“亨”。在很多卦的卦辞中,这两个字常常连在一起,即“元亨”,因为元之后自然而然就会亨,前面有什么障碍、险阻,统统能排除化解。像大有卦( )、鼎卦的卦辞,基本上就是“元亨”的格局。

既然有开创性,又能够创造一个天地人鬼神无所不和谐的畅通境界,下面当然就可以累积一些成就。就好像做生意就有获利,有正面的收益。“元”的时候可能是春天播种,到夏天整个生气畅达亨通,到秋天就要收成了。那就是“利”。


最后就是“贞”。到了冬天,或者经济不景气时,大家都储存用品准备过冬,守住里面既有的那点东西。可见“贞”是针对“利”来的。假定你奋斗到有“利”,不懂得“贞”,反而无限扩充,尤其遇到环境不好的时候,可能一个都守不住。“贞”也是“正”,即固守正道。

 

由此可见,“元亨利贞”是一个创造的循环,从天到人都一样,如果有很大的创造力,可以排除阻力、创造亨通,自然获利。可是为什么那么多有权有势的人和百年老店都倒了呢?都是在“利”上面出了问题,守不住。也许有人觉得言过其实,这真不是闹着玩的,完全是活的《易经》!像美国的雷曼兄弟公司,在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次贷危机)加剧的形势下,作为美国的第四大投行最终丢盔弃甲,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现在大家仍然闻“兄弟”色变,为什么?因为他们破产导致股市海啸,引起金融界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原先人们还深信“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下子“雷曼兄弟”完了,158年的老公司瞬间倒塌;日本98年老店“大和生命保险”也是如此。“元亨利”,我们不否认创造力,但是“亨利”那个获利
能力吓死人。倘若做不到“固守正道”,就只能到此结束。这就是卦辞“元亨利贞”。我们在《文言传》中还会再强调,这是人生修行,包括自然之德最圆满的状态,所以是“四德全”。

“元亨利贞”四德俱全

“元亨利贞”四德俱全,有始有终,这才是一个完美创造的循环。从一个点的“元”冒出了头,开创了“亨利”,而且还懂得“贞”,该守的时候守,有所不为,坚持走正道,将原有的创造完全消化吸收。最后,这一年的“元亨利贞”过去了,原先的一个点又变成一个元,来春春暖花开,又可以重新出发,再去“亨利”,再有“贞”的坚持,如此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就可以不断扩大。

因此,一切事物要有始有终,“贞”就特别重要。六十四卦中有“元亨利贞”的七个卦,一个是乾卦,这是全德的卦。“全”可真不容易,不但保全自己,还要保全对方,这也是中国兵法的境界。兵家以全胜为最高境界,但不要以为全胜是百战百胜,真正的胜利是不战而屈人之兵,造成最少的破坏。这一点很明确地告诉我们:第一,你自己的东西要保全;第二,敌人跟你产生剧烈竞争的东西,也要保全。别人的资源不是宇宙的资源吗?不是天下的资源吗?一样可以转为正面的运用,所以不但要全已、还要全敌。另外,天地自然也不能因为战争受到破坏。所以《孙子兵法》说:“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又说:“知天
知地,胜乃可全。”那更时髦了,这是兵法的前瞻性;所有的战争不要破坏天地自然,这也是全胜思维自然的延伸。

 

战争中要保全的,除了天地人,还有鬼神和文明古迹。像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不顾全球挞伐,一炮击毁了巴米扬大佛。杀红了眼的战争,文物往往会遭遇浩劫。如果天地人鬼神都保全了,这就是《易经》绝对得善终、也是唯一六爻全吉的谦卦( )。谦者,言之兼也,兼善天下,还是一个“全”的思维,一个化解争端的思维。

六十四卦卦辞中有“元亨利贞”四德俱全的,除了乾、坤两卦,还有其他五个卦。首先是第三卦屯卦( ),如同呱呱坠地的婴儿,象征清新纯洁的生命,卦辞中也有“元亨利贞”。其次是讲随机应变的第十七卦随卦( ),卦辞为“元亨,利贞,无咎”。第三个就是第十九卦临卦(),其卦自由开放、创意无穷,但要小心,滥用自由就会变成“八月有凶”。临卦的“元亨利贞”有“但书”(指有例外情况或某种附加条件),比较不稳定;时髦过火了,导致物极必反、灾难降临。这一卦的“元亨利贞”居然变成灾难,自由开放成为无法化解的问题。不过也不要担心,临卦正面的自由开放、创意无穷的部分,也是自然天理的显现,善加利用,同样可以“元亨利贞”。第四个卦辞中有“元亨利贞”的就是第二十五卦无
妄卦( ),无妄,就是起心动念不要有妄念妄想,不要脱离现实、想得太美了。但人生就是这个“妄”在捣蛋,轻举妄动。在无妄卦,如果真做到了,负负得正,当然就全真;但太难了,大部分人做不到,难免面临天灾人祸。所以临卦与无妄卦虽是“元亨利贞”的卦,但要小心它的反面作用。前面的乾、坤、屯、随四卦比较没有这个问题,到临、无妄,发展越深,诱惑威胁越多,看你怎么把持。

 

乾卦的“元亨利贞”没有任何“但书”,是一个最纯粹的标准态势(standardization)。坤卦就有好多“但书”,其卦辞云:“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到了坤卦,就要考虑山川险阻,考虑在现实形势中会不会堕落?会不会受到诱惑,陷入迷途?屯卦也有“但书”,幼小的生命怎么把良知良能的“元亨利贞”开发出来呢?

这是上经六个“元亨利贞”的卦,最后一个卦辞中有“元亨利贞”的是下经的第四十九卦革卦()。革卦卦辞也是“元亨利贞”,因为“革”代表人的创意文明发展到极点之后,可以另造乾坤,重新演化,这是全德的卦,也是《易经》中第一等的卦。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卦屯卦还是“元亨利贞”,到第四卦蒙卦( ),情欲蒙蔽了理
智,山水险阻也来了。卦辞中“元”不见了,只有“亨利贞”。《易经》中好些感情用事的卦都
是“亨利贞”,独缺“元”。因为感情泛滥,很难挣脱情欲的束缚,喜怒哀惧爱恶欲都是“蒙”,让人看不清楚。所以蒙卦就要讲启蒙,就是把“元”找回来,回复根源的创造力。

换句话说,“元亨利贞”就成为一个卦的总论,对卦辞有一个鸟瞰式的掌握。一看乾卦
的“元亨利贞”,就了解这是最纯粹的天理创造了这个循环;坤卦要怎样不犯错,才能跟乾卦一样伟大?屯卦很幼小,要怎么才能保住“元亨利贞”不丧失?依此类推,蒙卦的“元”不够了,生命力、根源的创造能量大量缩减,就要想办法启蒙;因此所有的后天修炼都强调把“蒙”拿掉,才能生机无穷。感情也是一样。最麻烦的是鼎卦()和大有卦( ),因为缺了“利贞”,“元亨利”的最后一步“贞”没做到,没有合理的收尾,只好贞下启元,再创新。六十四卦就有一个代表卦,就是第十八卦蛊卦( ),成住坏空,贪腐之风,病毒流行,泡沫破灭,神话解体,那就是蛊卦。蛊卦卦辞有“元亨利”没有“贞”,就因为不正,不懂得合理地收束,所以造成严重的结果。在这一圈就败了,更不必有贞下启元的下一圈。

 

缺“元”的卦有很多,以蒙卦和那些感情卦为主;缺“贞”的卦、不正的卦就只有卦。“贞”字
在这里我也不多说。这个字有很丰富的来源,现在通行的意思就是固守正道,坚持该坚持的东西。然后跟出征的“征”刚好相反。“征”是积极扩张,采取攻势,“贞”是固守正道,采取守势。因为前面的“元亨利”还要有时间消化吸收,才会真正变成你的。人生奋斗,到了获利的阶段还不算完成,后面还要“贞”,能创业、也要守成。还有,“贞”字在殷墟甲骨文的时代正是卜卦的意思。卜卦的目的就是找出该要信受奉行的正道,让人生减少失败。由此可见,“贞”就要奉行天理人情地势的大原则,否则就可能“蛊”,败坏一空。

综上可知,一个卦如果“元亨利贞”什么都没有,或者有欠缺,要补的东西就多了;缺什么就要补什么。如此,我们就知道那个卦的缺陷在哪里,要下的工夫在哪里。就像蛊卦要把“贞”找回来,蒙卦就要把“元”找回来,如此就“元亨利贞”了,这就叫“全”。虽然很难,但要努力做到。

乾卦《彖传》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乾、坤两卦的《彖传》几乎是整个《易经》通过《易传》来阐释、理解、掌握运用的两把金
钥匙,而且坤卦《彖传》又是以乾卦《彖传》为基础。《彖传》所包含的哲理非常丰富,像水的流行一样覆盖面广,可以不断地衍伸、衍化。但是不论如何衍伸、衍化,都是从乾、坤来的。像新儒家开山祖师、国学大师熊十力先生写的《乾坤衍》这部书,就是锁定乾卦《彖传》带着坤卦《彖传》来讲整个《易经》的宇宙观、人生观。

大哉乾元

“大哉乾元”,“大哉”是赞词;“乾元”是一切创造的源头。这是《彖传》的作者对“元”的赞
叹。有了“乾元”,宇宙人生就有一个可以开创一切的根源,这个根源不管是老子的“道”,还是后来讲的太极,反正宇宙人生的一切存在,一定有一个能量无穷的创造源头,它是宇宙的本体,或生命的根源。它不但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而且连比天地更大的物质宇宙也是从它所诞生的。所以,开天辟地、宇宙万象的后面都有一个“元”。作为宇宙人生、天地自然之本,这个创造的根源,就叫“乾元”。乾元至大无外,无边无尽,我们只能由衷赞叹:“大哉乾元!”因此,在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里面,建构宇宙人生的本体根源,正式名称就叫“乾元”。至于另一个名词“太极”,《系辞传》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庄
子》也有提到太极,但是太极并非最初的根源,因为在太极之先还有东西。

