본문 바로가기
佛道禅

人体的春夏秋冬

by wannee 2022. 3. 5.
반응형

人体的春夏秋冬(四季养生法)

作者:史赞华

 

【本书简介】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人体也有四季,寒热温凉,生长收藏,每个人都需要依据自己的体质找出“生、长、收、藏”的侧重点否则生发不足、收藏不够都会加重体质的偏颇。人生有四季,年轻时的寒凉会成为年老时的病痛,年轻时的外放会成为年老时的病邪,一天之内有四季,晨午暮夜脏腑经络都有对应的活跃时段昼夜颠倒就如同夏冬不分健康养生最重要的就是遵循四时变化生长收藏各有时。为了身体的健康,有时生点小病反而有好处,身体的小毛病往往是脏腑病变的预警,如同异常气候打破了生长与收藏的平衡,人体的自愈系统能够利用阳气的生长收藏,为身体的各种问题找到最佳的调理方案,唤起人体的自愈能力。

 

 

四季变化与阴阳平衡

 

四季有新解,岂能独养生

 

四季究竟是什么,四季其实是自然透漏给人们的健康"消息"

  《易经》中最早提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太阳到了中午就要逐渐西斜,月亮圆满后就要逐渐亏缺,天地间的事物,或丰盈或虚弱,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减滋长。因此,古人将人与自然的一切枯荣、聚散、沉浮、升降、兴衰、动静、得失等变化都称之为"消息"。中医术语中,"消息"也指人体的调养。

  自然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呢?春夏之际,阳气生发释放,万物萌芽生长,生命的能量活跃于外;秋冬之时,万物萧索肃杀,生命的能量收藏于内,修养生息。

  张仲景告诉我们,其实人体与自然一样,随着阳气的变化,机体内也有两个阀门来控制,一个是释放阀门,一个是收藏阀门,释放闭藏的就是阳气,是生命的能量。人们应该依据不同的年龄、季节、异常变化来控制阀门,一旦释放与收藏出了故障,疾病便会出现。

  人体本身有一个健康预警系统,如果生长与收藏出了偏差,身体就会发出健康的警示,而平时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变化,有时也是我们体内一些病变的外在信号。如果能敏锐地观察、解读这些信号包含的健康"消息",那么就可以防治"未病"

  因此,春夏秋冬之中,生长与收藏的正确调节很重要,人们应该像自然一样学会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

  而四季不仅仅体现在一年之际,人体也有四季之分,肝对春,应养"",心对夏,应养"",肺对秋,应养"",肾对冬,应养"",脾为季节交替,应保""

  人生也有春夏秋冬,生长壮老,幼时为春,生机勃发,青年为夏,成长成熟,中年为秋,收获内敛,老年为冬,修藏生息。

  每个月份也有春夏秋冬,依据月相变化分为朔弦望晦,女性面临生理期的寒冬,男性也有月激素的变化。

  二十四小时内也有小四季,晨午暮夜,脏腑经络有着对应的活跃时段,昼夜颠倒就如同夏冬不分,一天的活动休憩应符合阳气的释放与收藏。

  无论是一生、一年、一月还是一天,无论是五脏还是六腑,只有释放与收藏协调平衡,才能保证生命的能量生生不息。

 

阴阳平衡与生奉于藏

 

四季有春夏秋冬,阳气有生长收藏。阳气对于人体具有主导作用,阴为阳之镜,是阳气收藏生息的一种表现。

  """"是两种不同时段的生命状态,养""和养""同样重要。所以,黄帝才告诉我们:善养生者,必奉于藏。

  中医最核心的理论便是阴阳之道。医生时常对病人讲,阴虚,阳虚,阴阳皆虚,究竟什么是阴阳呢?

  从形态来讲,阳化气,阴成形。阳是无形的精魄,是生命的活力,阴是有形的器官,是人体的组织。从作用来讲,阳是指自然或体内的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阴是指自然或体内的凉润、宁静、收敛等作用。

  阴阳看似是两种不同的东西,但实质是合二为一的。举个形象的例子来看:""中有"",太阳其实是""绝佳的代言人;""中有"",同样,月亮也是最能代表""的东西。现代科学告诉我们,月亮其实是不发光发热的,它只是反射太阳的光芒。因此,阴阳不过是生命能量的两种不同体现,简单理解,""是太阳照射的时候,""是太阳藏匿的时候。

  "养生"一词出自《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灵枢》中曾讲到:"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避邪不至,长生久视。"

  有智慧的人,养生要符合四季的寒暑变化,喜怒节制,随遇而安,要随时随地都能调节身体的阴阳,刚柔并济,保持身体的健康平衡。如此,病邪便可避开,人也可耳清目明地益寿延年。

  所以,如果将广义的养生有所细分,那么就应该从"生、长、收、藏"四个方面来看。

  养"",就是像春季一样,借助大自然的生机,去激发人体的活力,让生命的能量活跃于五脏六腑,让阳气尽快从冬天的藏伏状态中生发出来。五脏之中,肝主生机,也是脏腑之中最需养""的。

  养"",就是要像夏日一样,充分调动其生长的优势,来促进机体的生长功能,长个头、长肌肉、长骨骼、长气血。心是人体生长的总泵,所以,只有充分调动起心的气血运行才能让人体"疯长拔节"

  有放就有收,收放自如,才能延续。养""学习金秋时节收获时的低调与收敛,从炎炎烈日的张扬转入肃降收拢的态势,让人体的五脏六腑尽快进入收养状态,让阳气慢慢收起来,由生长宣发转向内收静匿,人体的收的代言人就是肺。

  养""是要像冬天一样,学会藏伏,学会为下一年积蓄能量,让人体在一年的运行之后进入调整状态,休养生息,以备冬眠之后的再次生发释放。养藏,要藏阳、藏精、藏气、藏身,五脏之中最需要藏的就是肾。

  因此,我们在不同的季节,对不同的脏腑,保养的感觉与侧重都应该是有所区别的,因为心理的调养往往比生理的调养更为重要。

  生长收藏随心记

  1、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切要随着生命阳气的变化而调节。

  2、一生分春夏秋冬,一年分春夏秋冬,一月分春夏秋冬,一天分春夏秋冬。

  3、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季节交替养脾。

  4、体质不同有侧重;七情调和不生病;五味融和食均衡;异常四季听警钟。

 

修养方能生息,""起来养""

 

怎样理解""这个概念呢?

  藏有两层含义:一为躲藏,隐藏;二为收藏,储存。

  隐藏起来,是为了不被打扰;储存起来,是为了日后所需。

  通常什么东西才需要收藏呢?珍宝。

  明代著名医学家张介宾曾说过:"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

  这里的真阳便是我们所说的阳气,生命能量。

  生命能量有释放就会有消耗,对于天地间的这个生命能量库来说,库藏不是无限的,如果一味释放,早晚会被清空,而收藏的目的正是为了补给。

  厚积方能薄发,养护好收藏这一环节,才能更好地去生发。虽然秋冬万物萧索肃杀,但生命的能量却没有衰减,而是得到了补偿与增加,如同动物冬眠是为了积蓄生命的活力一样。只有释放与收藏协调平衡,才能保证生命的能量生生不息。

  古人常讲"休养生息",历朝历代常会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让百姓安定生活,让国家恢复元气。"修养"的目的就是为了"生息",如同人疲倦了,需要休息一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上。

  ""有增加的含义,比如银行利息,总会在一定时间的积累中有所增加。而休息也是通过""的过程来增加"",增加人们在工作中消耗掉的生命能量,保持精力的充沛。

  以人的一天为例,阳气的生长收藏就相当于白天的工作与夜晚的休息。晚上睡觉是为了第二天有充沛的精力,午休的目的也如此。有午休习惯的人,突然哪一天不午休,那整个下午都会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来。

  因此,正如晚上休息是为了白天更好的工作一样,阳气之所以要收藏,是为了能够重新释放。

  那么,养""与养""有什么实质的区别呢?

  生,是一种活力四射,是一种彰显,是一种动态的感觉;藏,是一种请勿打扰,是一种遮蔽,是一种静态的感觉。

  人在白天活力四射,在夜晚安静沉睡。《黄帝内经·素问》中说"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这个""字正体现了""的初衷。如果一个人正处于很好的睡眠之中,其他人去贸然打扰,那么中断睡眠的他第二天的精力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不那么充沛了。因此,""时可尽情释放,""时要切勿打扰。

  藏,是一种遮蔽,如同给人体盖上一层东西。如果一个人在一个温度较低的环境里,即便盖上一层薄薄的被单也好过完全暴露在寒气中。

  藏,是一种安静的状态。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其实这句话不够准确,应该说,生命在于动静结合。

 

生是一种张扬释放,藏是一种安静收敛,不论做什么,如果只放不收,则过犹不及。人如何才能收放自如常保健康呢?人又为何会生病呢?

  这正是因为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外在环境,不同的心理情志,会让人体内的阴阳失衡,发生如同四季反常天气一样的人体异常变化。因此依据四季变化来顾护生命的阳气非常重要。

  而如何以变制变,以不变应万变?那就要依据内与外的阴阳变化调整自身机体。

  如何了解自己是否阴阳调和呢?如何知道自己是否阴虚或阳虚呢?如何依据阴阳变化顾护生命的阳气呢?还要回到四季的"生、长、收、藏"这个问题上来。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对于人体来说,适应自然的四季变化,就需要学会像天地一样去生长收藏;人体本身也会有类似四季的循环更替也有会有种种异常四季变动,此时更要有不同的侧重点;随着科技的发达,人工的环境调节有利也有弊,如何趋利避害,如何取长补短,也需要对生长收藏有深入的了解。

  养藏贴吧

  如何才能做到"生奉于藏"呢?

  从四季的角度来看,春天的迸发的生机源于冬天的蓄藏累积,因此,冬季是养藏的重要季节;从一月的角度来看,每个人的生长收藏都有一个月周期,因此月亮隐匿的时段要注意身体阳气的顾护;从一天的角度来看,夜晚的休息是一日养藏的重点,昼夜颠倒或不规律的作息是养藏的禁忌。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气机逆行,血脉受扰。因此,喜怒不节,寒暑过度,是养生养藏的最大忌讳。

  具体来说,如何养藏呢?