因为“乾”是一切的开始,“乾”后面还有“元”,所以坤卦《彖传》也提出“坤元”,不然“坤”所代表的山河大地、敦厚、柔顺的属性是怎么来的?“至哉坤元”,坤卦强调的是“至”(至圣先师的“至”,发展到最高境界的“至”),而不是用“大”来形容坤元。“坤元”和“乾元”其实还是
同一个总源头。只是“乾元”、“坤元”的表现,就像乾卦跟坤卦一样,各有不同的属性。

万物资始,乃统天

“万物资始,乃统天”,乾元生天,天生万物。在天地这个大环境中,凭借着乾元的创造
力,芸芸众生、一切万物都展开了。六个爻的第一个爻就叫“始”。“始壮究”(即万物经历开创、发展、到鼎盛,然后结束,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殆)、“始壮究”,生命有生命的开始,人类有人类的开始,公司、国家、个人都有开始。当你呱呱坠地那一天,或再往前推到父母结合孕育成胎的那一天,就是一个“始”。天地人鬼神在内的万物都要得到乾元的资养才能有所开始。正因为是“万物资始”,所以说“乃统天”,天的运行由乾元主导。为什么过去称天地人为“三才”?因为人本来没那么伟大,但若修成“大人”的境界,就是可以与天地齐平、与天地合德的“三才”之一。所以,“大人”比起君子、贤人、圣人还要高,是
《易经》中德位最高的,相当于佛的境界,像乾卦第二爻、第五爻就有“大人”的概念,影响力重大。人要修到“大人”的境界可不是简单的功夫,但人人都有这个可能性,因为每个人的生命内在都有“乾元”的基因。

六画卦也是建立在“三才”的概念上,三才又各分阴阳,天有阴阳,地有阴阳,人也有阴阳。初爻、二爻叫“地位”,即立足的条件;五爻、上爻叫“天位”;中间顶天立地的三爻、四爻就叫“人位”。人就是在天地之间的大舞台上力求发展奋斗。天地人不管如何伟大,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乾元”;宇宙浩瀚无垠,但宇宙最后的根源还是无形无象的“乾元”。

 

“乃统天”的“天”就包含了我们看到的天象,以及物质宇宙的一切。我们现在发现宇宙之大无边无际,但是,这无边际的宇宙之上还有一个更高层级的“元”,“元”才是统天、统地、统人,以及生天、生地、生人的根源。“乃”字在文言文中有艰难转折的意思,意味着前面做了好大的努力,好不容易才达到后面的结果。“乃”字在乾卦《彖传》的表述中出现,说明“统天”很不容易。现在科技如此发达,我们敢说“统天”吗?我们可以有条不紊地治理自然、宇宙吗?我们光一个地球都搞不好了,统得一塌糊涂。

“统天”不同于“御天”。“统”是上级统领下级。“御天”的“御”是驾车,以前四匹马、六匹马
拉的车,车夫就叫“御”,他能否让不同的马节奏一致,并且在坎坷的路上平稳前进,这都
是“御”的功夫。以前帝王也称“御”,如“御旨”是皇帝的旨意。因为他要驾驭天下,天下也绝不只一匹“马”,怎样有效管控不同的人与事、不同的单位部门,这就叫“御”。所以,御就是管理、操持、经营。为什么能够御呢?因为统,你比他高,你负责管理他,所以你要御;如果你驾驭不住,那就非得下台不可,因为你不够格。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接下来是“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云行雨施”,“施”者,布施也,像佛教就讲布施。有政治权力和责任的人,要如何施政才能摆脱困局、国泰民安呢?就个人而言,人生过程中的一举一动或影响小、或影响大,也叫“施”。基督教讲“施比受有福”,你能照顾别人,给人家精神、物质的支持,这也是“施”。


再看“雨”字,雨属于自然现象,阴阳之气和合到一个平衡点,就会下雨,然后有疏解闷热的效用。所以“雨”有阴阳和合、生机、化解矛盾、和平解决的意思;这也是《易经》追求的目标,借自然界的甘霖普降,象征人世间一个好的政治措施、一个好的宗教布施,可以普度众生、国泰民安。这就叫“云行雨施”。“雨”是和解的象征,而不可开交的斗争、两败俱伤的冲突,就用“血”来象征,像坤卦最后一爻的“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就是发生严重冲突。所以,刚柔平衡、阴阳和合而下雨,那是一种最大的布施。可是下雨之前,一定有一个布局、造势的阶段,那就叫“云行”。没有云哪来的雨呢?积水汽为云,水汽累积到一定的密度,时机、地势各方面都恰当了,就会下雨滋润大地,使作物生长、江河湖泊水量丰沛。云是随时在动的,风吹云走,所以叫“云行”。老百姓看政府的各项措施,就好像靠
天吃饭的人看到云在天上流动,可是有了云还不一定有雨,还得看风向。因此,不论要在什么环境生存,还得学会看当时当地的风向、气候如何;如果风向转了,你就得随风转舵。

 

风向、行云的时机一成熟,雨就下来了。这就好比有了好措施,可以纾困了,就像两岸和
解、伊拉克战争告一段落,族群仇恨疏解了。可见,结局顺利,“云行”是先决条件;经过云行的努力,才有机会“雨施”。乾、坤的意象,大可以到无穷的宇宙,小可以到具象如男欢女爱、阴阳和合。我们说男女交合是“云雨”,也是从这个意象而来的。巫山云雨,先有云,再有雨;阳入阴中、阳施阴受,就可以生生不息。这也叫“云行雨施”。


“品物流形”,“品”即分档次,譬如人品高尚是上品,人品差一点是中品,人品低劣是下品。再如品酒、品尝也是如此。这就说明万物皆有“品”,有演化、等级、优劣的差别。像一卦六爻金字塔式的结构,初爻是最底层,君位是第五爻,在金字塔塔尖,越高位数量越少,因为品的要求更高。生物在演化过程中,也有分级的现象,那就是“品物”;生物分类学的“界门纲目科属种”,就是研究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理。哺乳类的演化层级是比较高的,爬虫类、两栖类、鱼类的层级显然较低。而演化一定是由下而上、由内而外长时间慢慢演变的,就像爻的变化一样,越演化越进步;演化到像人类这样不只是有肉身躯壳,还有精神心灵,可能就到金字塔顶端了,这就叫“品”。

 

“流形”的“流”是流动,有坎卦水流的象;“形”是形态、形状、形式。在阴阳和合、“云行雨施”的大好环境下,大地受到雨水滋润,万物就拼命生长,至于长成什么“形”得看因缘条
件。在动物界猫有猫形、狗有狗形、人有人形,过去恐龙有恐龙的形、三叶虫有三叶虫的形;在自然界,山是这个形,水是那个形。这些“形”的形成,要经过漫长的宇宙创生过程;“云行雨施”是因,“品物流形”是果。“流”表示还在摸索创造的阶段,还没定“形”;在找到一个最好的、可以恒久生存、永续经营的“形”之前,还有不断修改、变化的可能,所以要保持流动的弹性,等到慢慢演化之后,发现这种生命形式是最适合生存的,它就固定下来了。像长颈鹿原来的颈子也不是那么长,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发现“长”是它的优势,所以就改变基因,成了今天的长颈鹿。根据考古发现,北京周口店出土的北京人头骨,
就和现在的人很不一样。为什么后来会演化成这样?因为比较有优势。造型艺术亦然,有创造经验的人都知道,刚开始也不知道最后的成品会是什么样子,中间经过不断改进,最后才拿出传世精品。《易经》的传世也有从“流形”到定形的过程。所以,“云行雨施,品物流形”,流得好就是上品,流得不好就是下品。形就是这么来的。

乾卦讲形,坤卦讲势,有形才有势。兵法也是一样,形势比人强。正如《正气歌》的一
段:“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文天祥在临死之前可以写出“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来,这不就是“流形”吗?“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山河大地不都是“流形”的结果吗?今天的地貌,不知道经过多少年的地壳变动!“下则为河岳”体现了大自然的雕塑、宇宙演化的“流形”。“上则为日星”,日月星辰也一样有它的演化历程。在人呢,“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人的浩然正气也是从天地正气来的,所以许多历史人物的表现,其实都在彰显天地的正气。由“气”而有形形色色不同的品。

 

应用到商场,“品物流形”也是适用的。如果你做生意,各种不同的产品你都生产,而且都有消费者、有市场,那这个不容易。有些人专门做平价商品,他掌握的“品”就是最普及的;有人专做价钱昂贵且限量生产的精品,他一样可以做得起来,因为他专门针对上品的消费群。所以你一定要了解你的对象属于哪一品。跟对手交往要用什么方式,也要了解他在哪一个层级。

因此,创造的历程就是“云行雨施”;有创造的环境、创造的条件,结果就是“品物流形”。组织的变革有时候也是一样,尤其在环境剧烈变动的时代,产品定位各方面都得靠组织具有灵活应变的弹性,随时调整。否则,十年前可以的,今天可能完全无法生存。很多人说发明计算机有一个好处,从前用笔写,要改很麻烦,现在计算机修改很方便。这也叫“流形”,创造过程中,最好的形式就存活下来了。

 

“品物流形”跟“品”有关,“品”在坤卦是“品物咸亨”。在第四十四卦姤卦( )也讲“品物咸
章”。可见,“品”字特别重要,如果你的智慧只能够了解万物,那太含糊笼统了。万物还要细分等级,连电影都要分级,限制级的小孩子不能看。不同的对象演化不同的结果,这就是“品物流形”。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

“大明”,乾为心,所以在宇宙创生之初,就已蕴含未来心灵的能量可以突破物质躯壳的局
限,创造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从第一卦的“乾”就预言了上经最后一卦离卦( )。离
卦专门检讨文明的发展和缘起,还包括文明浩劫的隐忧,以及浩劫重生的法则。从“乾”发展成“离”,乾卦《彖传》的“大明”就是伏笔。离就叫“大明”。“大明终始”,生生不息。所以离卦《大象传》就有“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光靠物质不能创造文明,这也就是物种发展到人这种具有心灵能量的高级生物才能开创文
明,而且薪尽火传,终而复始。而这个创造力的根源就在乾卦,所以说“大明终始,六位时成”。一卦有六爻,代表六个不同的位,是六个空间布局的概念。但是初爻到上爻的“六位”,由内而外,由下而上,每一个爻位都想成圣成贤、追求最高成就。想要成,想要“功不唐捐”(佛教用语,意即功夫不会平白浪费),就绝对不能脱离一个考虑,那就是“time”——时,一旦脱离“时”,不能与时俱进,错过当下这个时机,一定会被淘汰。这就叫“六位时成”。《易经》最讲究的就是“时”(time is everything.)。尤其乾为天道、天时,地要法天,所有的地利皆因为遵循天时才有地利。

 

位是空间,时是时间,时间、空间是没有办法截然划分的,而且“时”会决定“位”,这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新的宇宙观完全一样。因此《易经》的“位”都是时位,不然不能称其“位”。任何一个位置都不会永远固定不变,随着时代演变,一个位置的意义、价值都要重新评估;就是国家、社会、组织、个人也要随时重新定位,因为此一时彼一时。在过去半个世纪里,投资银行是一个充满创意的想法,现在严格讲没有投资银行了,又回归到商业银行。这就是重新定位。“大明终始,六位时成”,在不同时机,你的位要随时而转,这才是最大的智慧。

时乘六龙以御天

接下来就更进一步强调“时”的重要。“时”控制一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无情得很!人不能与时俱进,就得接受淘汰。何况乾卦强调在任何环境都要积极主动,才能统御一切。任何人、任何领袖能合乎时,不管环境怎么千变万化,永远可以驾驭得好、控制得好、管理得好,他就可以“乘六龙以御天”。抱残守缺,不合时宜,整天想着过去那一套,不但没有办法应付眼前的环境,还得老挨打。想要“乘六龙以御天”,就看你有没有长进、懂不懂现在的“时”变到什么程度了。乾卦六个爻就是“六龙”,龙代表积极主动的创造力,而且能上天下海、随时变化。一卦六爻代表这个卦由内到外、由下到上的一切变化。不管环境怎么变,我都可以驾驭,而且可以顺着这个变化管理整体大环境。这就是“时乘六
龙以御天”。

“六位时成”,不要只注意到“六位”,千万别忘了“时”,这样才能“成”。长江后浪推前浪,浪
淘尽时,再怎么样的风流人物,一样都可能把他刷掉。俱往矣,时移世易,我们要永远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要占上风,要知机、要应变。可见,懂得时是多么的重要!

 

“时乘六龙以御天”,“六龙”就是六马,想象中的龙要落实成马了。依照过去的讲法,诸侯四匹马,叫“诸侯四驾”;而“天子六驾”,天子要驾驭六匹马,好比一卦六爻,变化更复杂,处理起来的难度也更高,因为要管理各个不同的部门,覆盖面更广。至于天子六驾的说法,早先曾被质疑过,因为以前有没有那么宽的马路,而且文物出土时没有挖掘过六匹马的殉葬坑。然而2002年在古代周天子定都所在的河南洛阳市中心,就挖出了天子六驾的殉葬墓、殉葬坑。这下铁证如山,证实天子六驾的记载,在考古学界造成轰动。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到“乾道变化”时,就要讲到“利贞”了。前面都在讲“元亨”。“乾道”是所有变化之道、创造之
道,但不管天道怎么变化,任何一个生命、任何一个组织都有独特的生命特色。我们绝对不可以忽略这个“独”字,不然在市场上产品没有区隔,在竞赛场上终将被取代。

“天命之谓性”,天命的流形,赋予人性、众生之性,不仅每个人生而不同,每一个民族性也不一样;绝不能强求一致,更不能说某一种体制可以放诸四海而皆准。自由民主在欧美国家可能不错,但在阿拉伯国家就未必行得通;自由经济市场也不见得就是无限的福音,过去跟着老美走的,现在不都倒了一大堆吗?所以要“各正性命”,发展自己独特的生命风格或组织特色。“正”者,止于一,上面是“一”,下面是“止欲修行”、“止于至善”的“止”。只有“正”,才会使你找到应该发展的方向。但是路有千条万条,不必强求一致,因为乾道变化,生命的样态本来就是形形色色。“各”是各自性、独立性;“正”是动词。唯有保障独立个体的创造性,世界才会多彩多姿;但在现实环境中,人要相处,各民族国家要往来,倘若太偏重各自的独特性,各行其是,就会破坏整体的和谐,所以,还需要“保合太和”的功夫。

保合太和,乃利贞

“太”字在原始经文上就是“大”字。“太和”者,最大的和谐也(The great harmony)。故
宫的太和殿,名称也源于此。“太和”也与《易经》同人、大有卦的“世界大同”呼应。有阴气、有阳气,就得有和气。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即阴阳接触之后合而为一的综合态。有了最大的和谐,人世间就没有战争,没有冲突。


“保合”是指不要丧失每一个人的独立性,要保障不同意见的抒发、不同生命特质的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表现;各存其异,求其大同,然后还可以互相合作、以求共存共荣。这就叫“保合太和”。北京故宫九千九百多栋建筑群中,从明朝到清朝数百年来,中轴线上三大殿的命名——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就是从乾卦的“统天”、“御天”而来。因为乾为君,是领导统御的中心。这是它的文化根源。

 

“保合太和”既保障群体相处的和谐,也保持各自的特色,这就是一个最好的社会了。“乃利贞”,所以“元亨”创造出来的东西就能固守,就能贞下起元、不断累积,真正创造正面的利益。这才是人世的正道。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讲到这里,就讲到关键了。这也和“用九”的“见群龙无首,吉”有关。“群龙无首”是一个
最高境界,最后要实现的结果,就是群龙无首。那么“飞龙在天”的领导,要怎样慢慢过渡到“群龙无首”?也就是说,由金字塔架构发展成一个平铺的、网状的架构,每个地方都是中心,任何人都不要对哪个主要负责人依赖太深,把他当救世主,因为他也是人,他可能一辈子也赶不上时代的演变,他或者刚开始还不错,将来也可能受不了诱惑而堕落,因为那个位置充满无限的诱惑。所以“首”——领导的位置,它可能是致命的关键;一个“首”出问题,会影响到全局都出问题,如果交给他太多权柄,而不予以监督制衡,发展下去就不得了。美国自谓是全世界之“首”,但现在全世界的祸首不就是美国吗?这就叫“首为万恶之源”,所以“首”如果没有一定的监督制衡,最高权力的来源没有一个好的制度规范,一定会出问题。

对个人来说,也要去除对“首”的过分仰赖。最后每个人都是龙,为什么还要
有“首”呢?“首”就是一个盲点,“首”好的时候没问题,要坏了怎么办?我们看古今中外,“首”是好的很少。佛教云“众生平等”,但是众生都成佛,那要等到何年何月?所以大部分时间一定还是有“首”的。对于“首”,我们要给予一定程度的规范,最好是民选的,是大家同意的,是可以监督制衡的,绝对不是世袭罔替的。假如这个“首”可以干一辈子,可以为所欲为,所有规矩都管不到他,就像联合国的规范,美国想不理就不理,要打仗也不必联合国同意,这就会出问题。所以《彖传》作者提出“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八个字,这是更深一层的思维。他发现“飞龙在天”的六爻卦结构有致命的弱点,所以要加一个但书,必须界定元首、领袖、强国盟主都要从众人之中诞生。“出”就是从那边出来,“首出庶物”,最高领导人要从众人之中诞生,才能深知民间疾苦、为民谋福。民众也是权力的来源。如
果老百姓不同意,一样可以把你拿下来,不会有任何困难。“庶物”在政治上、在管理上,就是指广大的基层民众,在《易经》中就是初爻。

 

专制皇朝的第一代可能是从民间起来的。他很有创造力,也还没堕落;第二代通常生于深
宫,他跟“庶物”——民间就有了隔离,你要他扮演一个好领袖就很难,所以富不过三代。如果他的权力又是有保障的,这就会有问题,历代以来血淋淋的皇权之争,你杀我夺,老百姓也会受到伤害。所以,《彖传》作者认为,要世界和平、“万国咸宁”,就必须让最高领导人从众人之中协议诞生。如此,再坏的领导人,四年,顶多八年就得下台!因为有任期限制,还有监督制衡。

可见,想要“万国咸宁”,就必须“首出庶物”。但这也还没有到“群龙无首”,还是中间阶
段。也就是说,要从“飞龙在天”的垄断、专权、寡头,发展到没有任何问题的“群龙无首”,中间还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努力。要到那个地步谈何容易!佛教说众生都可以成佛,然而实际上有几人成佛?“万国咸宁”、世界和平的理想,《尚书》也提,《易传》也提,可是现实世界只能设法建立“首出庶物”的制度,慢慢改正“飞龙在天”寡头垄断的流弊,然后一步一步往那个永远不可能的百分之百迈进,至少可以日渐趋近群龙无首、众生平等的大和谐局面。

 

就像现在,联合国还是由大国霸权当政,如果当时没有设立安全理事会,一国一票,那就很公平;或者没有设置否决权,现在美国就不会为所欲为。所以提出“群龙无首”的最高理想,是非常关键的。


由此看来,《彖传》的创作大概是因为看到太多时代兴亡的实际案例,所以,许多思想已经产生了变化。

 

大家都晓得“大悲咒”。有人认为在《易经》系统中的乾卦《彖传》是“大智咒”。哪天你觉得
有点气馁了,有点软弱了,有点挫折了,有点气提不上来了,有点慌乱了,就把乾卦《彖传》读个三千遍吧!马上智慧就来了,心就安定了。这叫“大智咒”,是从智慧出发的。我这么讲半是笑话,也半是真的。在末法时期讲经,特别感到由衷的敬佩,因为不管儒释道经典,都是千锤百炼、掷地有声的思想,真正掌握了人生的基本面。

乾卦《彖传》——创世计划书

乾卦《彖传》在最后谈到了“物”;而在一开始的“乾元”和“大明终始”则明确指出了“心”。正
所谓天理人心,其实人心也是从天地之心来的。然而心无形无象,唯物论者所认定的心也不是心脏和脑袋,它们只是心的载体而已。


回到哲学层面,从唯物论的观点认为,宇宙间一定先有物质,在开天辟地之后,假定三十多亿年前海底开始有了生命,而之前整整一百亿年则是一片荒寂,没有任何生命迹象,更不必讲到心灵和思想了。这是现代科学发现的事实。先有物,然后是物的漫长演进,在一定时间点上出现生命,然后人类出现,再慢慢从原始本能进化到学会思考,以及身心灵得到提升。可见,唯物论并非否认心的存在,只是主张物质先于心的存在。