  由于人体本身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各个系统,各个脏器,各个零部件,只要有一处障碍,就会影响生命机体的正常运行。

  因此,养藏是一个大工程,需要从脏腑、经络、气血、情志等多方面来进行,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记住十点:顺四时,慎起居,配饮食,节色欲,调情志,动形体,多按摩,药纠偏,平体质,生奉藏。

 

生长收藏有开关,张仲景的养生"阀门"

 

医圣张仲景有部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这是他仔细研读《黄帝内经》、《难经》、《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之后的创新之作,也是历代医家十分推崇的一部经典作品。其实,张仲景不仅在此书中为医生提供了诊断治病的方法,也为普通人间接指明了养生和觉病自察的方法。

  为何说这与觉病自察的保健方法密切相关呢? 因为张仲景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症状都做了总结,并根据病邪入侵经络、脏腑的深浅程度,病人体质的强弱,阳气的盛衰,以及病势的进退缓急和有无宿疾旧病等情况,加以综合分析,找出了发病的规律与防治之法。

  普通人如果去看《伤寒杂病论》会觉得一头雾水、艰涩难懂,什么六经八纲,不知所云。在这里我给大家用形象的语言讲解一下。

  张仲景书中的六经,分别叫做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这六经究竟有什么功能呢?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沉浮也就是出入与升降,也就是指阳气的出升释放与收藏蓄积,万物的沉浮是表象,究其实质,是阳气在发生着变化。释放与闭藏,好比机器的打开与关闭,应该有一个控制的阀门。

  张仲景就告诉我们人体本身也有两个阀门来控制,一个是释放阀门,一个是收藏阀门,即三阳与三阴的开合枢,两个阀门都是双向的,有开有关。释放闭藏的就是阳气,是生命的能量。

  释放阀门打开,阳气便不断升发,不断释放,随着这个升发,释放,人体同大自然一样,表现出的便是春夏的变化,万物在这个过程逐渐地升浮起来;当释放阀门关闭,收藏阀门打开,阳气就会转为入降,转成蓄藏,这个时候秋冬也就开始了,万物则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沉寂下来。

  释放阀门与收藏阀门需要相互配合,两个阀门不能同时打开或关闭着,该释放的时候,收藏阀就要处于关闭状态,该收藏的时候,释放阀就要处于关闭状态,否则就会出现阳气出不敷入或入不敷出的情况,人体的四季变化就会受到扰乱,生命就会发生异常。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医讲求阴阳的协调统一。

  释放阀门打开,阳气逐渐地升发释放出来,阳气也在人体中充分地发挥作用,但是如果一直释放,就如同一个人总是工作而不休息,或是无法休息难以入睡,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健康。所以阳气的升发释放到一定的程度后,就要慢慢关闭释放的阀门让阳气从升发转到收降,从出转到入,从浮转到沉。

  如果释放阀门的关闭出现了问题,往往就会出现,该凉的时候凉不下来,如同夏天持续了很久也不过去,秋主肃降,秋天一直到来不了,那么阳气就一直向上生发着降不下来,那么人就会出现身体表面热的症状。

  同样,如果收藏之门的打开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到阳气的内入与收藏。阳气内入,是为了阳气本身的休养生息,同时还要温养人体的五脏六腑。

  所以,如果收藏之门打不开,阳气就得不到休养,脏腑也得不到温养。人体的能量得不到贮藏蓄积,阳气便会减少,人也就常常会腹满而吐,感觉食物不消化,还会出现腹痛胸闷的症状,因为脏腑受寒,尤其是脾胃的功能受到了影响。

  收藏阀门的关闭也是十分重要的,当阳气蓄养到一定的时候,收藏阀门必须关闭,从而结束这个蓄养状态,开始一个新的状态,使阳气再次转入升发。

  如果这个闭合的功能有了障碍,那么阳气该出的时候出不去,同样也会产生热。不过,同释放阀门关闭故障时的热有所不同,此时的这个热不是外热,而是内热,不是气热,而是血热。释放阀关不上,是阳气在外,当降不降产生热;收藏阀关不上,阳气在里,当出不出而产生热。

  收藏阀门关不上通常是由于什么呢?由于受寒,因为寒主收引,就好比冬季如果太冷的话,阀门往往会被冻住。

  一般来说,五脏的阳虚多由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久病、受寒、过劳、营养不良都有可能导致;五脏的阴虚多则多因久病伤阴、七情太过化火致病、过劳、过食辛热等因素导致。

  前面说过,藏在五脏之中最主要体现在肾上,所以肾的阳虚阴虚一般都比其他脏腑更为明显。

 

肾阳虚会有以下症状:腰冷、腰以下发凉、手足发凉,头晕乏力,小便清长、夜尿频多,男子精冷、女子带凉,舌淡苔白、脉沉无力等。

  肾阴虚的主要症状有:腰酸膝软,头晕耳鸣,手心足心胸心烦热,咽干腮红,消瘦盗汗,男子梦遗、女子带下,舌质偏红、脉细数。

  心阳虚会有以下症状:平日极易心慌气短,不耐劳累,头昏乏力、前胸自汗,舌淡苔白、脉弱无力。

  心阴虚的主要症状有:失眠多梦,心慌心跳,心烦口干,舌红苔少、脉细数。

  肝阳虚的主要症状有:缺乏生机、怕冷乏力,容易疲惫、情绪低沉,面色晦暗,舌淡苔白、脉弱无力。

  肝阴虚会有以下症状:五心烦热、胁肋灼热,头晕目涩、容易眼花,筋脉不舒,口干舌红苔少、脉弦细数。

  脾阳虚会有以下症状:食量较少、容易腹胀,四肢不温、腹部喜温,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而弱。

  脾阴虚的主要症状有:食量少、易饥饿,腹热便干,口唇干裂,舌红唇红、苔少脉细数。

  肺阳虚会有以下症状:略一活动就会气喘吁吁,咳嗽乏力,背凉自汗,舌淡苔白。

  肺阴虚的主要症状有:身体盗汗,午后潮热,咳嗽痰干稠,咽干腮红,五心烦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有关五脏阳虚阴虚的具体调养方法,我会在后面的章节详细讲述。

 

四季的无限细分,由一年到一天

 

人们都知道,四季就是春夏秋冬,而春夏秋冬是由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决定的。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轨迹即黄道,古人所谓"黄道吉日"也由此而来。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形成了一年的春夏秋冬。

  生、长、收、藏是一年四季中万物的生长变化规律,人体同样也不例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究其本质就是阳的变化,是生命能量的生长收藏。由此来看,阴阳的合二为一在此得到了体现,因为阴阳的变化其实就是阳的四季变化。就好比,春夏秋冬也就是太阳状态的变化体现一样。

  中医理解"四季",不是简单地从太阳与地球的转动这方面来看,而是从"五行"来说的。有的人一听"五行"便皱眉头,觉得是迷信,是风水先生在胡说八道,殊不知正是这种不屑一顾的态度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渐渐失落。

  中国古代的四季变化之理,是从五行之理中衍生出的。五行即木火土金水,表述的是事物的五种状态,是从时间意义上对事物的分析。

  每个季节皆为一个从生至灭的小循环,一年四季为五行的一个大循环。四季阳气的变化各有不同,有其阶段性,也有其特殊性。

  内经中"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这句话也就告诉了人们应该如果在五行中,在四季变化中保持身体阴阳的中和平衡,即"生、长、收(杀)、藏"

  由此可知,养""重要,养""也重要,""""之间,还有两点同样重要,即养""和养""

  "生长收藏"这四个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春季是阳气处于""这一状态的时段,春日以后,白天逐渐长了,气温也开始回升,人们随处可以感受到阳气的生发与生命的活力。

  夏是阳气处于""这一状态的时段,夏天昼长夜短,白天烈日炎炎,充分释放,高温之中,万物疯长。

  秋是阳气处于""这一状态的时段,昼渐短,夜渐长,能量释放的时间逐渐短了,收藏的时间逐渐长了,繁茂渐被凋零所取代。

  冬为阳气处于""这一状态的时段,阳慢慢停止释放,能量渐渐收藏,植物生长趋于停止,许多动物会冬眠,天地万物都进入了一个休养生息的阶段。

  如果用一棵树的动态图画来表示,生长收藏这四个阶段则更为明显。春发芽,夏繁荫,秋落叶,冬休止。

  有人说,四季养生的道理我知道,无非是春夏秋冬分别应该注意什么,该吃什么,该做什么。其实这仅仅是四季健康之道的一个方面,也是最浅层次的一个方面。

  对于人来说,人的一生是阴阳生命的一个四季大循环;大循环之中包含着以年为单位的若干四季小循环;年四季中又包含着以月为单位的十二个四季月循环;月四季中则又可细分为三十个以天为单位的日循环。

  一年四季,春季人体应该生发阳气,夏季人体应该让阳气生长,秋季阳气要由长转收,冬季阳气应该渐渐伏藏。因此,人们需要对应季节与五脏,分别侧重肝、心、肺、肾、脾来生、长、收、藏、化。

  一月的四季,女性可以由生理周期来划分,男性其实每个月也有心理和生理的变化,一般来说,如果给自己的情绪、精力、生理画一个曲线图的话,就能找出一月之间的春夏秋冬。一月之中,也要从情绪、生理、饮食上对应着季节的要求略作调整,健康就体现在这些细微之处。

  一天二十四小时,每两个小时都对应着脏腑与经络的变化,人们应该依据这些经络脏腑的活跃来制定作息与工作,一天的春夏秋冬对应着一天工作休息的调整,身体的脏器也会有各自的活跃时间段,依据一天四时养生法,才能让时间更高效。

 

脉象的四季趣谈

 

怎样才能像大自然一样"生长收藏"呢?

  《黄帝内经·素问》中讲到"四气调神",四气,就是指的春、夏、秋、冬之气,春温、夏热、秋凉、冬寒。

  调神便是告诉人们适应自然变化调理身体的方法,即春季应该如何养"",夏季应该如何养"",秋季应该如何养"",冬季应该如何养""

  下面,我用一个专业而有趣的例子给大家讲讲春夏秋冬四气在人体中的不同体现。

  大家都知道中医诊病需要"望闻问切",望闻问切,合称四诊,是战国时的名医扁鹊即秦越人最先提出来的。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问症状;切;指摸脉象。

  中医古籍中讲解的四时脉,就是春夏秋冬所相应的脉,其中春脉为弦,夏脉为洪,秋脉为毛,冬脉为石。这四种描述看似晦涩,但如果用春夏秋冬的四季特征来理解就十分形象了。

  春弦,依照字面的意思来看,即春天应有的脉象是像用手指按琴弦一样,略略感到有些紧。春天为什么会有紧的感觉呢?

  咱们以四季分明的北方为例,春天阳气开始释放升发,但冬季的寒气还未完全消退,早春二月依旧会感觉些许寒意。此刻寒气如同阳气的束缚,阳气则有种要突破抵抗的张力,此刻脉象应该有种适度的紧张感,太紧说明寒气太重,太松说明阳气未升。这里的紧就扣在了春寒这个点上。

  夏洪,洪指大水,暴涨的水流称之为"",夏洪即夏天应有的脉象如同通畅的水流,升发向上,自在奔流,没有阻滞。夏天见到这个脉,这叫应时脉。如果其他时间也出现这个脉,就是非时之脉。如果在春季,正常人的脉象都应该略紧,但有的人的脉搏跳动猛烈,脉象如湍急的洪流,那此人肯定是身体有疾病了。

  秋毛,这里的毛指鸿毛,《汉书·司马迁传》中《报任少卿书》中记载着司马迁的一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因此,秋毛的脉象,就在于一个""字。也就说秋天的脉象应该如鸿毛般轻虚若浮,浪静波恬,烟清焰息,翩翩如落榆荚。这是阳气欲敛的象征,如同秋叶慢慢飘落的感觉。

  冬石,即冬天的脉象如同石沉水底,慢慢沉下去的感觉,这是阳气下沉的作用。因为冬日的阳气收藏起来了,生命的能量不去大量释放作用于阴血之中,不去将阳气的力量施加于阴之上,因此脉象向下沉。因为脉象是随同阳气行走的,阳气上升它就浮起来,阳气入里它就沉下去。

  窥一斑而知全豹,人体脉象随着四季的变化会有不同的表现,人体的其他器官与系统也是一样。古人常说,天人合一,正是因为人体会有着同天地一样的季节性变化,不论是正常的,或是反常的。

  这些身体的变化如同人体健康的指示针,如果波动异常,也就说明生病了。为了让身体健康地随着四季的变化而自我调节,人们便需要向大自然学学"生长收藏"的侧重点了。古人在这方面其实已经为我们整理了不少素材。

 

养藏贴吧

 

正常脉象在指下的感觉是流利圆滑的,就像摸算盘的珠子,《黄帝内经》形容之为"累累如连珠。"指下感觉流利圆滑,柔中有刚,刚中有柔,脉壁不硬。如果心脏、血脉出现问题,那么脉象就会出现异常。因此,要防止心跳不规则,避免脉来过快过强或脉来过缓。

  上面咱们说的脉象是指四季应有的正常脉象,一般如果生病了,那么医生会通过脉象来辨别疾病的类型。下面我从疾病的角度来给大家简单讲一下几种日常病症的脉象。

  浮脉,脉搏动的部位浅显,浮在皮肤上,有的甚至都能看到搏动,手指轻按即可摸到搏动,重按稍减,但不空泛无力。摸到浮脉表示病人得的是外感疾病,其病轻浅,因为外邪刚进入人体,体内阳气正在与病邪抗争,将脉气鼓动于外。

  如果浮脉却无力,则说明病人平时体虚,卫气弱;如果病了很长时间了,脉浮而无力,则说明病情危重,因为阳气由体内浮在表面。

  所以,不论是哪种脉象,搏动得有力还是无力都是辨别病症是实是虚的依据,如果是实,说明阳气盛;如果是虚,说明阳气弱。这就好比打仗时的敌我力量对比。

  沉脉,沉浮相对,脉象显现部位较深,轻按不明显或无搏动的感觉,重按才有明显搏动的感觉。沉脉主里证,沉而有力说明是实证,虽然内脏的病邪旺盛,但阳气也很努力地在抗争正气也不很弱;沉而无力,表示里虚,体内的阳气比较虚弱。所以,如果脾气虚、肾气虚,脉象沉而无力。

  迟脉,指每一息脉跳动不足四次,即每分钟脉跳在六十次以下。这种跳得很慢的脉,表示体内有寒邪,因为寒则血凝,血气运行缓慢,脉搏自然跳动得也慢。实寒一般就是寒邪致病,虚寒则多半由于阳气虚弱,无力推动血液运行,所以要补。

  数脉,数与迟相反,指一息脉跳五次以上,即每分钟脉搏在九十次以上。脉搏动快,是有热的反映。虚热通常源于内脏阴阳失调。

  细脉,是指脉管在指下感觉细小,有的形容脉细如丝,但脉起落搏指明显,能分清次数。脉细主虚证,阴虚、血虚都会有这种脉象。

  濡脉,是指脉显浮细而柔软,好像手按到松软的海绵上一样,所以又叫软脉。濡脉主要指体内有湿邪,湿邪堵塞,气血被困,所以脉浮细而软。如果脉濡而缓,多为湿邪困脾。

  除这几种之外,还有滑脉、涩脉、结脉、代脉、促脉等脉象,一般来说脉象需要医生的感觉和判断,因为往往一个人生病时往往同时出现几种脉象,普通人只需要了解一些简单的情形就可以了。

 

向二十四节气学习

 

生长收藏这四点在很早之前就被古代的劳动人民最先发现了,民以食为天,出于播种、收获等农事活动的需要,辛勤劳作的百姓摸索出了农业生产的季节规律,即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春秋时开始用土圭来测日影定节气,西汉时,《淮南子·天文训》中便开始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记载了。

  节气歌许多人都耳熟能详,:"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是621,下半年在823,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两天。"

  在古代虽然也有十二个月份的划分,但正月曾随着朝代的更换而变化。商朝曾把夏朝的十二月定作每年的第一个月,周朝也另有调整,秦统一后,秦始皇把十月定为每年的第一个月,直到汉武帝时才恢复到夏朝的月份排列,以后的历朝便没再改动。由于皇帝们对月份的一再调整,加之信息传播慢,月份便显得有些混乱,因此,农民们便将立春雨水节气固定作为正月,二十四节气也就承担了计时、表征气候、指示劳作的功能。

  其实,节气相当于大自然生命的节奏,天人合一,天地在变化,人也要跟着变化,这个变化的节律应该同步。一年四季的变化,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其实就是阳气收藏与释放之间的变化。

  阳气如同能量,如同热能。春夏的天气为什么温热?秋冬的天气为什么凉寒?因为寒热是伴随阳的生长收藏的一个表象,阳气释放了,天气就变热,阳气收藏了,天就变冷。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天地变化以十五天为单位,人同样也要有一个类似的同步变化。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为: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其中"二分""二至"是季节转折点,"四立"表示季节的开始;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白露、寒露、霜降以水汽凝结、凝华的现象反映气温下降的过程与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雨雪的时间和程度;小满、芒种反映农作物的生长与成熟;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

  人体内,负责按自然规律同步变化的部门就是肺,肺主气,处胸中,其外包以肋骨,左十二,右十二,一共是二十四根,正好与二十四节气相合。此外,人的四肢大关节一共有十二个,每一个关节由两个关节面组成,合起来还是二十四个面。四肢应四时,每一肢有六个关节面,正好应"六气为一时"

  关节与节气相关,与天气变化有关。一些上年纪的人,特别是一些关节有毛病的人对天气变化的敏感程度往往超过气象仪器。

  唐朝有位亲王邠王李守礼,此人是武则天时以"瓜蔓抄"留名的章怀太子李贤的第二个儿子。玄宗时,李守礼以旁系的身份已贵为亲王,当时亲王们常常欢宴闲聊。有时虽然天气阴暗,阴雨绵绵,但李守礼却告诉众人:"快要放晴了。"不久果然放晴。

  有时一连十几天都处在酷热中,李守礼会断言:"要下雨了。"果然就会下起一阵及时大雨。另一亲王李范将这件事禀报玄宗说:"邠王对天候很有研究。"玄宗问起原因,李守礼苦言:"臣对天候哪有什么研究,当初天后掌政,父亲获罪,臣被幽禁在宫中长达十几年,每年都被杖击好几回,伤痕累累。如今只要快下雨时,臣的背脊就会感到郁结沉闷;快放晴时则轻健舒适。正因如此,才能预知晴雨。"说完,涕泗沾襟,玄宗也颇为感伤。

  由此可见,人的关节以及身体的各个部分与天气的变化是十分相符的,因此,关节可以看做是人体对天气变化的一个感应器,而这个感应器是由肺来掌管的。为什么是由肺来掌管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会在人体脏腑的四季中详细讲解,这里先提个引子。

  现代医学明确地将肺的功能确定为呼吸功能,对此中医很早之前便有所深究了。《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里在讲肺的功能前,借黄帝与岐伯的对话首先探讨了气的概念。

  黄帝问曰:"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帝曰:请遂闻之。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

  黄帝对岐伯说他很想知道究竟什么是气,岐伯说,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也就是十五天,这个十五天的周期就叫做气。一年有二十四个气。其实岐伯这里说的这个气指的就是节气。

  根据人一生之中阳气的变化,可以找到每个年龄段对应的节气。婴幼儿时期对应立春、雨水;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对应着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成年人年轻人对应着夏季节气;中年人对应秋季节气;老年人则对应冬季节气。

  以立春以后的第三个节气"惊蛰"为例,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春雷一声一下子将蛰藏的万物从沉睡中惊醒过来,如同打开阳气的开关,让收藏的阳气全面启动释放。因此,从节气中可以对生长收藏有系统的了解与认识。

 

药王孙思邈的"治病""收藏" 

 

孙思邈出生于西魏时代,卒于682年,对于其具体年龄,说法不一,莫衷一是,不过都逾百岁。作为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被尊称为"药王"

  《新唐书·孙思邈传》中记录了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与孙思邈的一段对话,有关治病与保养。

  孙思邈在卢照邻询问名医治疗疾病之道时,是这样说的。

  天地之间有四季变化和五行之道,寒暑交替,冬夏循环。天地之气和为雨,怒为风,凝结为霜雪,发散为霓虹,这是自然的规律。对于人来说,人有四肢五脏,要活动要休息,要呼吸吐纳,人身之气流注周身而成营气、卫气;彰显于志则显现于气色精神;发于外则为音声,这是人的生命规律。

  自然与人是一样的。如果阴阳失去平衡,偏于一方,那么蒸腾则发热,闭塞则生寒,纠结为肿瘤,下陷为痈疽;狂奔时会气喘吁吁,阴液枯竭则上火。各种征候都有明显的表现,天地也是如此。

  养藏贴吧

  药王这里特别强调"""",也有其特别的用意。

  这里畏惧其实便是""的一种理解,有畏,才会低,低头才见水中天,才不张扬,才不会释放太过,这是""在心理方面的特点。中医中说,七情致病,喜怒忧思悲惊恐是人的情绪变化,有时情绪需要宣泄,为了缓解压力,有时情绪必须收敛,因为七情伤身。

  识自然,调情志,是准确把握养""与养""理念的两把钥匙。

  药王不仅留给后人养生治病的理念,还留下了许多具体的养生养藏之法。

  第一,发常梳。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早晚各做10次,可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第二,齿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做36下。可以通上下颚经络,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骨退化。

  第三,漱玉津。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做12圈。

  第三,耳常鼓。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放手,会有""的一声,重复10次,然后双手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扣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每晚临睡前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第四,膝常扭。双脚并排,膝部紧贴,人微微下蹲,双手按膝,向左右扭动,各做20下,可以强化膝关节,预防衰老。

  第五,脚常搓。右手擦左脚,左手擦右脚。由脚跟向上至脚趾,再向下擦回脚跟为一下,共做36下;两手大拇指轮流擦脚心涌泉穴,共做100下。

  此外,还有运睛、摆腰、揉腹、提肛等简明运动法,我将在下面的章节结合日常病痛再做进一步详实介绍。

 

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

 

 求医不如求己,对吗?

  身体是最好的医生,对吗?

  不完全。这类说法都需要加一个限定的前提,即是否生病。

  没生病时,健康或亚健康状态,求医不如求己,因为身体是最好的医生,可以自我调节;一旦生病了,处在病理状态,仅仅依靠身体自身的调节与自愈恐怕就会让病邪愈演愈烈。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从未病到已病,从未成形到已成形。在未病与已病的这一观点中,西医与中医有相通之处。西医说,任何一个器质性的病变都是从非器质性的阶段发展而来。非器质性阶段的治疗通常比较容易的,一旦进入器质性的阶段,治疗就会变得困难,因此,许多已到晚期的癌症想要治愈都十分困难。

  西医目前的科研水平与诊断技术依旧处于诊断已病的水平阶段,对于未病,对于尚未成形的病,现代的诊断还无能为力。当然,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基因研究,未病也会慢慢被诊断预防。其实,这一先瞻的方向,中医在几千年前就已了解了。

  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提到:"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国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与其在疾病形成后再治疗,不如事先就调养身体;如果疾病已经形成再医治,不过是徒劳。未病而先治对于医生是一种治疗理念,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种健康理念。

  朱丹溪所说的"圣人"又是谁呢?是谁在这位滋阴派鼻祖之前提出这种科学的理念呢?其实还是《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里将医生划分为两个等级,即上工与下工。上工指医术高明的医生;下工指普通的医生。

  二者如何区分呢?很简单,"上工守神,下工守形"

  高明的医生在病还未成形的时候,就能发现预治;普通的医生只能在病已成形的时候,亡羊补牢。

  所以,《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人体内的健康预警系统

 

为什么有的人小病不断,大病不犯?而有的人却一直无事,得病便要命?其实这就与自身识别系统的灵敏度有关。

  机体本身有一套疾病识别系统,如同健康的警报器,一旦疾病开始萌发,身体就会出现细微的征兆。这其实就是身体在进行识别与预警。身体识别疾病之后,会进行自我调整,这也就是人体的自愈功能。

  人体的自治系统能够为身体问题找到最佳的调理方案,这种自我的调理依然是利用阳气的生长收藏来进行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有火则动水,缺火则动能。

  不过,一旦系统的应对能力或识别敏感度出现障碍,无法将体内尚未成形的病邪化于无形,那么便需要外力来调节了。

  中医的药物其实就是利用药食的寒热温凉来影响人体,帮助其系统恢复自治的能力。对于亚健康的人们更应该注重地调节机体,让这一系统保持敏感度,能够精确识别身体的细微变化。如果识别系统出现障碍,那么机体的异常便无法识别,就会酿成大患。