 

坚持唯心论的哲学派别则认为,物质的东西怎么可能生出心来呢?物要多久才能变成心?这好比要让顽石点头一样难。所以是心生物,因为心量无边、万法唯心,心的力量不可思议。这是唯心论的看法。


然而从乾卦《彖传》可知,心早就存在了,只不过心无形无象,看不见。所以在最早条件尚未成熟、在连生命都没有的阶段,心无法借着物的载体彰显;随着生命的发展演进,心的发展越来越精细,条件成熟了,就可以借很多物显现其巨大无比的能量。因此,我们不能用“可见”或“不可见”来确定宇宙形成的先后,也不能界定“有”或“无”,那只是影和像、有形与无形的区别罢了。所以“大明终始”的心灵智慧,创造了像离卦那样光辉灿烂的文明,才能终而复始;肉身死亡就没有了,物已消亡,但心的智慧文明尽管无形无相,却可以传之久远,终而复始、生生不息。这是乾元的属性。

 

除了“大哉乾元”,还有“云行雨施”的阶段。“云行雨施”是第二十九卦坎卦( )的象,而“大明终始”是第三十卦离卦( )的象。为什么离卦的前面一定是坎卦?因为宇宙间最先出场的是乾坤天地。然后水一定在火之前,唯有经过坎卦那种天险的试练,才能创造文明、
孕生智慧,在离卦时大放光明。也就是说生于忧患,方能死于安乐。就像上经第三十卦,以及三画卦的八卦,离卦都是最后出现的;一直要到第十三卦同人卦( ),第十四卦大有卦(),因缘具备,三画卦的离卦( )才出现,表示开天辟地之后,智慧、心出现了,文明大放光芒的机缘于焉成熟。

因此可以说,乾卦《彖传》等于是一个“创世计划书”。我们且从《彖传》中出现的三
个“物”来说明。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整个《易经》可以全部浓缩在乾卦的《彖传》中。从基本
创造到整体发展,到最后还提出期许希望——“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天下太平”。首
先是“万物”,万物是总量,其次是“品物”,把“万物”进行层次、品级的划分,这就观察得更细密,让人们知道每一种物都有不同的用法。最后是“庶物”。分级之后,尤其不能忽略基层。你看所有的宗教都要传到愚夫愚妇那一层,历代政治领袖也非常重视民意,所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有了众多基层,才能撑起整个金字塔,不能局限于上层精英。由此可见,研究任何东西,都要具备“万物”、“品物”、“庶物”三种观照点,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万国咸宁”,每一个人都和谐感通。

 

正如下经第一卦,即专论感情、感应、感觉的第三十一卦咸卦( ),要是把芸芸众生都
像情人一样地看待,人世间哪有那么多问题呢?这与咸卦的《彖传》中提到的“天下和平”是完全呼应的。乾卦希望“万国咸宁”,就与咸卦说的“天下和平”相呼应,可是第二卦坤卦就不同了,你看最后一爻,乾、坤大战,“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造反、冲突,阴阳大战。这是现实,乾卦是天理,回到人间,人是会受迷惑的。所以到屯卦( )就“宜建侯而不宁”,本来希望“万国咸宁”,结果到最后坤卦生下来的孩子“屯”却从此永无宁日,一直到“未济”( )。西方文化传统从《创世记》到《启示录》也是如此。

乾卦《象传》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接下来,我们看乾卦的《大象传》。乾卦的卦象是上乾下乾(内乾外乾),上下卦皆为三画卦的乾卦,等于是内健外健、上健下健,朝野都是一等一,内外贯穿、浑然一气,这个创造力就很可观。我们不难想象,伏羲氏当时仰观日月星辰的运行,大概感叹于天地伟大的创造力,由此悟出先天八卦,开创了《易经》。所以伏羲画卦是从观察天象开始,观察外面的大宇宙,进而观察我们身心的小宇宙。现代科技可以透过太空望远镜,让我们扩充视野,甚至看到一百几十亿年前瑰丽的宇宙景象。可是让人难堪的是,从前古人能看到的东西那么少,却可以开创伟大的智慧;反观现在,先进的科技工具常犯下愚昧的错误;现在就是把所有诺贝尔奖得主关在一起一年,也写不出像《易经》或《道德经》这么有智慧的著作。为什么?因为现代人的欲望不得了!

 

既然欲望多,就像蒙卦,“元”被蒙蔽了,根源的创造力一定打折扣。自然的天象运转那么有规律,后面一定有一个永恒的法则在支配,那就是“天行健”。把宇宙的精神运用到人世间,就是“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不能靠谁主宰,一切都得靠自己。这是《易经》的一个大彻大悟——不要依赖任何外在的东西。天体是自动自发、自强不息的,人只有真正找到内在创造的源头,才能像天一样自强不息、无欲乃刚。如果内在是虚的,要靠强大的外力给你保证,都有崩毁的可能;唯有靠自己,才是真正的强。可是要自强并不容易,必须经年累月时刻不得懈怠。然而,只有自强不息、精益求精,才能达到“元亨利贞”的境界。

相对于坤卦的“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是自我的充实造就,此外,还要接触广土众民,去面对社会现实、山川险阻,所以坤卦讲包容,要“厚德载物”。可见,第一卦乾卦是做好自己,第二卦坤卦是处理好群众关系;第一卦坚持自己奋斗的理想,第二卦则要很能干地做事。

 

《易经》六十四卦第一卦讲自己,第二卦讲群众。其实六十四卦每一卦的初爻、二爻也类似这个关系。为什么乾卦要先讲自己呢?像乾卦第一爻“潜龙勿用”,自己先修,等到第二爻“见龙在田”,就要展开人际往来、处理群众关系。自己没做好之前,你还是不完整的,处世的智慧一定有问题。从相乘法则来看,要在人际关系、群众合作中获利,自己的学养、智慧越高,若基数是一,交十个朋友,就有一乘十的力量;一百个朋友就有一百的力量;如果基数是零,交一百个朋友还是零。

所以,坤卦拓展群众关系的先决条件,就是乾卦的“自强不息”。第一爻“潜龙勿用”,先充实自己;第二爻才能“见龙在田”,展开自己,然后就是受惠人群。先占住了理,下面就是事的处理。乾卦是很强悍的,从“自强不息”开始就强调“自”。就好比学习的习(習)字,习字上面是小鸟练飞,下面的“白”字以前也是“自”,整个字就是取象于小鸟不断锻炼它的翅膀,By yourself,好的也是你自己干的,坏的也是你自己犯的,一切都在你自己。因此,在困境中,首先要想到的是自己如何面对,不能幻想依靠别人援救。《系辞传云:“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正是这个意思。“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也是清华大学的校训,人生基本面就这八个字,处理好了就成;处理不好,七折八扣,一定很多问题。

 

另外,还要说说“以”这个字。这个字在经典中的出现率颇高。“以”就是先看懂了有这么一个东西,然后就要设法把这里面的原则运用出来。天道自然的原则是“行健”,倘若人也要“行健”,那就得自强不息。然后,这个运用还要扩散开来,不能局限在一个地方,同时希望别人也能运用“天行健”的道理。如此,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可以扩大影响别人,人生就会充满蓬勃的生机。可见,“以”就是一个杠杆的支点,由认知到实践,君子以“天行健”的法则“自强不息”。这是乾卦的《象传》,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乾卦的六爻了。

乾卦六爻详述


六爻的关键词:潜、见、惕、跃、飞、亢

 

乾卦六爻基本上以“龙”为意象,即“初九”的“潜龙”、“九二”的“见龙”、“九五”的“飞
龙”、“上九”的“亢龙”,总结论“用九”还有一个“群龙”。可是在“九三”、“九四”爻中,我们看
不到“龙”字,为什么?我们在前文讲过,一卦六爻,分天、地、人三才,而“九三”、“九四”是人位,不讲龙,讲“龙的传人”。“九三”改称“君子”,任何人只要有上进心都可以向君子靠齐。“九四”也是人位,是人奋斗的位,离“九五”“飞龙”很近,不提君子了,可是不管怎样,还是人行天道,里面隐隐约约就有一个龙的意象,只是把主语给省略了,而且讲了一个不确定的状态——“或”,可能这样、可能那样,处在犹豫彷徨的危险状态。但这还是有一个龙的象,只不过是一个在深渊上、悬崖边“或跃在渊”的跳龙,跃跃欲试,想要一跃而飞至第五爻君位,但是很危险,跳好了就飞起来,跳不好就粉身碎骨,摔到万丈深渊,或者摔回第一爻,前功尽弃。

要掌握乾卦六爻由内而外、由下而上的奋斗历程和演化的过程,我们只需记住六爻的关键
词,这个词就代表这一爻的主体精神,只要你掌握这个词,即使爻辞没有记住,想到它你就知道该爻应该怎么做了,然后进一步了解这六爻的六个关键词是如何串在一起的。我们且细细看之。

 

首先是“初九”:“潜龙勿用。”关键是一个“潜”字,沉潜,潜到人家看不见的地方,隐姓
埋名,沉潜修行。凡是在最基层历练,我们要重视“潜”这个动作。其次是“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见”者,现也。当然你现出来,浮出水面,人家就看见了,就开始盯住你的表现,对你有预期,就不自在了。开始沉潜,你做什么别人都不知道,但潜到一段时间总要出来,这就得“见”。第二爻的关键就是“见”字。一个在水底下或者在地底下,一个浮在水面上或在地面上。“初九”、“九二”是“地位”,“初九”是地下,所以当然有“潜”的象。“九二”是在地面上的位置,所以就“见龙”,而且出现“田”的象了,不管是种田的生产基地,还是驰骋追逐的战场、猎场,人生的角逐开始了,好比旗号打起来,公司开张了,由“潜”到“见”、由地下转地上。《易经》义理派的开山祖师,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王弼,在注解乾卦第二爻时写道:“出潜离隐,故曰‘见龙’,处于地上,故曰‘在田’。德施周普,
居中不偏,虽非君位,君之德也。初则不彰,三则‘乾乾’,四则‘或跃’,上则过亢。‘利见大人’,唯二、五焉。”(王弼《周易注》)从乾卦初爻的最基层到二爻,时空、环境变了,必须出山了,就叫“出潜离隐”,由“潜龙”到“见龙”,有了社会责任,就要接受群众监督。人家看你有点模样了,将来甚至可能发展成“飞龙”。二爻与五爻是相应的,虽然现在还不是领袖,但前途看好,可能是未来的领袖。所以二爻之“见”,当然是摆脱初爻“潜”的时候那种寂寞、埋头苦干的处境,直到资源具备,可以具体而为了,但社会压力、监督也跟着来了;因为公众人物只要出一点错就会给人抓到。这是“见”,有机会也有考验。