  国外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小孩子从生下来便感受不到痛觉,因此身上一直伤痕累累,因为感受不到疼痛,便不知道躲避危险。最终这个小孩子死于阑尾炎,同样是因为没有疼痛的提醒,他的身体完全感受不到病情的发展与恶化。

  古话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身体疼痛是体内壅塞的表现,不知疼痛,其实也就是无法了解体内的"交通"情况,等"塞车"得过于严重了,就会产生更多的连锁反应。

  身体的各种感觉,比如疼痛、酸麻、肿胀等,各种细节,口气、肤色、头发、指甲等,各种表现,怕冷、怕热、怕风,各种喜好,冷饮、热食等,还有身体器官、生活习性等等,都透露着身体的健康信息。

  有的人身体识别系统十分敏锐,一有些风吹草动,身体就会做出反应,这些常年小病不断的人,通常倒不会有什么大病;有的人身体识别系统比较迟钝,体内的健康警报器很不灵敏,常常有了隐患却无法做出反应,这些人就常常在疾病已经恶化时才后知后觉。

  所以有些平常看似十分健康的人通常会在病来如山倒时,一发不可收拾,那并不是因为疾病突如其来,并非身体一直处于健康的生理状态,而是对于疾病的萌发身体没有识别出来,所以一直没有察觉。因此,平时健康的人,也应该提高警惕,不要由于识别系统的麻痹而埋下健康的隐患。

  平时滥用抗生素,会破坏身体自身的免疫力,有时小毛病让身体自己去调节,是有利增强抵抗力的,但要把握这种自愈的时间和效果。以感冒为例,如果有炎症且越来越严重,那么一定要消炎,不然就会有引发肺炎的危险。

  如今西医的种种数据与指标都是明确反馈了"已病"的信息,但这些生理、物化信息只能表达健康信息的一部分,不能被机器探明的那部分,就要靠人体的自我识别与应激反应了。

  不要等到病恶化到"心包"才去医治才想改变,我们平常应该对自己的身体有所了解,对于一些细枝末节应该引起重视,对于身体给出的健康信息要及时捕捉。

  比如有的人在一段时间内发现自己的指甲容易易劈,这本是一件小事,但要知道指为筋之余,而肝主筋,这个不起眼的现象其实反映了肝脏或许有些潜在的隐患。

 

除了指甲,身体的各个部分都能透漏出健康的信息。咱们以嘴唇和皱纹为例分别看一下。正常人的嘴唇红润,干湿适度,润滑有光。

  如果嘴唇内红赤或紫绛,加之平常脾气暴躁,胁下胀痛,不下饮食,那么就有可能是肝火旺;如果嘴唇发黄,那么要检查一下是否是肝炎;如果唇色火红如赤,觉得像在发烧,那么说明心火旺,要小心呼吸道有炎症;如果唇色暗黑而浊,平时还有便秘或腹泻等症状,那么要调理一些消化系统了;嘴唇发白一般为血虚;嘴唇黄燥,有可能是脾脏的分泌有点问题。

  皱纹不仅仅是衰老的标志,也与性格和习惯有关,年轻人尤其要注意。

  如果眼睛下面有半月形皱纹,那么要多关注下是肾和心;鼻梁有明显十字形皱纹,说明脊柱或肾脏有可能有病变;一般鼻梁上前额有皱纹的人多半从事常需苦思冥想的脑力劳动,要注意劳逸结合;右脸皱纹比左脸深,要多调养肝脏;若从鼻子到唇边出现的长皱纹呈斜线要多关""哦。

  总之,身体平时留给我们的信息有很多,建议大家平时对照镜子观察一下自己的气色和表面各器官的颜色等,结合自己日常的生活习惯,提出健康改善计划。

 

第二部分

人体也有春夏秋冬

 

西医的五脏与中医的五藏

 

人体也有春夏秋冬,人体的四季变化主要体现在五脏之中。

  肝为春,重养"",心为夏,重养"",肺为秋,重养"",肾为冬,重养藏,脾为季节交替过渡之时,是生长收藏的运化媒介。

  身体的小毛病往往是脏腑的预警,如同异常气候打破了生长与收藏的平衡。

  天地有四季变化,人体也有春夏秋冬,人体的春夏秋冬可以从脏腑的功能特性上来看。

  如何在相应的季节养护对应的脏腑器官,如何让心肝脾肺肾也得到应时的生长收藏?首先要对五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中医和西医对于五脏的理解是不同的。西医的五脏是解剖学意义上的,中医的五脏是从功能特性上来看的。

  西医中的五脏就是单纯的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因为西医是先通过解剖得到一个器官,然后研究它的功能。随着研究的深入,与器官功能的复杂,发现之前的简单总结有时会成为进一步研究的瓶颈。

  中医的五脏是人体内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的合称。脏,古称"",有藏于体内的含义。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生化和储藏精、气、神以及血和津,故又名五神脏。

  中医讲"五脏六腑"""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是指空心的容器,即小肠、胆、胃、大肠、膀胱等分别和心、肝、脾、肺、肾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又另外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为三焦,是第六个腑。六腑是水谷出入转输、受清泌浊的通路,属阳属表,它配合五脏而活动。

 

中医中,阴为实,阳为虚,阴为体,阳为用,因此,简单形象地理解,实心五脏为阴,空心六腑为阳。

  中医将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也就是说,内脏虽存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中医的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的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本书中强调的养"",也有调养脏腑的一层涵义。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步了解了人体内某一脏器的功能,于是就把功能相近的脏器用对应名字命名。因此,人们通常一听到"心、肝、脾、肺、肾"就会想到那个具体的器官,例如,心是供血器官,肝和脾是消化器官,肺是呼吸器官,肾是泌尿器官。这样简单具体的认识也就使得人们对于中医的藏象学说有了误解与疑惑。

  中医的五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的功能作用远远超过了西医的心脏、肝脏、肾脏等解剖学中的各脏器的功能。简单来说,中医的五脏包含了心肝脾肺肾器官,但心肝脾肺肾器官并不是中医五脏的全部。

  从中医角度来说,五脏是人体的核心,与六腑相表里,并通过经脉的连络与皮毛筋骨、四肢百髓相联系。

  心的主要功能是藏神,主血脉,负责血液的运行,所以凡是那种"六神无主"和血脉运行不利的情况都是心的基本病理变化,也就是有关神志思维活动的异常和血脉运行的障碍都要去心上找病因。

  肝主疏泄而又藏血,其性升发,所以肝的病变主要体现在疏泄失职、血失所藏和升发异常方面。此外,中医还说,肝藏魂,也就是肝与某些情志活动的调节也有关系,比如,人们常说的"大动肝火",郁闷愤怒会得肝病,都是源于此理。肝为木,有句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情志的波动相当于内风妄动,会破坏肝这棵树木的内里。

  脾主运化升清而统血,其运化功能包括运化饮食水谷及体内的水湿,所以人体一旦出现出现消化功能障碍,体内水液潴留,脏气下陷及各种出血,就说明脾有些不适了。脾有个特性,喜欢燥讨厌湿,所以湿邪最易伤脾,脾虚最易生湿。

  肺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相当于水的源头,肺的功能是通过肺气的宣发肃降来完成的,如果肺宣发肃降的功能出现了故障,就会引起通调作用受阻,所以,一些哮喘、小便不利等病症都要从肺找病根。

  肾藏精,主生殖,负责开阖,主水,主纳气,是""的关键,一旦出现藏精不足,能量虚耗,或者封藏失职,开阖失度与不能纳气等问题,人体就会生病了。

  因此,我后面提到的心肝脾肺肾也是中医定义的,大家不要简单理解为单个的器官,至于身体各器官各部分分别属于五脏的哪个范畴,我将会在讲解具体的养生、养长、养收、养藏内容时为大家详细点明。

 

五脏的春夏秋冬

 

其实,中医五脏也对应着五行,同样也对应着四季,因此也有春夏秋冬的划分。

  肝对应木,因为其主要功能是运输、生发、疏泄,顺应春季草木欣欣向荣、萌芽生发的特性,因此,肝最忌郁滞。木生火,草木是火焰的燃料,所以,肝如同人体能源之火的燃料。木与春天相呼应,肝就是人体的春天,相应的,春季就尤其要注重养肝。

  心,对应火。这是因为心是人体的动力来源,心脏有泵血的功能,是血液循环系统的动力枢纽。心阳有温煦之功,心脏一停止跳动,生命便终止,人体便冰冷了。火与夏天相呼应,心火上炎,炎炎夏日也对应着人体的夏季,这时要多关关""

  肺,对应金,金性清肃、收敛,肺本身也具清肃之性,以肃降为顺。此外,因为肺主气,空气流动就是风,风就是一种动能,而作为导体的金能够传导、收散能量,肺主皮毛,即全身肌肤,人的皮肤毛孔的呼吸排汗也起着散热、吸热、传热的功能,以来调节体温。金与秋天相呼应,因此秋季应该注重养肺。

  肾,对应水,因为肾在人体的下焦,与膀胱相表里,其功能与排泄、滋润有关,有藏精、过滤尿液和主一身水液代谢的作用,而水性润下,滋养万物,可使草木茁壮成长。水与冬天相呼应,肾是人体冬季的代表,而寒冬季节最应该调养的就是肾脏。

  对于剩下的脾,《素问·太阴阳明论》中说"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脾无法对应春夏秋冬四个正时,但春夏秋冬四季之末即第三个月的最后十八天都对应着脾。因为金木水火不因土不能成,春夏秋冬不因土不能成就。

  土生万物,大地土壤为万物能够了养料,如同脾胃消化食物作为人体的饮食营养一样。

  因此,脾对应土,而呼应的是每个季节的最后十八日这一过渡到下一个季节的关键时段。所以,季节交替过渡的时段即四季的末尾应该注重养脾。

  五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从五行的属性来看,钻木可以取火,木生火;物质燃烧化灰成土,火生土;矿物金属大多埋藏于土中,土生金;古语说"金生丽水",即泉水都是在含有矿藏的地方产生的;植物草木都需要水的滋养才能存活,水生木。

  植树造林可防止水土流失,木克土;洪水泛滥需要建筑堤坝巩固河床,土克水;火可以被水熄灭,水克火;兵刃打造需要将金属淬火煅烧,火克金;乔木如遇到斧刃工具的削击便会死去,金克木。

  五行相生相克,因此,对于五脏,对于人体,中医都讲求生克制化。五脏中一方功能不良,就有可能在相应的季节影响另一种脏器。

 

""起来的精气神

 

平常人们老说,精气神,三个字儿。精气神,追根溯源,也是《黄帝内经》中提出来的。

  究竟什么是精,什么是气,什么是神呢?