然后是“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三”的精神就在“惕”,正所谓拼命
三郎,阳居阳位过刚,充满干劲,又是下卦的顶点。可是也有点过头了,“九二”居中,“九三”苦干就是希望出人头地,能够爬到第四爻,由内到外,由下而上,由地方到中央;当完了县长还想当省长、部长;国内的本土市场经营有成,就企图扩张海外市场。因此三爻就得要有努力冲天的干劲,而且竞争多、风险高,所以这个阶段自然而然出现“惕”这个字,要戒慎恐惧,从早到晚没命地干,精益求精,再接再厉,就是怕落后、怕
落伍,怕在严酷的竞争中失败。

 

第四爻“或跃在渊,无咎”,就是一个“跃”字,内心蠢蠢欲动,蹦蹦跳。因为离“九
五”“飞龙在天”的君位仅仅一步之差。“九五”是国家元首、公司负责人,“九四”就是经营的高层,就是内阁、国会、部委等。如果说“九五”任期到了,或者“九五”出问题、老前辈退休了,“九四”就有可能补位,副总统接替总统的位置。所以处在“九四”那个位置,心里就跃跃欲试,能不能鲤鱼跳龙门、在一跃之间变成飞龙呢?不过,“九四”有一个“渊”,渊就是悬崖峭壁下的深水潭,“九四”还没离地,如果他想飞,万一这么一跳,跳好了,“哇”,飞起来了,就成“九五之尊”了,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了,反正大权在握;如果是没跳好,或者跳早了,或者政治斗争失败,不但没办法跳上去,还摔倒在初爻那一汪深潭中。可见“九四”之高位离初爻还是很近,而且重力加速度,公司倒闭、人摔倒,这还不快吗?
上午还有一个气势磅礴的骨架,下午已经化为灰烬了。而现实中的四爻不止一个,好些个四爻都在那边准备补位,准备向第五爻进军;都想由跃而飞,想在人生一跃登天。然而,就像古代很多大官一旦卸任,上午还是八抬大轿,下午就得骑着毛驴灰溜溜。换句话说,“或跃”不一定能飞,“在渊”的可能性还更高。从“潜”、“见”、“惕”到这个高位,一不小心就前功尽弃,又得从头来。但有从头来的机会吗?这就是人生的难,高处不胜寒。

然后,同样是第四爻,因为它是一个金字塔的架构,因为绝不止一个四爻,好多四爻,同侪之间会排挤、斗争,挤掉一个赚一个,自己机会就大一点。所以都挤在狭窄的悬崖边,跳好了就上去了,跳不好就掉下来。可见,“跃”字非常值得研究,我们看这个繁体的“躍”(跃)字,是一只大鸟,既然是鸟就希望大鹏展翅、鹏程万里,但是飞之前没有准备动作,行吗?小鸟练飞不是练很久吗?

 

好了,到了四爻,已经累积很多人生历练的经验,也坐上了高位,但还不算最高,仍然受制于人,所以他就想由跃而飞,更上层楼,可是跃就有风险。我们看一只大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的过程就知道,大鸟在飞之前,翅膀更收敛,甚至往后退,表面看好像没有要飞出去,其实它是在观察、在蓄势,而它的脚尖、脚跟有点提起来了。我们就知道它野心不小,它在布局,遇到好机会,一个后坐力就上去了,这就叫“跃”。人的心理活动也一样,都是有迹可寻的。举台湾地区一个政坛的例子来说吧。前几年,苏贞昌先是作为有实权的台北县长,没有直接升任台湾当局的行政长官,而是先
担任一个什么党主席,因为党主席没有人要干。这就是“先蹲”,到那个地方“蹲点”,先熟悉环境,再先蹲而后跳,跳完再飞。这下又给我们《易经》多加一个爻,“飞龙在天”前面的“或跃在渊”当中,还有一个“或蹲在渊”;蹲而后跃,跃而后跳。每一步看着是退,其实是为了取得往上一跃的弹力,并且避开第一线冲突,因为“跃”的风险太高,这一跳下去是飞还是没顶,没把握,所以是充满不确定感的“或”。

总的来说,“九四”爻很辛苦,风险又高,但是要记得,它所要完成的动作就叫“跃”。


由“潜、见、惕、跃”,如果“飞”成了,到第五爻“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飞”起来了,腾空
了,爱怎么舞怎么舞,可是有朝一日也可能因为权力的傲慢,或者总有一天你会退休,就到了第六爻“亢龙有悔”,“亢”者,高亢也,声音很高亢,很亢奋。强硬到极点、不回头,只想继续扩张往前冲,没想过踩踩刹车、退一步。于是总有一天,你会撞到墙,出事了。眼前不就很多“亢龙有悔”的例子吗?美国“亢龙有悔”了,那些华尔街大亨“亢龙有悔”了,从鼎盛时期的“飞龙”摔了下来。同样是高居天位,“九五”“飞龙在天”,“上九”可是天外天,飞到外层空间,高过头了,远离人世,发挥不了实际作用;而且“碧海青天夜夜心”,寂寞到极点,什么人都动员不了,卸任的元首如同落架的凤凰不如鸡。由此可以看出,“飞龙”与“亢龙”差多少!所以那个时候不能要强,越强越伤。

 

乾卦最后一爻“亢龙有悔”的态势就提醒我们,人生在世要能刚能柔、能屈能伸,因为后面
就是坤卦,你不能阳刚过度,阳刚过度一定出状况,刚愎自用。这就是“亢”的警示,站得最高,但是最可怜、最危险,大佬的位置、退休的位置、没有资源,若还死要强硬,就是这个结果。由上可见,“潜、见、惕、跃、飞、亢”,作为乾卦六爻的各个阶段——潜龙、见龙、终日乾乾、跃龙、飞龙、亢龙,曲线分明,直接告诉我们物极必反、盛极转衰的道理。

初爻:潜龙勿用

初九。潜龙勿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现在回到具体的每一爻,先看初爻,“潜龙勿用”,这条龙自命不凡,未来的发展潜力无
穷,可是处在最低的位置,不为人知。正因为没人知道,没有干扰,反而可以潜修。也就是说,要成大事,先下基层,该有的历练必须经历,而且还要耐得住寂寞。可见,在“潜龙”之时,手头没有任何资源,自身没有任何地位,不能发挥任何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轻举妄动无用,最好别动,因为时机条件不成熟,徒然曝光,只会耽误自己的潜修。

既然是“潜龙”,上面至少还有五条龙压着,那就慢慢来吧,耕耘基层,设法深造。这就
是“初九”。正如《象传》所说“潜龙勿用,阳在下也”,同样是阳爻,有实力,有资源,也自命不凡,阳刚之力、进取之心皆具,但现实条件是谁都不知道你的“在下”。所以不能操之过急,等时机成熟再出来。所谓时机成熟,就代表机会来了,因此这个爻的爻变就是第四十三卦姤卦(如图),一个可毁灭、可创造的机会来了!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如果处理不好,或者与机会失之交臂,机会可能变成危机;如果抓住机会,危机可能变成转机。这个姤卦是非常微妙的,所谓的邂逅,所谓的不期而遇,人生的机遇到了,如电光一闪;但机会没到之前,强求也没有用。就像东汉末诸葛亮未到出山时,只能继续高卧隆中,当
时其他名士也是如此,潜隐待时。这就是乾卦初爻“潜龙勿用”的象。

既然“潜龙勿用”一段时间了,什么时候才是正确的时机?这就需要判断了,如果正是时机,你出来了,那就进入乾卦第二爻——下卦的高潮了,这一爻成就了民间的民意领袖、各行各业的杰出人士。

二爻:见龙在田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我们且看第二爻,“见龙在田”,这条“龙”让大家都能看到,而且它有一个平台,有一个基
地,或者开始追求人生的重大目标。“九二”锁定往外发展、往上进取的目标是什么?就是“九五”的“飞龙”,二跟五是相呼应的。假定你将来想做第一人,即君位、行业的头头或在种种事功的领域占据上位,第二爻已经是下卦的中间,合乎中道,且阳居阴位,刚而能柔,懂得中道,不会像“九三”那么冲,也不会像“初九”动弹不得;为了冒出头来,要好好营造自己,广结人脉,上下用功。“见龙在田”,说明一个人开始进入人生的狩猎期,开始追求目标,开始着眼布局,开始人生规划。

“利见大人”,“大人”主要是指“九五”,一方面是他个人将来想做“九五”,现在就要做各方面
的准备;另一方面,现在的“九五”对发展中的“九二”来讲,是极力提拔他的好前辈、好老师、好长官、好领袖。从爻的相应来说,二爻、五爻是相应的,而且红花要有绿叶扶衬,因为“九五”也需要“九二”帮忙稳住下卦,使得朝野和合;然后二爻也需要五爻的提携,因为二爻有实力、有基层。可见,二、五是互相需要的,干柴、烈火少一样都不行。

 

所以五爻的“利见大人”,那个“大人”是指“九二”,大人不一定是君位;二爻的“利见大人”,见大人就有利,“大人”则是指飞龙在天的“大人”,即“九五”。可见,二、五互相需要,好比鱼帮水、水帮鱼,提携后进,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


在初爻时是“门前清,不求人”,不求任何人,一心一意造就自己,等到自己的基本能力具
备了,到第二爻就要广结人脉,展开关系;这时,“九五”的上层关系是最大关系,所以“九二”要与“九五”发展良好的互动关系。有人提携你,而你也值得人家提携,如此你就会长进得快,上升得快,成就得快。这是第二爻的特色,有人带领,有人欣赏,并且愿意提供机会,当然少走很多冤枉路。