  前面我提到"",生长收藏也是针对阳气而讲的。

  阳的作用则是直接与人体的健康有关,身体是否能够抵御外邪的侵袭,固若金汤,阳的护卫作用十分重要。古人的阳寿一说,其实很有道理,阳用现代的话讲,就是生命的能量,当能量耗尽,生命便结束了。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仿佛一种容器,精蕴藏其中。""指的是阳气的蓄积状态,是一种聚集的状态,阴的作用就体现在如何帮助精的聚集,如何让阳气由释放转入蓄积。

  那么""究竟蓄积在那个容器中呢?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蛰是藏伏的意思,肾在五藏属阴,为阴中之阴,在一年里属冬,为封藏之本,是最需要养藏的。精即聚集态的阳气就被封藏在肾的领地里。因此阳气的蓄养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肾的封藏积蓄功能。只有蓄养好了,释放才好,精力才会旺盛。所以,人的精力如何,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看肾。

  一身之精又分先天之精与水谷之精,通俗地解释,就是先天的身体底子与后天的营养发育。每个个体是不同的,当一个精子与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的那刻起,先天之精便注定了,这也是生命的遗传特征;后天的成长、发育以及环境影响,又会在先天的底子上形成不同的体质。

  什么是气?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气的运行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新陈代谢。气的运动停止,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一身之气,分布到五脏,又各分阴阳。

  气由精化生,肾将先天之精化为先天之气,这就是所谓的肾气,脾将后天之精化为水谷之气,即后天吸收的饮食营养之气,肺将呼吸之气化为清气。

  水谷之气与清气又共同称之为宗气,宗气积于胸中,以贯心脉而行呼吸,行血气,资先天,一般中医说某人气虚,就是指宗气虚弱。人体的膻中穴(两乳连线正中)又称"气海"

  元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由肾中精气、脾胃水谷之气及肺中清气所组成,分布于全身各处。

  营气是谷气之精专部分,行在脉中,属阴,有化生血液、营养全身的功能,血虚的人一般营气不足。运行路径有两条,一是十二经脉,二是武侠小说中常提到的练武之人需打通的任督二脉。

  卫气是水谷之悍气,行在脉外,属阳,作用是防御外邪,温阳全身,调控腠理。

 

脏腑经络之气也和全身的气一样,由精气、清气、水谷之气经肺、脾、肾共同作用而化生,可转化为推动和维持脏腑经络进行生理活动的能量,更新充实脏府经络的组织结构。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协调平衡,称作气机调畅;升降出入的平衡失调,就会出现身体的不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受到阻碍,称作气机不畅;在某些局部发生阻滞不通时,称作气滞;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时,称作气逆,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时,称作气陷;气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时,称作气脱;气不能外达而郁结于内时,称作气结。

  从五脏的方面看,心气即心火,应该下降,肾气即肾阴、肾水,应上升,已达到心肾之气的调和;脾气上升,胃气下降,脾胃之气调和,才能更好地完成脾胃枢纽的作用;肺气下降,肝气上升,才能实现气血的平衡。

  什么是神呢?我们可以从一个现代人经常说的词着手--"精神"

  中医学认为,神是人的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包含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等在内,由心所主宰,因此有"心神"一词之说。《养老奉亲书》中说:"主身者神",人的形体运动,受精神意识支配;人的精神状态,与形体功能密切相关。

  《黄帝内经》里说:"神者,血气也。"气血是化生精神的基础物质,气血的多少,与人的精神状态息息相关。气血充盛,则神志精明;气血不足,则精神萎靡。所以,气血虚弱的人常常没有精神。

  神与五脏有什么关系呢?

  《黄帝内经》中这样讲:"肝藏血,血舍魂""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脾藏营,营舍意"。神、魂、魄、意、志,都是属于人的精神活动范畴,它们分别有赖于五脏所藏的物质基础,即血、气、脉、营、精,如果五脏功能正常,精气充足,那么人就会精神充沛。

  因此,要想有"精气神",就要从五脏入手,从五脏的季节对应入手,从五脏的生长收藏开始。

 

肝养"",口苦的健康信号

 

《黄帝内经》中说"肝为将军之官,谋略出焉。" 肝在人体里是将军,攘外安内,平定诸乱,出谋画策。 肝为血海,藏血,因此它所统帅的这支部队就是血,什么红血球、白血球都是它的兵马,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则是它的军需。

  肝主谋略,在肝上面的胆,则是专管决断的中正之官,肝胆相表里。《黄帝内经》还说"气以壮胆",胆气足,则气壮山河,胆气虚,则怯懦如鼠,因此,胆气与肝气必须相互协调,胆气足肝气生,才能身心有力。

  在各个社区会诊时,常常遇到许多人来咨询一些小问题,大多都是有关于身体的不起眼的小毛病,困扰很久,却又不知道究竟是何原因。有位六十多岁的咨询者就向我诉说了这样一个难题:她常年觉得口苦,已经持续了十二年了。虽然没有其他明显的病症表现,但嘴里的口味让她很不舒服。

  经过仔细的询问,我又了解到其实还有一些隐藏的细节没有引起她的重视,那就是她经常感到肚子胀,时不时打嗝,偶尔会头晕,睡眠状况也不是很好。这些并不严重的症状以及她的常年口苦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其实,这是肝在向她的身体发出信号:肝需要调养了。因为胆汁是苦的,肝胆有些毛病,肝气不舒,就会出现口苦的感觉。

  肝气不舒的病人可以服用柴胡舒肝散来纾解,如果病尚未成形或者肝气不舒的其他症状都有好转,只是口苦这个问题没能解决,那么,我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茶饮方法,取茵陈30克泡饮代茶即可,当然煎汤服用效果是一样的。

  中医理论中,药食是不分的,因为任何一种可以食用引用的东西都具有一定的特性和属性,有一定的偏向,而中医正是利用食物的偏来调理身体的偏。因此,在中医理论中,许多食物都可以当做药物来运用,这也是食疗的理论根源。这一点我将在药食五味话平衡中详细讲述。

  前面我们说过,五脏中的肝对应春季,因为春天属木,木主肝。春天气候温暖,人的活动量也比冬天增加了不少,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身体内部所需营养供应增加,这时尤其要注意保持肝脏旺盛的生理机能。

  那么,肝要如何养""呢?

  《黄帝内经》中说春天是生长的时候,身体的各个脏器以及心境都要打开,晚上早点睡,早晨早点起。违反了春的自然法则,肝会出问题。人们发脾气、忧郁的、内向的、受委屈的种种情绪都会伤肝。

  生长的时候最怕什么呢?怕受束缚,怕被抑制。因此,心情舒畅、七情调达,才有助于肝的疏泄。如果心情不快就容易导致气郁,气郁又易引起肝郁,反过来肝郁而疏泄失职又会加重心情抑郁,于是心理与生理之间的良性循环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此外,肝藏血,主司人体各部分的血量分配。如果肝藏血失职,就会致血调配失常,从而引起人体内脏缺血、充血或失血等情况。

  所以,养""的时候,要保持一个稳定,不要过于高亢,变为夏""的态势,那样容易肝气过旺而使得分往大脑的血量骤然增多,突发脑出血、中风等症状。当然,如果过于悲伤使肝气过于低下,也容易有虚弱的感觉。

 

心养"",生脉得气的养心茶

 

《黄帝内经》中说:"心为君主之官,君主宁,群臣则安。"君主只要没有什么问题,其它脏腑就都没多大问题,如果君主先乱,那么就群臣无首,乱成一团了。

  如何保持脏腑君主的健康呢?重在养"",要让心脏有能量。心对应着夏季,因此夏季是养心养长的最佳时节。

  心律不齐是现代人亚健康的普遍症状,有的人心动过速,有的人心动过缓,尤其是常坐办公室、运动量小的年轻一族通常心脏都会有些小毛病。

  前面我们说过,心是人体的动力来源,心脏是整个供血供气的中心,如同一个泵血的水泵,因此,心脏的搏动状况也就反映了人体的动力状况。

  心律失常有诸多表现,例如:心慌,胸闷,脉搏或快或慢,总是不自觉地叹气,浑身无力,劳累或情绪激动后不适感会加重等。

  心脏的搏动是一收一放,收时发出""的声音,放时发出""的声音,咚---嗒,才是心脏的正常节奏,这也是生命的节奏。咚--嗒,咚--嗒,或者其他不和谐的节奏都是心脏的异常。这说明这台生命的血泵,收缩舒张不完全,泵血功能弱,光跳动不做功。

  如果某人心脏搏动无力,那么中医称之为心气虚,因为气不足;如果心脏搏动得快而无力,则是心阴虚,因为阳气释放过多却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如果心脏搏动得缓而无力,则是心阳虚,阳气释放不够致使心脏跳动缓慢。

  还有的心脏功能不好是则由于脾气不足,肌肉无力,比如早搏、间歇等。中医说"脾主肉",脾气足,肉气才足,否则心脏这块肌肉就会有气无力,跳动不起来。

  西药中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的最大弊病在于它们均能导致心律失常。这是因为,西药是利用化学药品的特性去影响传导,其调节的原理是,过快的让它慢下来,过缓的让它快起来,即过速的,用药物去阻止,过缓的,用药物去刺激。这种单项调节很容易引起反向异常,对人体的损害也较大。

  中医的调节是则用药性去影响人体,让器官机能完善,让心脏系统中虚弱的部分强健起来,养气补虚,让人体自身去调理治愈。在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一种简单的药茶--生脉饮。

  这种不苦的养心茶组成很简单,人参、麦冬、五味子,其中,人参3克,麦冬9克,五味子2克。五味子如果放多了,药茶会比较酸。如果从经济方面考虑,也可以用党参来代替人参,这样价格更便宜,同样有效。

  生脉饮是古代名方,又称生脉散,是补土派名医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中留下的。《医方考》中说:"人参补肺气,麦冬清肺气,五味子敛肺气,一补,一清,一敛,养气之道毕矣。名曰生脉者,以脉得气则充,失气则弱,故名之。"

 

炎炎夏日,生脉饮代茶,将三种药材放入杯中,喝上一天,不苦又养心,对心脏有双向的调节作用,心动过速与过缓,用之均有效,可调节各种原因导致的心律失常。

  说到这里,我们还要多说些人参的注意事项,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参也由原来的富贵人家走入寻常家庭,但人参并不是人人都适宜的,这点我将在后面以《红楼梦》中的人物为例来分析。

  这里我只讲一下人参的禁忌与种类,人参反藜芦,畏五灵脂,忌茶,恶莱菔子。

  藜芦与五灵脂都是中药,茶则是人们需要尤其关注的,饮用人参饮片时不要喝茶,莱菔其实就是水萝卜,莱菔子就是水萝卜籽。有句俗语很多人都知道:人参补气,萝卜泄气。

  现代人们服用的人参一般分野山参和园参两种,野山参野外生长,药劲大,补力较大,用得不妥,容易上火;园参为人工培植,药劲轻,价廉易得,药性较野山参也更为平和,如果重症用时不如野山参效果好。

 

肺养"",宰相与节气

 

《黄帝内经》中说,肺为"相傅之官",也就是说,肺是人体里的宰相。

  宰相的职责如同总理,需要协调万机。在人体之中,肺则主管"气节",管理着人全身上下的气息调节,如同咱们前面说过的天地间二十四个节气的转换一样。

  肺对应着五行中的金,对应着秋季,而金有金属工具的意思,金克木,木生火,就如同要利用工具砍伐下树木来燃火一样,肺还具有协助其他脏器的功能。

  因为肺是调节各个脏腑之间矛盾的宰相,那么,它的正常运转就十分重要,肺怕寒,如果平时你在感觉到热的时候,千万不要脱外衣,因为一旦已经有热感觉,说明热已经出来了,如果一脱外衣,寒就乘虚交换进去了,这个时候感冒就开始了。所以,我们平时要对温度的变化敏感些,慎重些,因为你的调节会影响肺的功能。

  肺主宣发,主肃降,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发散的功能,宣发可以排出浊气,还可将营养布散周身,充养身体,滋润皮肤毛发;肃降,是清肃、洁净和下降的意思,指肺吸入清气,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保证水液的运行并下达于膀胱而使小便通利。

  因为肺是金脏,本性燥,与天之燥气相应,燥气通于肺,所以肺本燥。因为火克金,火应季于盛夏、日中,所以盛夏及日中火盛之时,要注意少食生火燥热之品,这就要提到辛辣之物了。

  饮食之中,辣味是入肺的,食物过苦则会抑制肺,而微酸是补肺的,因为酸有收敛的作用,所以平时的膳食如果要侧重养肺的话,菜里面最好稍微放点醋。

  ""还体现在哪里呢?肺主肃降,因此养"",要注重肺气的向下,怎样能收得更好呢?学会深呼吸是一个简单的养""法。因为肺主气,肺司呼吸,天气通于肺,全身的呼吸全靠肺,所以中医十分注意吐纳导引。

  只有肺气肃降,通畅了,五脏才能协调。中医认为肺与肾之间关系密切,即肺气的通畅与肾水流畅息息相关。

  我可以给大家举个形象的例子,每个家庭都有茶壶,茶壶盖上都有个小孔,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小孔,茶壶倒水才时会通畅。如果你用手指按住小孔,就会发现水根本倒不出来。这个小孔就好比开肺气,肺气不通,则流水不畅,肾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此外,肺与大肠相表里,互为络属,并开窍于鼻,因此,肺为水之上源,开肺气有助于通大便利小便。所以,有的时候人想大便却拉不出来时,如果碰巧一连打了几个喷嚏,就会发现可以大便似乎比较容易出来了。

 

肾养"":神奇的激素为何不能滥用?

 

肾最重要的就是养"",因为肾藏精,精化为气,肾气可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人从幼年开始,随着肾中精气的逐渐充盛,而出现牙齿更换头发生长等生理变化,自中年开始,由于肾中精气开始虚弱,便渐渐出现衰老的迹象。

  肾中贮藏的其实是生命最重要的能量,犹如一个国家财政中的黄金储备,轻易不要肆意动用消耗。

  然而,现代人对肾的养""普遍认识不深,有一些不负责任的医生为了获得短期疗效,经常轻易动用这一人体最重要的能量储备,即滥用激素。在那些庸医眼中,激素是一种特效药,慢性肾炎的病人一用激素,肿也消了,蛋白尿也消了;哮喘发作的病人一用激素,哮喘很快就能止住;高烧病人用什么都不退烧,可是一上激素,立马见效。

  激素果真如此神奇吗?果真像传说中的"九转还阳丹"一样能力挽狂澜吗?

  从中医的角度看,激素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将肾所封藏的阳气释放出来。肾中的阳气,是人体最宝贵的真阳,是精,是用来温养生气的,是用以养命的。如果轻易动用,虽然立竿见影,但如同擅自打开了生命真阳的大门,动用了最宝贵的能量。

  西医中解释,激素是由肾上腺分泌的,其作用点是在肾里,滥用激素必伤肾。国外对激素的使用是十分慎重的,但目前国内激素的使用却一直没有得到重视。

  曾经有这样一个病例,一位家境殷实的农民带着自己十四岁的儿子来看病,孩子已经确诊是慢性肾炎。慢性肾炎这种病,根据具体情况病情有所不同,因为人的年龄、身体状况是不同的影响基数。人生是一个生长衰老的过程,阶段性的身体特点有各自的优势和隐患。如果老年人得了慢性肾炎,或许喝些"双草"茶就能痊愈;如果这病出现在十几岁的男孩子身上,就是十分严重的了,因为很容易转化成尿毒症。

  这位父亲是在偶然间向我咨询的,那时孩子刚刚进入某家医院就治,我婉转说明了孩子的病情,但由于孩子之前一直在武术学校习武,身体一直很好,所以这位父亲有着自己笃定的"乐观"

  住院不久,这位父亲还曾经来找过我,他很高兴地告诉我,孩子病情有了很大好转,听了他的描述,我知道那时医院已经使用了激素来控制病情,因为孩子短时间像吹起来似的胖了很多,这是激素使用的副作用之一。

  父亲那时坚信孩子很快就能痊愈了,对于我之前的诊断与保养方法不置可否,我感到十分无奈,也想起明代著名医学家李中梓对于"医者之情""病人之情"的一番深刻解读。几个月后,我得知孩子已经不治身亡了,父亲那时才悔不当初。

  这位父亲其实也情有可原,他不知道孩子病情的显著好转并非治疗康复的转折,他不知道激素动用的是生命最重要的能量,在没有明确进一步的后续治疗方案的时候,滥用激素只会产生一个"回光返照"的健康假象。

  因此,激素可用,必要的时候也必须使用它来调节人体,但决不能擅用更不能滥用。因为激素的滥用相当于将本应用在紧要关头的最重要的贮藏储备轻易地拿了出来。

 

治疗慢性肾炎的双草茶

 

上一节说到年轻男孩与老年人得慢性肾炎后严重程度大有不同,为什么呢?

  在阶段养生中,年轻人犹如人生的春天,身体各个脏器的生命力都很旺盛,老年人如同迈入了人生的寒冬,身体各部分都开始衰弱。

  形象地想,春天是生发的季节,冬季是闭藏的季节,春天万物勃发,无论是对人体有益的,还是对人体有害的,在这段时间都会相对活跃,而冬天严寒肃杀,万物皆收,即便是一些对人体有害的东西也会相对休止。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如果一个年轻人得了癌症通常会比老年人病情恶化得快,因为肿瘤细胞同人体其他细胞一样,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生发态势。

  我遇到一位七十岁的得了慢性肾炎的老人,他之前一直在服用西药,但效果不好。因为西药和中药的原理是不同的,中药是用药性去影响人体机能,西药是用药性去直接对抗病原,这就使得西药在治疗慢性肾炎的同时也在加重肾的负担。

  我给了这位老人一个简单的药茶方,两种常用又便宜的中药草,代茶浸泡饮用,一个多月,老人的病症就有了明显的改善。

  是哪两种草药呢?

  西汉时,一位名叫马武的将领在一次戍边征战中被敌军围困。时值酷暑,炙热无雨,困境之中缺食少水,人马饥渴交加,许多士兵和马匹都肚子胀疼,小便困难,点滴艰涩,还有尿血的症状,随军郎中苦于无药束手无策。

  一名马夫某日忽然发现他喂养的三匹马都不尿血了,精神也大为好转。他便细心观察马的活动,原来马啃食了附近地面上生长的牛耳形的野草。此事给了他启发,心想估计马就是吃了这种草才纾解了病情。于是,他抱着尝试的心理拔了一些草,煎煮后一连喝了几天,果然小便通畅了,通体舒泰。

  马夫赶忙把件事禀告了将军。马武大喜,立即号令全军煎煮这种"牛耳草"服用,几天之后,全军人马都恢复了健康。因为绿铺原野的牛耳草多生在车马经过的路边,因此,又被称之"车前草",又名"观世音草"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田间地头路边旷野都长有车前草,将新鲜的车前草洗净煎汁当茶饮,或在药店购买晒制好的车前草直接泡饮,对治疗尿路感染、水肿、高血压,都有很好的效果,并且没有毒副作用,不会加重肾脏的负担。

  我让老人喝的双草茶中其中一味便是车前草,另一味则是女性都很熟悉的益母草。益母草用如其名,原本是妇科用药,其性微寒,味苦辛,可去瘀生新,活血调经,南方人常用益母草来煮药膳。这味药用于此处却另有妙用,可以活血利尿消肿,改善微循环。

 

补土派名医,补的是什么

 

脾在人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黄帝内经》中说,"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谏议之官向君主提意见的,进行谏言的,它相当于人体内的一个预警机制,如果这个预警机制不灵敏了,那么人体的运行机制就如同少了一个参照。

  金元四大家,是指中国古代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学流派。

  刘完素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在治疗上多运用寒凉药物,固此称之为"寒凉派"。对于病因""起的相关内容,我将在体质"上火"一节分类讲解。

  张从正认为治病应着重驱邪,"邪去而正安。"在治疗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其实,中医的平衡治疗体系中有八种调节人体偏颇的方法,后面我会将中医"八法"与人体"四通"结合起来讲。

  朱震亨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善用"滋阴降火"的治则,世称"养阴派"。提起朱丹溪,很多女性都有所耳闻,桃红四物汤甚至被广告成了美容滋补的佳品,借用《红楼梦》里的一句话:"药岂是浑吃的?"

  李杲认为"人的胃气为本",在治疗上长于温补脾胃,因而称之为"补土派"。这里我们就讲讲这一派别的理论观点。

  补土派,补的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前面说了,脾对应的是土,补土其实也就是补脾。

  《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云:"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 如果一年一直是夏季的话,那么烈日炎炎,就要生亢,害也便随之而生。夏秋转承,炎热烦闷转为秋高气爽,亢得到了制约,也就不生害了。

  土对于四季起到了一个承接转换的作用,亢害承制,其要在土。中医讲究生克制化,因此脾在人身上也显得十分重要。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谈到白术这味中药时,引用了张锐《鸡峰备急方》的一则案例:"察见牙齿日长,渐至难食,名曰髓溢病。用白术煎汤,漱服即愈。"

  人的牙齿的确是一直都在生长的,只不过在基本定型后,生长缓慢细微,与此同时,每日进食的磨损,也使得牙齿保持在一定程度。但这则病例中的人却是牙齿每日的生长远远超出正常情况,以致吃东西都受到了影响。这种病,中医称之为"髓溢病"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

  前面我们说了,中医中的五脏不是单独的器官,而是一个系统,包含了许多部分,每个身体部分都有着它的主导脏器。以牙齿为例,牙为骨之余,由肾所主。肾主骨生髓,肾对应水,水满则溢,牙齿日长,就好像是髓满了向往外溢一样,所以,叫髓溢病。

  以河水为例,河水为何会泛滥?是因为限制住水的河床太低太不牢靠了。江河两岸,如果乱砍滥伐,水土流失严重,便容易洪水泛滥。因此,若要克制髓满而溢,就需要完善这个约束制约骨、髓的系统,就需要补土。白术正是一味补土补脾的中药,将白术熬制后,漱口便可健脾补土,河床巩固了,水自然也就不会四溢了。

  在我家社区有位老人,脚后跟长了骨刺,异常疼痛,甚至走路的时候,脚跟都不敢踏地,只能小心翼翼地踮起脚来走路。一开始,她觉得老年人骨质增生在所难免,后来实在影响平时的日常起居,就来向我询问,有没有简单易行的保健方法。

  其实,骨刺即骨质增生,同牙是一样的,都是骨之余。骨钙流失到骨面,形成的骨性赘生物就是骨刺。生骨刺的人大多是中老年人,他们相较年轻人来说,脏器虚弱,骨质疏松,再加上年轻时的劳损伤痛,一旦遭遇风寒湿邪,就如同朽木在潮湿环境容易长出"蘑菇"一样,容易"增生"

  因此,我让老人将白术煎汤,浸泡脚后跟,一早一晚各一次,每次二十分钟左右,晚上可以多泡会儿,就当每日泡脚了。过了一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坚持泡了一个月,骨刺便愈合了。

  这个保健方法简单便捷,对于骨质增生的老年人十分适用。

  对于补土养脾来说,无论在任何季节,调理脾胃都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而定,胃热者以清降为主,脾虚脾寒者当温补,无论是药补还是食补,都要以服用之后感觉身体舒泰为宜。

 

神医华佗的五脏调养法

 

神医华佗大家都很熟悉,他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家,《后汉书o华佗传》说他"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尤其"精于方药"

  华佗曾把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整理成一部医学著作,名为《青囊经》。不过,由于历史原因这本著作并没有流传下来,后人都是通过史书的医案记载以及华佗诸多弟子的医学传承来整理其医学精华的。以针灸出名的樊阿,著有《吴普本草》的吴普,著有《本草经》的李当之等都是华佗的学生。

  《三国志·华佗传》中记载,华佗曾对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乐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臂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体中不快,起作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 吴普施行这种方法锻炼,活到九十多岁时,听力和视力都很好,牙齿也完整牢固。