 

“九二”的《象传》说“见龙在田,德施普也”,也就是说不要忘掉初爻基层对你的支持。
要如云行雨施一般妥善照顾他们。首先是覆盖面要广。你是二爻了,你下面不是有一帮小兄弟吗?不是有很多你服务的选区吗?不是有很多客户要经营吗?你是“见”,他是“潜”,“见”者要照顾“潜”者。人家拥护你出来,你是他们的民意代表,要替大家谋福利,所以支持的人越多,二爻的“见龙在田”就越可以往上发展“利见大人”的关系。其次是,照顾初爻,不能偏心,要一视同仁。这样初爻基层的支持才全面,这与《彖传》
的“云行雨施”如出一辙。

像佛教的布施,一种是给你钱,叫财施;一种就像我们勉强教《易经》的,叫“法施”,没有
钱给你,就教给你智慧吧;还有一种就是“无畏施”,人生什么事情你都可能会有没来由的,或者有来由的,很深层的恐惧。我们平常遇上难以处理的事或遭遇巨大的变故时,都是那种恐惧,皆因颠倒梦想、深思忧惧造成。所以要教人“大雄无畏”,这也是一种布施,让别人解脱这种恐惧。这些都是“施”,主要看“九二”对“初九”的照顾要普及,如甘霖普降,滋养天下苍生。由此可知九二爻的基本面不错,地位稳固,算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了,大家看好他的未来。

 

“九二”爻变是第十三卦天火同人卦(如图),这一卦主要讲的是营造全球的最和谐的人
际关系,要超越族群、超越国家、超越宗教、超越血缘,乾卦第二爻做的事情就是同人卦的工作。不仅要上下“同人”,也要左右“同人”,尽量少树敌,多交朋友,总有一天你的影响力会像棋盘一般,纵横交织,扩散出去。

由“潜龙”到“见龙”也代表一个深藏在内的东西突然翻上台面,显现出大家都看得到的意向。人都会做梦,听说动物也会做梦。梦到底是怎么回事?西方心理分析家弗洛伊德和荣格都有研究。好久以前,我结合《易经》占卦和义理去问梦是什么?结果得出来的就是“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爻变是“同人卦”。说到底还是人际间的互动。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的活动、脑子里的想法,或者过去、现在、未来跟人群的接触,都是做梦的材料;平常不敢讲、不敢想的,都可能在梦境中浮现出来。

三爻:终日乾乾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再看第三爻。要注意的是,第三爻和第四爻都是“无咎”。可以这么说,在《易经》中,对“无咎”的追求,比吉凶、输赢、得失、成败还重视。人生在世,能不出问题,不怨天尤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无咎”,可见这人生多难。在过去几年的经济困局中,全世界不知多少有权有势、有资产的人,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他们都没法求得“有终”(好的结局),所以“无咎”不容易。

 

由此可知,在《易经》中,所谓的吉凶祸福,不论结局好坏到何种程度,远比不上追求绝
对的“无咎”。我们知道,乾卦重在讲天道,而乾卦的“九三”、“九四”处在人位,三爻“多凶”,人生真不容易,得时刻留神;四爻则“多惧”,戒慎恐惧,地位虽高,反而更害怕,怕老板打压,怕同侪排挤,怕初爻的选民天天要你下台。所以三爻、四爻追求的是最后的“无咎”,能“无咎”就不错了。这是奋斗的中间阶段,也是一个人的中年阶段,我们叫它“哀乐中年”,因为它承上启下,既不在最高的位置,也不能自己全权决定;既要
听命行事,又得提供意见,负责执行。与二爻“见龙在田”,处在未来非常看好的稳定状态截然不同。正所谓“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在三爻、四爻的人位,多凶、多惧、多是非,而且经过这个考验,最后所求不过是“无咎”而已。为了要“无咎”,就要尽量少犯错,犯了错得立刻改。《系辞上传》就说过:“无咎者,善补过者也。”人哪有不犯错的,犯错后善于改过,才会“无咎”。所以对人对事不苛求百分百完美,一定要有一些可容许的错误;但要勇于面对过失、有调整措施,不要随便迁怒于人。因此,三爻、四爻在乾卦中最后是“无咎”,谈不上吉凶。

继续看“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乾乾”,“乾”即健,阳刚进取的精神。君子日夜努
力,保持警惕。从早上到晚上,又从晚上到早上,总不停息。在学问的追求过程中、在事业的苦干阶段,这种经验大概每个人都有,无晨无昏无昼夜,因为时间不够。哪有到时间上班下班的,每天每时每刻都得想、都得做。君子在三爻就进入这个境界了,因为不甘心只待在下卦、只在野、只在地方上、只在国内市场,所以他有冲天的干劲,“终日乾乾”,从早到晚,日升日落,健而又健,不断鞭策自己。这就是“夕惕若”。没有这个“惕”,可能就被淘汰了,上不去,只能庸庸碌碌过一辈子。

 

三爻的“若”字和四爻的“或”字,都是《易经》中比较常用的字,说明在人位犹豫彷徨、模
棱两可之间进退未定,心情也不是那么笃定。之所以加倍努力、夙夜在公,主要就是因为“惕”,始终捏着一把汗,担心在竞争中被淘汰,担心事情做得不够好。这种状况就叫“厉”。“厉”也是《易经》中的一个关键词。在人行天道的乾卦第三爻,就出现了一个“厉”,可见做人真不容易。因此,在客观环境处于“厉”的状况时,遭遇这种凶险、动荡、充满挑战的时候,更得激励自己全力以赴,才能“无咎”。

“九三”的《象传》说:“终日乾乾,反复道也。”这里出现了第二十四卦复卦( )的概
念,非常宝贵。“反”者,“返”也,就是回头,《易经》中几乎所有的“反”都是此意。“返”就是
要我们回归基本面,复卦就是如此,一元复始,其初爻是阳爻,上面全是阴爻,剥极而复。如此看来,当今社会,传统制造业、经营生产力的东西还是很重要,不能都抽空了买空卖空,拿来玩金钱游戏。“反复道也”,只有经过如此努力,才是永远的道。乾道变化,天道、地道、人道,人生奋斗的正确方向,一遍又一遍地实践,错了回头,错了再回头,克己复礼,改正回归基本面,去掉虚浮的表象,这就是“反复道”,绝非一次就成。

 

所以人生要经过不断尝试,和复卦的原理一样,两边都是悬崖峭壁,能不能永远站在中心线不出问题?那很难。但是,就好像开车到险路,如果执意前行,一不小心就摔下去了,所以车到险关不要硬闯,马上打方向盘转回来,因为不安全,过头了,偏离中道了。有时候扶了东来西又倒,过犹不及还是得过来。在人生行进中,不可能全是走直线,难免走点曲线;这也没关系,走上弯路,闯点小过,实时记得调整,过而必改,还是可以到达目的地。就怕逾越了平衡点还是不肯回头,那就永远不能到达终点了。这就是“反复道”。虽然有一点偏离,仍属正常的螺旋线。

第三爻的爻变就是第十卦履卦(如图)。“履”字底下就是“复”,上面的“尸”就是神
主牌,这一卦告诉我们人生的实践需要脚踏实地,完全依循“复”的规律。“履”就是人行天道,脚踏实地地干,然后在遭遇无数困难当中累积人生的经验、履历。第三爻就是苦干的象,“反复道”,严格要求、不断改进;这个阶段如果“无咎”,就有可能再往上冒,由内而外、由下而上,更上层楼,进入第四爻更高的位置。

 

四爻:或跃在渊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第四爻是上卦的开始。“九四”又是阳居阴位,虽有实力,却要懂得忍耐。不过,“九四”的
忍耐与“九二”不同,“九二”也是刚而能柔、阳而能阴,也是阳居阴位,但它毕竟是居下卦、内卦之中,又有“九五”照应,位置很稳定,所以他做起来很自然,上下关系经营得很好。“见龙在田”,充满了未来性,爻变是同人卦,大家都说他好。四爻不是,四爻不居中,位置是高度危险的,伴君如伴虎,还有功高震主的嫌疑;太爱表现的话,会给自己招来无穷的麻烦。老板看见你就想,你是不是要造反,是不是想太早出头?同侪之间也很妒忌你,本来这里也只有那么几个位置,何况又是处在悬崖边上。如果同侪能抓到你的小辫子,暗算一把,轻轻一挤,你就掉下深渊,“扑通”一声,再也起不来了,他也少了一个
竞争者。

还有,“九四”作为中央的执政高层,他的对象就是相应的“初九”基层,基层还支持不支持
他,下次还选不选他,就要看他政绩如何了?这就是四爻的基本状况。可见,“九四”有很多需要负责的对象。首先,他要仰承“九五”,这是得罪不起的;其次他还要拿出执政绩效,给支持他的“初九”相应的交待。假定支持率低于10%,他大概就得摔下来了。“或跃在渊”四个字说得多么形象化,此时正如在悬崖边跳舞,蹦蹦跳跳,不小心一跳,发现自己落在水底。面对深渊,你是往上跃升还是直接沉潭?因此你要明白,处在“九四”这个位置,要刚而能柔,不能太强硬,要能够忍耐,不然在这个位置待不了几天。这个位置是高度政治敏感的位置,与三爻不同;三爻也是人位,只是“多凶”,而四爻“多惧”,位置更
高,由地方到中央,要有更全面的思考;三爻是专业比较重要,不断精益求精“反复道”,在专业上不断累积奋斗,求学、做事、历练。四爻的话,坦白讲,专业不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在复杂的高层政治斗争环境中,你的敏感度怎么样?你会不会乱讲话?一旦失言,影响就很大。有时候一个朝廷的一品大员,可能讲话不见得有错,就因为触犯当今,就得下台。所以“九四”是一种政治历练,因为位置不同了,要对初爻负责,还要协助五爻执行。

 

再者,“九四”面临的挑战也不一样了,现在到上卦、外卦了。三爻是内卦,本土市场经营得不错,不代表海外经营会一样好;因为得面临“在渊”的挑战,绩效的期望值越高,风险越大。有这样的风险意识,还有坚忍能力,“或跃在渊”时还能“无咎”,那就不错了。