  这段话的意思是:人的身体应该得到运动,但不应当过度。运动后饮食的营养才能充分消化,血脉才能流通顺畅,人也就不会生病了,这正如转动着的门轴不会腐朽的道理是一样的。因此,古时修仙养道的人常做气功、导引之类的锻炼。我有一种锻炼方法,叫做"五禽戏",一叫虎戏,二叫鹿戏,三叫熊戏,四叫猿戏,五叫鸟戏,既可以用来防治疾病,同时也可使腿脚轻便利索,可以将其当作"气功"来锻炼。身体不舒服时,就起来做上一戏,汗流浃背浸湿衣服后,接着在上面搽上爽身粉,身体便觉得轻松便捷,也就有食欲了。"

  的确,如华佗所说,古人时常摹仿熊攀挂树枝和鸱鹰转颈顾盼,舒腰展体,活动关节,以求得延年益寿。

  而华佗这套"五禽戏"正是根据古代导引、吐纳、熊经、鸟伸之术,结合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特点,结合人体脏腑、经络和气血的功能,创编的一套对应五脏的医疗保健体操。

  虎、鹿、熊、猿、鸟这五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活动的方式也各有特点,或雄劲豪迈,或轻捷灵敏,或沉稳厚重,或变幻无端,或独立高飞。人们模仿它们的姿态进行运动,间接起到了锻炼关节肌肉、调养脏腑的作用,运用仿生的肢体运动使得全身气血流畅。

  五禽戏中,华佗把肢体的运动和呼吸吐纳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通过气功导引使体内逆乱的气血恢复正常状态,以促进人体健康。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五脏相辅相成,五禽戏中任何一戏的演练,既能主治一脏的疾患,又可兼顾其他各脏,互为调养。

  五禽对应五脏,对应五行,适应四季变化。虎戏主肝,能舒肝理气,舒筋活络,春节尤其应该多练;猿戏主心,能养心补脑,开窍益智,对应炎炎夏日;鸟戏主肺,能补肺宽胸,调畅气机,秋季习练能够开肺气;鹿戏主肾,能益气补肾,壮腰健胃,冬季学鹿有利于养藏;熊戏主脾,能调理脾胃,充实两肢,季节交替之时练习有利于适应寒暑变化。

  如今,传统五禽戏的内容尚不准确完整,但我们从中可以获得一个科学而简单的锻炼理念,即调摄呼吸,在改胸式呼吸为腹式呼吸的同时,经常模仿动物的动作,如虎之威猛、熊之沉稳、鹿之温驯、猿之轻灵,鸟之轻翔舒展,皆当刻意模仿,向大自然的生灵学习保养之道。

 

第三部分

身体的底子与生长收藏

 

《黄帝内经》中的体质谈

 

身体的底子也就是每个人的体质,体质不同相当于人体四季变化的小环境有所差异。

  为什么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季节喜好?这种喜好与阳气的生长收藏有何关系呢?

  每个人都需要依据自己的体质找出"生、长、收、藏"的侧重点,否则生发不足、收藏不够都会加重体质的偏颇。

  为什么有人喜欢春天,有人喜欢夏天,有人喜欢秋天,有人喜欢冬天?其实,这是由人们不同的体质特点与四季阳气的生长收藏决定的。

  在国外,到目前为止已有三十多种体质类型学说,古希腊西波克拉底的气质学说,曾被公认为世界最早的体质学说,其气质学说认为人体有四种不同的体液,其比例决定了人的气质,并依此把人分为多血质型、胆汁质型、粘液质型、忧郁质型。

  西医看体质讲求酸碱平衡,健康体质应该是呈弱碱性的,此外便是不同气质性格对于健康的影响了,而中国传统医学却是从几千年前就通过人体实践检验根据不同的症候表现、脉象、舌苔等身体信息对体质进行了分类。

  中医治病养生讲究因人而异、量体裁衣、因人制宜,人体分先天的底子和后天的调理。体质分共性与个性,时间、空间、地域、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都是形成不同体质的影响因素。因此说,不同个体在生理上的身心特性,通过人体形态、机能、心理等各个方面的差异性表现出来,便称之为体质。

  《黄帝内经》中的五行体质分类,在现代人眼中或许过于遥远而玄妙了,在这里我们从中医的十一种体质分类中来具体讲述不同体质的生长收藏。

  这十一种体质分别为平和体质、阳虚体质、气虚体质、阴虚体质、偏阳体质、气郁体质、血瘀体质、血虚体质、湿热体质、痰湿体质、特禀体质。

  不同的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体质呢?体质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

  这个问题与中医的医理相关。中医之本在于,持中守一而医百病。使身体常保中和之气,使人体的阴阳保持中和,既不阴虚,又不阳亢。

  五脏之阳是五脏之气中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的部分;五脏之阴是五脏之气中具有凉润、宁静、收敛等作用的部分。两者协调平衡,五脏之气才能冲和畅达、运动有序,各自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五脏之阴虚衰,那么容易有虚热的病症出现;如果五脏之阳虚衰,那么容易有虚寒的病症出现。

  所以说,中和包涵着平衡与和谐两层含义。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阴阳相对平衡协调,这是健康的生理状态,一旦这种相对平衡被打破,出现阴阳失衡,那么人体的生理状态便转变为病理状态。

  因此,体质和疾病并不是一回事。不要一根据体质的描述,你发现自己不是平和体质,就觉得大病临头了,其实体质是一种正常的表现,一旦得了热证、阴证,或是阳盛则阴衰、阴盛则阳衰,并超过了正常的尺度,那就是病态了。

  每个人的生、老、病、死都带有自己的个体特异性。因此,无论是保健养生还是防治疾病都应该要充分考虑不同个体的体质差异。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即便不是医生,也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体质特点,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某种程度上说,自身其实也能成为自己最好的保健师。

 

人体的寒底子,冰凉也有大不同

 

人体有寒底子和热底子之分,简单来说,热底子的人通常怕热喜凉,寒底子的人则喜暖惧冷,当然不冷不热的身体底子是最好的,这也就是健康的平和体质。

  平和体质的人通常性格开朗,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精力充沛,"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身体匀称健壮,面色肤色发色润泽,睡眠好,耐受寒热,这种体质的人也不容易生病。

  平和体质的人要注意的是,平时吃饭要适量,不要过饱,也不要刻意控制。饮食注意冷热,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对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要酌量控制。起居作息要科学而有规律,根据年龄和性别,进行适度的运动,同时要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情感平和莫偏激,对于生活中一些突发事件要平心而待。

  不过,随着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受到了很大的人为影响,健康的平和体质的人恐怕达不到三分之一了,人们或多或少总有些体质上的偏颇。

  寒底子也有分类,因为怕冷喜暖的因素有很多,在此,我主要讲一下阳虚体质与气虚体质。

  阳虚,是指人体阳气不足,"火力不足",缺乏生命的能量,因此身体机能会有所衰减,是代谢热量不足的一种体能状态。

  热量不足,身体底子自然偏寒,因此,阳虚体质的人一般肌肉不壮,形体白胖,面色淡白少光泽,平时总是手脚发凉,腹部、腰部或膝部怕冷,衣服比别人穿得多,冬天不耐寒冷,夏天不受冷气。不太敢吃凉的东西,喜进热烫饮食。大便溏薄,小便色清量多。发病多为寒症,易感湿邪,易患痰饮、肿胀、泄泻、阳痿。

  阳虚体质的人的性格一般也多沉静内向,精神不振,有些嗜睡。

  之所以将阳虚与气虚两种体质结合起来讲,是因为气虚严重了就有可能导致阳虚,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故而阳气不足者常表现出情绪不佳,容易悲哀,因此调节心情很重要。

  气虚体质是指人的气力不足,体力和精力都感到缺乏,稍微劳作便有疲劳之感。因此,气虚体质的人大多不爱说话,好静易惊,讲话声音低弱,性格偏内向,情绪容易有起伏,保守不爱冒险。

  这种体质的人有的形体消瘦,有的体形偏胖但肌肉会有些软弱。常出虚汗,同样的活动量,气虚质的人容易气喘吁吁,常感疲乏无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

  这类人寒热耐受力差,尤其不耐风寒,容易劳累,在寒冷、多风、暑热季节容易感冒,生病后抗病能力弱且难以痊愈,还容易有胃下垂等内脏下垂、眼睑或肢体浮肿等症状。

  体质也根据地理环境与职业特点有所偏重,我国西部、东部地区的人,没有工作的人、学生和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比较容易气虚。

  气虚质的成因和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等有关,或因孕育时父母体弱、早产、人工喂养不当、偏食、厌食,或因病后气亏、年老气弱等,对于女性来说,不科学的减肥极有可能导致气虚,如果爱美的女孩在减肥中发现有上面所讲的症状,就要赶紧调整减肥计划了。

  总之,气虚体质的人要注意补气调养,不要让气虚进一步转化为阳虚,这样身体的底子便会越来越凉了。

 

人体的热底子,火越烧越旺

 

有寒底子,自然就有热底子。热底子的人往往喜欢冬季,不喜夏天的暑热,因为体内有火,火上浇油的感觉让人心烦火燎。

  火,其实也分真假虚实,有的火是实火,有的火却是虚火,关于这个问题,后面我会用日常具体的病例来解释。这里咱们只说一下热底子的两种体质,即偏阳体质和阴虚体质。

  偏阳体质的人大多都形体壮实,脸色发红,心情时常烦燥,说话声高气粗,喜凉怕热,口渴时爱喝冷饮,小便短而热,大便熏臭。

  这类人的脉象都洪数有力,咱们在第一章讲过,人的脉象也有四季变化,如果不管春夏秋冬寒暑变化,脉象一直都像夏季的洪水一般热浪滔天,肯定人体会燥热难安。

  偏阳体质的人一旦生病之后就容易从热化,高烧的病症十分常见。后面的章节里我会给大家讲感冒的几种类型,其中风热感冒就跟体质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有的人风寒入表也很容易入里化热。

  阴虚体质,是指常有虚火的一类体质。由于精、血、津液等物质的亏耗,阴虚不能制阳,导致阳热相对偏亢,机体处于虚性亢奋的一种状态,使人适应能力减弱,机体容易衰老。

  阴虚的人身形多瘦长,天气一热便不舒服,经常感到身体、脸上、手脚心发热,面颊偏红,皮肤偏干,口干舌燥,鼻干唇燥,容易失眠,喜爱喝冷饮,但又总觉得不解渴,大便也经常干结。

  一般阴虚体质的人,平素能耐受冬季的寒凉而耐受不了夏天的暑热,不能适应燥热气候,夏季要预防中暑。

  阴虚质的成因可能和先天不足,如孕育时父母体弱,或年长受孕、早产等因素有关,也有可能源于后天失养,积劳阴亏,或曾患出血性疾病等有关。

  此外,如今阴虚体质也多见于喜吃快餐以及烧烤煎炸等食物或嗜好烟酒、生活不规律、工作压力大的年轻人。

  热底子的人要将保养的重点放在养收养藏上,因为阳气生发太过,应该收藏养内,秋冬养阴,秋冬季节是调养滋润体质的好时候。

 

林黛玉该不该吃人参养荣丸

 

人参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但其滋补功能并非对所有人都适用,比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不该服用人参养荣丸。

  《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写到这样一段: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因问:"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贾母道:"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

  人参是滋补的药材,贾母服用可以,但林妹妹服用,就不太妥当了。虽然林黛玉身子虚,有"不足之症",但她的病症由现代医理来看像是肺结核,肺结核的病机是阴虚内热,症状主要是咳嗽、咳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

  人参是一味补气的要药,贾母作为老人,气血俱衰,人参养荣丸以人参为主药,辅以其他补气之药,补气补血,自然对症。然而,此药虽性味中和却属温性,温热药久服则伤阴,会口舌干燥,渴饮烦躁,与黛玉的病机有悖。