话说回来,乾卦无论如何都是鼓励人上进的,这么高风险的位置,“九四”爻的《象传》还
是说:“或跃在渊,进无咎也。”在那么高的风险下,是不是干脆放弃算了?还是回到地方上吧,当个校长、做个教授,或者早点退休,领终生俸,颐养天年。但是乾卦是一个进取的卦,既然已经奋斗到四爻了,甚至有机会通过考验,实现“飞龙在天”的宏愿,为更多人服务,他不会就这么放弃的!前提是不堕落。只要不堕落,就可以掌握更多资源,让产业提升、学问进阶。这就是“进无咎也”。如果遇到危险就放弃,那么乾卦一开始还会说“自强不息”吗?因此即使在“或跃在渊”这样一个遭遇身心大历练的高风险时刻,《象传》还是鼓励说“进无咎也”。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一旦有了危机意识,对风险有适度控管,可能就不会有危机了。就怕一个人胆大无知,乱闯祸、乱讲话,最后不可收拾。

 

在四爻中,“或”字和“跃”字的表述很生动。留神“在渊”的高风险,然后求“无咎”,不放弃进
取心。可见这一爻是很闷的,在夹缝中求生存。四爻爻变为第九卦小畜卦(如图),此卦可谓是“以小博大”、“密云不雨”,这正是一个修行的状态,上压下挤都不管它,只在中间斡旋周转。“小畜”就是一个很闷的环境,那也没办法,谁叫你是第二人,不是第一人?已经到了这么高的位置,就得扮演好这个角色。这就是“九四”的处境。

 


五爻:飞龙在天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终于到了第五爻“飞龙在天”,这下爽了,登基变成第一人了,站上金字塔的塔尖,爱怎么飞就怎么飞,掌握的资源可说是无限。当然,拥有这么大的资源和至高无上的权力,也要有相应的表现,否则下面就会一团乱了。其实,第五爻也是面临无限诱惑的一个爻,很容易堕落,因为他也是人。只要一堕落,马上就变成“亢龙有悔”,不管是不是真退休、真卸任,在位置上明摆着是“飞龙”,实质上可能已经是“亢龙”了;刚愎自用、傲慢与偏见,都有可能。

因此,一到“飞龙在天”的全盛期,《易经》马上就给你道德劝说——“利见大人”。这里的“利
见大人”,不是天天看镜子沾沾自喜,看自己真像大人、领袖,双目炯炯有光。错了!是要找到好干部来辅佐你,这个好干部,就是第二爻。所以“九二”和“九五”双方是共利互惠的,一个是“利见大人之君”,一个是“利见大人之臣”。若是搞寡头政治,是找不到好干部、好支持者的,当然就不可能有好的政绩了。所以,“飞龙在天”一个很重要的但书,就是利见“见龙在田”的大人。如果有这么好的助手,就如“九五”《象传》所说:“飞龙在天,大人造也。”“造”即创造。处在最高位置,拥有最高权力,可以给民众授权,扶持好的干部。原先为民服务的构思、理想,现在完全可以付诸实施了。

 

这么难得的机会,可以不断地创造人民的福利,创造正面绩效。正如“九五”爻变为第十四卦火天大有卦(如图)。“大有”是大家都有,雨露均沾,“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不是你一个人拥有全部,老有、少有、壮有、男有、女有、鳏寡孤独废疾者都有。只要同样是人,理应大家都有。二爻还要做“同人”的努力,到五爻就可以欢欣收割了。假定真有理想,到高居影响力、有权柄的位置,就得好好干,创造“大有”均富的环境,这就是“九五”的功效。如日中天,火天大有,如同佛光普照,太阳高高挂在天上,普度众生,让大家都晒到阳光。

这是第五爻。换句话说,领袖的责任在此,理应如此。然而落实到人世间,则未必办得到,古今中外的领导人,合乎这个条件的恐怕一成也不到。这就是政治的风险,这种金字塔体制的弱点。

 

上爻:亢龙有悔

上九。亢龙有悔。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飞龙在天”,如果不利见大人,都跟小人混在一起做坏事,甚至贪腐堕落,那就完全不
是“大人造也”这个象,更不会有利;很快变成支持度很低的亢龙,也就是第六爻的“亢龙有悔”。“亢龙”就有悔,因为你老是高高在上,听不进别人的话,满心以为天纵英明。这种骄傲的心态一旦过头,阳气过盛,就如同《象传》所云:“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太骄傲、满溢出来了,肯定无法长久。“上九”爻变为第四十三卦夬卦(如图),五阳一阴,到头了,快摊牌了,生存的空间有限,面临阴阳大对决。可见,“亢龙有悔”是非常不谐和的象,“盈不可久也”,器小易盈,绝不能久。

总论:群龙无首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象》曰:天德不可为首也。

 

乾卦六爻后,来了一个总结,也可以说是憧憬、向往,那就是:“见群龙无首,吉。”“群龙无首”不是一个已经现实进化的层级,而是一个无限的终极理想,永远不会百分之百完成。极乐世界、天下太平、人间天堂,这都是理想,即使永远不会百分之百实现,但这个理想的提出确实有其必要性。所以《易经》六十四卦最后有既济()和未济( )两卦。可见没有“用九”,还真不行,否则会甘于堕落,甘于现状的不理想而不思改进;如果我们步步趋近,就永远有进化的可能。

所以乾卦一定要有盖顶的理论,六条龙没有一个完美,都有很多但书。像三爻、四爻多苦,二爻多累,初爻还得憋,五爻一点也不轻松,而且随时可能堕落变成“亢龙”,懊悔无限。因此,这就刺激我们对这种金字塔结构的深层反省了。前面《彖传》讲到“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还是一个阶段性的弥补方式,假定最后众生都成佛,大家都有良知良能,开发自性,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龙,那还要“首”干吗呢?因为“首”是导致“福在那里,祸也在那里”的根源,很难制约。不管是君主时代、民主时代,真理都有可能被操纵。就像自由经济,开始一听好极了,但怎么会到今天这个地步呢?由此可见,“见群龙无首”几乎就是
一个世界大同的象,当众生的自性都开发到极致了,不需要有一个关键的“首”掌握所有资源。否则,要是“首”出问题了,他的祸就会传染,祸国殃民,害得大家不能动弹。像美国华尔街那个“首”,造成全球多少人跟着陪葬。如果是“群龙无首”,每个地方都有一个独立自主的中心,伤也伤不到我,因为我不必靠你。这是一个理想的大同景象,也是演化的最高阶段。

 

乾卦阳刚的精神发挥到极致,就是出现“群龙无首”的象,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终极理
想。可惜“群龙无首”到后来以讹传讹,变成一个组织失序、没有领导人、大家彷徨不已的负面之象了。很多经典中的微言大义传到后来,都走到对立面去了,因为无法理解那个崇高的境界,所以把它当成负面的。

“吉”不是凶,“用九”其实不是爻辞,是介乎经、传之间的。《象传》说“天德不可为首也”,
乾卦讲天德,不可为首,一有首就有流弊。以前帝王争霸时代,一个领导中心掌握一切,可能有一段时间好,万一不好的时候怎么办?企业如果有一个总部,全球的分部都得听总部指挥,总部如果被摧毁了怎么办?那不是全部都得停摆?如果每个地方分区治理,都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它还可以和不好的隔离,这就是“去总部化”。“天德不可为首”,能为首都不要为首,大公无私,天德好生,基本上是这个境界。群龙无首的理想典型在台湾企业经营史上,如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几十年前就有这个思维,他是不是受《易经》的启发我不知道,那时候他也喊出口号:在企业内部希望培植好多条龙,训练五百个
总经理独当一面。群龙无首,可大可久,但后来招致惨重的现实挫折,交了上兆元的学费。这个思想很前卫,但是台湾现实的经营环境,甚或全世界的经营环境都还没演化到那个地步,调子过高,反而招致重大的挫败。

在天、在渊、在田

乾卦六爻讲完,我们且回过头来,再看第二爻“见龙在田”、第四爻“或跃在渊”,和一般人耳熟能详的第五爻君位九五之尊的“飞龙在天”。这三爻之所以特别提出来,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在”字。“在天”、“在渊”、“在田”,是乾卦中最重要的三个爻。一个是“九五”“飞龙在天”,最高位置的领导;一个是辅佐“九五”的第四爻,中央执政大臣之位的“或跃在渊”;还有就是第二爻,象征民间、地方,在野的社会中间势力。按照三画卦的基本原则,我们知道,第二爻是下卦的中心,第五爻是上卦的中心,二者所占的位置就是《易经》所的“中”的概念,一个三画卦第二爻的位置,刚好是发展到实力饱满、气势最旺的位置;第三爻反而是物极必反,开始往下走。第二爻在下卦,在野、在民间、在地方,实力雄厚。第五爻在上卦,是在朝、在中央一个最壮盛的位置。而四爻是中央辅佐帝王的大臣之位,也是对民间影响重大的位置。就一个领导统御的乾卦来讲,五爻与二爻相应,互相“利见大人”,加
上第四爻,第四爻与第二爻分别在中央的上卦和地方的下卦辅佐第五爻掌控全局。所以二、四、五都在重要的位置上,爻辞就各有一个“在”字,在位,在职,甚至人生在世的很多责任。

这三爻虽然都是“在”,实际上还有很大的区别。我们都知道《易经》一卦六爻和天、地、人
三才的概念是相合的。人生天地之间,顶天立地,如何才能促成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最大效应?上爻和五爻居天位,三爻和四爻居人位,二爻和初爻居地位。在乾卦,我们发现第五爻与第四爻,一个是镇守全局的位置,一个是一人以下、万人之上的辅政位置;看起来只有一个爻位之差,实际上却有天渊之别。成语“天渊之别”,就是从《易经》乾卦来的。

 

第五爻是“在天”,高高在上,“大人造也”。第四爻看着是高,其实处境之险恶,伴君如伴
虎,同侪之间互相竞争。五爻只有一个,可是四爻有一堆,有朝一日五爻退休或者出状况了,四爻随时可以取而代之,可是候选的四爻有一堆,人人有机会,个个没把握,他们之间会和平相处吗?一定很难。所以他们之间充满斗争。这就是“或跃在渊”指出的险境。所以不要高看四爻,与五爻相比,虽只有一位之差,却是天差地远。真正的“渊”象其实是指第一爻的潜龙,高崖下的深潭,可能上午在第四爻,一步没跳好,随时可能变成第一爻。第五爻与第一爻真的就是天渊之别了。而且我们知道官不为副,第五爻是正的,第四爻是副的,这个“副”就差太远了,正主第五爻绝对可以置第四爻于死命,控制得紧紧的,这
就是第四爻的深层忧患。如果你是处在第四爻,不妨明告诉你,先别高兴,你根本就是“在渊”,随时要小心翼翼,才能“进,无咎也”。可见,“在渊”讲的完全是赤裸裸的人生现实,不是好应付的路子,要非常小心。

《易经》中的“在”与“存”

“在”字也有重视当下立足之地的意思。“在”者,“土”加“才”也。我们讲坤卦强调“土”,亦即这个“平台”的重要性;那是伸展人生抱负必须具备、必须建设的平台。有土斯有财,“在”字就是提醒你要好好耕耘当下立足的这块土地所蕴藏的资源。“在”字的偏旁就是天、地、人三才的“才”的概念。我们要用的钱,要用的人才、天才、地才就是资源,要达到天时、地利、人和,这些都得好好掌握,深刻认识,这样不管“在田”、“在渊”还是“在天”,才能将这个位置的角色充分发挥。像《大学》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以及文天祥《正气歌》的“顾此耿耿在”、“典型在夙昔”,都可以从这些角度去理解。

再看“存”字。《系辞传》中有一段话:“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辨吉凶者存乎
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存”者,“才”加“子”也。“存”与“在”的差别
就很值得玩味,“存”也是重视天才、人才、地才的资源运用,可是它看重的不只是当下这块土,它想得更远,想到子子孙孙后代未来的事情。积谷防饥,为了下一代着想,不把所有钱财都用掉,到银行把钱存起来,等到百年归天,儿子、孙子那一代才有钱财可以用。这就叫“存”。“存”就是往未来看,为子孙忧,不限于经营当下这块土地了。所以人生“在”的思考很重要,“存”的思考也很重要。

 

现在大家都很忧心生态破坏的问题,这也是全球文明面临的灾难。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不赶快改弦更张,几十年后,我们还给子孙留下什么?假定天地人都已残破不可修复,未能为子孙预留永续发展的资源,我们就没有尽到照顾未来的责任。所以,只有“在”的思考,而没有“存”的思考,还是不行的。然而,光有“存”的思考,忽略“在”的思考也不行,“在”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哪还会有未来?

我们现在读经典,也是古圣先贤根据他们当时“在”的经验,为我们留下了这么多的宝藏。我们从中吸取营养,得到圆融充满的智慧启示,这就是“在”与“存”两者并重。所以《系辞传》谈到永恒性的东西,说“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存而又存,都不是现在马上用得到的,但未来会有用。这是“存”与“在”并重的思考。“存”重视永恒性,看重未来;“在”重视现场感,当下即逝。就像我们活着的时候,生死、存亡是一个概念,但生死、存亡不同,生死是指肉身躯壳的硬件,存亡是软件,是无形无象的精神永存。

 

《系辞传》引用上经第二十七卦颐卦()和第二十八卦大过卦( )谈肉身生死的问
题。生死关头,不是只有肉身的生死,还有天堂地狱的概念,亦即坎卦、离卦的概念。坎卦是无限沉沦,离卦是向上提升,进入文明洪流,成为永恒的资产。所以生死就是“在”的概念,还在世、还活着;生前死后就是存亡的概念,有其永恒性。


由此,我们和《老子》一个很有名的命题对照一下,他说“死而不亡”,这个意思我们就能懂
了,死和亡不是同一个概念,死而不亡才是真正的长寿,所以《老子》说“死而不亡者寿”;肉身虽然死了,可是我们现在还读《老子》,还读《易经》、《庄子》,那就代表他们身虽死,可是精神的影响是不亡的、永恒的。

 

学佛的人读佛经就知道,佛经一开始总是说“一时,佛在哪个地方”,佛当时讲经的现场,
那叫做“在”;佛经集结整理之后,对遥远的未来还有一定的影响力,那就是“存”。

再看乾卦,“在”是一个动词,有“察”的意思,要你深刻反省体察。这个字就更有力量了!
此时此刻的当下,你在怎样的一个时间、位置——就是《易经》所谓的时与位——一定要深刻体察,才不会搞错状况。五经中的《尚书·舜典》也说,任何一个君王上台,都要把历法、天文地理的现象弄清楚,其中很有名的一句话说:“舜乃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就用了一个“在”字。“在”是动词,后人解释是观测星辰的天文仪器。要深刻掌握天人互动、天时周期性的循环,才能“以齐七政”。这里的“在”就是身心体察的意思。

 

一个乾卦几乎涵盖整个宇宙人生,由“潜”而“见”、而“惕”、而“跃”、而“飞”至终极,物极必反而“亢”的一个普遍过程。中间在三个重要的位置上都强调“在”,“在田”要怎么做,“在天”应该怎么做,“在渊”要如何小心自保,不出状况。这些都得深刻体察。

《易经》互卦、错卦、综卦的概念

首先是互卦。照过去的讲法,互卦与中爻有关,中间的第三爻、第四爻,或者延伸得更广就是第二爻与第五爻。这是最早建立卦中有卦、情境中又隐含情境的看法。所以对一个六画卦所象征的形势要有百分之百的掌握,还要看到它的内部,看到它可能重新排列组合的未来。简单讲是这个意思。对乾卦来说,三爻、四爻、五爻作为一个新的卦的上卦,我们发现还是乾。然后二爻、三爻、四爻作为一个新的重新排列组合的三画卦,也是乾。然后中间的地方刚好就是人位,人多是非多,所以我们讲“三多凶”、“四多惧”,很不好处理,充满竞争。这四个爻所构成的一个新的卦藏在本体的乾卦里头,就叫乾卦中的卦中卦。二三四五爻以外,若把初爻及上爻也拉进来,每四或五个爻重组成一个新的六画卦,那么
任何一个卦,理论上都可以画出里面藏了五个代表未来可能性的卦,这就是互卦或称卦中卦的概念。可是在乾坤两卦发现,绝了,不管怎么画,乾中永远是乾、坤中永远是坤;正是天中有天、天外有天的概念。六十四卦中,也只有乾、坤两卦有这个特性。所谓广大配天地,不管把乾、坤如何分割,取它四个爻、五个爻重新组合,还是乾、还是坤;这就是大宇宙和小宇宙的概念,也就是乾、坤的特性。天理放诸四海而皆准,局部与整体没有差别。所以中医把人身小宇宙当成整个自然浩瀚的大宇宙;道家则把人的养生和治国连成一片;佛教也讲一滴水可以映现三千大千世界。

然而,六十四卦中,也只有乾、坤两卦可以做到互卦完全相同。其他任何一个卦经过分割就不会这么均衡圆满、小中见大、局部反映整体。


其次就是错综的概念,错卦是六爻全变。如乾卦六爻全变就变成坤卦。讲理讲惯的人,要他适应现实人生的种种形势,有时候就会出问题,需要一个大调整。就像错卦六爻全变的调整一样,仗势惯了的人,要他接受天理,有时需要一个好大的突破,他才能面对。

 

再次是综卦。我们知道,综卦是一体两面的概念。乾、坤没有综卦,这叫自综。《易经》中有八个卦,即乾( )、坤( )、坎()、离( )、中孚( )、小过( )、颐( )、大过( )八个卦是对称的卦。可见,综卦就是把整个卦倒过来,调整看事情的角度,从这个角度、与从一百八十度对立的角度看问题,结果看到的是同样的象,没有观点的差
异。乾、坤有这个特色,所以它的综卦就是它自己。我们在自然观察中,面对广阔的大地与浩瀚的太空时,观察整个宇宙或者看离我们较近的银河,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是均衡展开的,因为它太辽阔了,不因观察角度而变。政治立场不同的人解释一个卦,常会有截然相反的看法;但是面对天理、地势的乾坤两卦则不会有差别;面对谈养生送死的颐卦与大过卦,面对讨论人生信仰与在错误中历练的中孚、小过,也不会有观点上的差别,都会得到共同的结论,这就是自综的意思。

 

◎占卦实例:乾卦五爻变——剥卦

我们且以台湾地区2008年的选举为例。在2008年3月到5月选举期间,当时胜负已定,台湾民众最关心的是往后能否安和乐利、开始过好日子?我有一个“绿营”而且算是“深绿”的朋友,马英九选上台湾地区领导人,他很有挫折感,很不乐意接受,等到他心思比较安定,愿意接受选举结果之后,他最在意的也是台湾往后的经济发展态势。他占了一卦,问2008年5月20日至当年年底台湾经济会怎样?结果占到乾卦(如图),但五爻齐变,唯一不动的上爻,得的是少阳之数“七”;其他五个爻都是一定会动的老阳之数“九”。所谓爻变不外乎是阳爻变阴爻,阴爻变阳爻,物极必反。结果,这个乾卦五爻齐变成剥卦。当时台湾的状况不就是“剥”吗?资源大量流失,整个经济的根基动摇;一方面可能运气也不好,刚好遇到世界金融风暴;另一方面内部当然也有过去留下来的一些问题。从乾卦看气势饱
满,但乾卦的“潜、见、惕、跃、飞”五个爻都动,这一动就不得了,五阳变阴,变成一个剥卦。而且当时算的时候是阴历四月,刚好就是乾卦的月份;剥卦是阴历九月,从阴历四月到阴历九月,所以下面连续五个月到半年大概都不会好。后来看台湾的经济形势确实是这样,受到全球金融风暴的波及,从阴历四月到阴历九月的半年时间越剥越厉害。算出这样一个结果,很多人怀疑会不会受到占卦者主观意识的影响。其实不尽然,不管是谁算,《易经》永远告诉我们,一切可能的发展都得面对。

 

'佛道禅 >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引 语  (0) 2022.03.25
自序:愿把金针度与人  (0) 2022.03.25
龚鹏程序:学《易》的态度  (0) 2022.03.25
刘大钧序:《易经》的现实意义  (0) 2022.03.25

댓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