  林黛玉先天不足体质薄弱,阴体虚弱,阳气本就虚亢,加之性格多疑忧虑多思,生命的能量太过释放,阳气收藏不够,这叫阴虚火旺,应该滋阴降火。人参补气,气有余便是火,这时的火,又称壮火,属病理之火。壮火食气,会使人机能亢奋,身体内的营养物质消耗得多。如果服用人参,等于火上浇油,更加虚耗阴气。

  因此,人们平常说的,人参太热,补多了上火,也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黛玉来说,应该服用一些滋阴润肺、益气养阴的丸药,如月华丸、六味地黄丸等。久病及肾,黛玉不仅肺阴虚,肾阴也虚,因此用甘寒滋阴的六味地黄丸要比人参养荣丸更为对症。

  中医常说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名词,普通人怎么能知道自己到底哪里虚呢?这要看人的体质和平常的一些症状表现了。以林黛玉为例吧,她是典型的阴虚症状,经常失眠,时常睡了一个更次,便再也睡不着了;多虑敏感,五心烦热,甚至到后来的欲哭无泪,其实都是阴虚的表现。"

  阴虚体质是现代人出现比较多的一种体质,所以我借林黛玉的病例重点讲解一下。

  中医的原理和人们的病症自察,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的,不过结合日常生活的种种和人们的具体问题,会更好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中老年人常常会一阵阵出汗,这既是更年期症状,也是阴虚的表现。此外,还有其它一些表现,例如,有的人,大便干,小便热;体温虽正常,但自己常常觉得在发烧,等等。

  其实,对于现代人来说,许多年轻人平常劳神过度,睡眠不好,竞争压力之下心火过旺,心情烦躁,可以适当服用一些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润肺降火;不少步入更年期的中老年人,失眠多梦,盗汗烘热,免疫力低下,心情烦闷,六神不安,也应该常服一些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延缓衰老,缓解更年期症状。

  不过,对于健康人来说,尤其是年轻人,药不可随便吃,如果平素没有感觉任何身体上的不适,大可不必杞人忧天,如果仅有轻微阴虚的症状,只需食补调养一下即可,多吃些荸荠、百合、梨等甘寒滋润的食物,阴虚烦热的不适便会减轻了。

  我时常提及六味地黄丸,在这里要叮嘱大家的是,六味地黄丸也不能随意服用。受广告的影响,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肾虚,要补肾,人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六味地黄丸,广告都说治肾亏嘛。

  其实六味地黄丸是宋代的儿科专家钱仲阳专门为小儿先天不足准备的一剂良药,用以治疗小儿五迟之症,也就是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这些发育迟缓的症状。后来成人们将其拿来,小儿反倒用的少了。

  六味地黄丸虽然可以滋阴补阳,看上去调养阴阳皆可用,但它也有非常严格的适应证,适于阴虚有热之人,所以是肾阴虚常用的一副药。所以,要记住肾阴虚的明显特征:口干舌燥,总想喝水,同时还

 

压倒桃花泪水流干背后的病症

 

泪水会越来越少吗?真的有"眼泪流干"这种说法吗?

  让我们依旧通过《红楼梦》里的林妹妹来解释一下泪水与健康的关系。

  《红楼梦》中曾交待林黛玉乃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只因未偿赤瑕宫神瑛侍者(贾宝玉)的甘露灌溉之恩,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特趁神瑛侍者下凡造历幻缘之际,还泪报恩。

  虽然说还泪一说是作为书中的神话情节出现的,然而,林黛玉的还泪历程从中医上来看,却与其病情变化有着密切的关联,所谓泪尽人亡的确有着一定的医学根据。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中写到受笞之后的宝玉因惦念黛玉,特命丫头晴雯去潇湘馆送了两方旧手帕,以表思念之意:

  这里林黛玉体贴出手帕子的意思来,不觉神魂驰荡:宝玉这番苦心,能领会我这番苦意,又令我可喜,我这番苦意,不知将来如何,又令我可悲,忽然好好的送两块旧帕子来,若不是领我深意,单看了这帕子,又令我可笑,再想令人私相传递与我,又可惧,我自己每每好哭,想来也无味,又令我可愧。如此左思右想,一时五内沸然炙起。黛玉由不得余意绵缠,令掌灯,也想不起嫌疑避讳等事,便向案上研墨蘸笔,便向那两块旧帕子上走笔写道:

  其一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尺幅鲛鮹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其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其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林黛玉还要往下写时,觉得浑身火热,面上作烧,走至镜台揭起锦袱一照,只见腮上通红,自羡压倒桃花,却不知病由此萌。一时方上床睡去,犹拿着那帕子思索,不在话下。

  这一段清楚点明了黛玉的第一个明显症状:五内沸热,浑身似火,面上作烧,腮若桃花。虽然说人面桃花艳丽非常,但在这里却是肺结核的典型症状,因此,从中医的角度说,曹雪芹的这句"病由此萌"非常有道理。

  黛玉夜间常咳嗽失眠,这也是心火过旺虚火上升造成的。

  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中,宝玉关切询问黛玉身体,问道:"如今夜越发长了,你一夜咳嗽几次,醒几遍?"黛玉道:"昨儿夜里好了,只咳嗽了两遍,却只睡了四更一个更次,就再不能睡了。"

  水火不平衡,水不足,火太盛,内里炙热,常常会让人晚上睡不着觉,仿佛抱着一个火团,燥热难安,加之忧思焦虑,心中郁结的事情太多,自然夜不能安。

  题帕三绝全是写泪珠,泪水的确反应了黛玉的病情。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中,对于黛玉的流泪一事,曾这样交待:

 

黛玉因又说起宝琴来,想起自己没有姊妹,不免又哭了。宝玉忙劝道:"这又自寻烦恼了。你瞧瞧,今年比旧年越发瘦了,你还不保养!每天好好的,你必是自寻烦恼哭一会子,才算完了这一天的事。"林黛玉拭泪道:"近来我只觉心酸,眼泪却像比旧年少了些的,心里只管酸痛,眼泪却不多。"宝玉道:"这是你哭惯了心里疑的,岂有眼泪会少的。"

  其实,宝玉不知道的是,对于阴虚,尤其是肾阴虚的人来说,眼泪的确是会越流越少的。

  心主火,肾主水,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心火下降以温肾水,肾水上承以济心火,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少阴心肾水火交通既济,才能保持心肾功能之正常平衡。如果心火上升肾水不足,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制约心火,便会造成虚火上升,灼阴,因此便会阴虚。

  身体热会上火,大家都知道,其实,体内寒同样也会上火。《黄帝内经》中就说过,热病的根源也是由于伤寒、伤藏所造成,这也就是虚火。林黛玉的欲哭无泪就是如此。

  体内寒重,必然伤肾,肾气虚弱,其他脏器的功能也会随之下降。肾主水,这个水是灌溉全身的,当水不足时,就如大地缺水一样,土地会干燥。

  对于人体的脏器来说,如果缺少了水的滋润、润滑,就易摩擦生热,我们前面说过,肝脏木,木其实是最需要水的润泽和灌溉的,一旦缺水,肝就燥,肝火就非常明显,所以林黛玉动不动就会生气,健康与性格其实是互为因果的。

 

上火,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上火,这个词平常大家经常说,喉咙肿痛了,说上火,嘴角长泡了,说上火,便秘了,说上火。

  上火是中医的理论,西医一直没有明确的对应说法和解释。咽喉肿痛时,西医会说有炎症,炎字,两个火,字面的意思来看,火上生炎,说明体内火气过旺。

  中医认为生命靠一股真火来推动,这种真火倒不是什么三味真火,而是指人体内的一团真阳,它是生命的能源,推动生命机能,也维持着五脏六腑的正常功能。

  人们常说,年轻人火气盛,无论是身体还是性格,老年人普遍都有些火力不足。也正因为火不足,所以老人的身体就比较虚弱、怕冷,身体的抵抗能力也弱。当然,能量也有一个度,过犹不及,如果火太旺,累积在体内也会出现病症。

  因此,人体中这个所谓的火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比如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度左右,温度高过正常范围便是发烧了,身体会有红、肿、热、痛、烦等症状表现。《黄帝内经》中称人体正常的阳气为"少火",超过正常范围的亢烈之火为"壮火"

  中医说"热自外受,火自内生"。上火便是指身体内的"壮火"失去了正常潜藏功能,加之外部原因的刺激,或许是直接的"火热之邪",例如夏季中暑,或许是辛辣厚味的饮食过量,或许是情绪波动与压力过大。

  以五脏来看,人体的每一个部位的上火都对应着一种脏器。例如,目赤肿痛是"肝火",口舌生疮是"心火",鼻扇气喘是"肺火",手足心热是"肾火"

  其实,上火也有真假之分,即中医中说的实火与虚火,五脏之火也有虚实之分。一般症状重,来势猛的就是实火;症状轻,时间长,并伴有手心脚心烦热、潮热盗汗等的属虚火。

  虚火是表面有火,但其实内在的能量并不足,因此不能实实在在地烧起来。这一点在肾火上有明显的体现。前面我说过,肾对应五行中的水,是水脏,对应的季节是冬季,这也是肾火多虚火的一个原因。

  中医诊病的过程中,肾火多为阴虚火旺的虚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牙疼尤其夜间疼得厉害但牙龈不肿,或有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还有尿路感染,腰膝酸软等症状都是肾阴虚的表现。

  肾阴虚的原理可以用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家中有木塞的暖水瓶,正常的保温的暖水瓶的瓶塞一定是湿润的,出了问题的不保温的暖水瓶的瓶塞一定非常干燥。因为暖水瓶不保温了,水的温度下降,热气蒸腾不上去,所以瓶塞就十分干燥。

  瓶塞的干燥,相当于人体表面的热燥,人体是一个阴阳平衡的整体,如果阴阳失调,便会不适。虽然瓶塞干燥,但其实内在的热量却在虚耗,因此暖瓶里的温度在一点点流失。

  肝火,说起来很好理解,有个词叫做"大动肝火",古人云"暴怒伤肝,五志化火",所以肝火通常与情绪变化密切相关。

  肝对应五行中的木,对应着春季,应生发,最忌郁结,而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的"郁闷"一词,其实对肝损害很大。因为一旦郁闷不快,就容易导致肝郁气滞而肝火上炎。我们常见到有人气性大,一点小事常气得面色通红,气红了眼,气得胸闷,甚至头晕耳鸣,口苦咽干,这就是动了"肝火"

  对于肝有壮火的人,可以服用龙胆泻肝丸、当归龙荟丸等药。平日里容易大动肝火的人,就要学会调节疏解情绪,学会宣泄,不要将生气的事反复温习,自己气自己。

 

心火,心对应火,对应夏季,心烦失眠,口舌生疮或溃烂肿痛,口中老是干渴想喝水,小便少而黄,常便秘等症状都说明心火亢盛。

  心火过旺通常是由于情志抑郁不舒,有的人心气儿太高,遇事常觉得不符合自己心意就容易气郁化火,有时火热之邪内侵,辛热、温补的食品补养过量也会让心火亢盛。

  心火有实有虚。虚火常由血虚或阴亏所致,心阴不足就会出现阴不制阳的情况,虚热化火,通常低热、盗汗、心烦、失眠等都是虚火的表现。

  要知道虚实的治疗保养是不同的,虚火宜补,实火宜清。有实火,可将莲子心代茶泡饮,有虚火,可服用酸枣仁汤,补心丹等。

  说起胃火,很常见。最简单的一点,有的人嘴巴里味道很重,这就是胃火的表现。脾胃属土,对应季节之交,是运化水谷滋养人体的。

  现在生活好了,很多人都饮食过量,膏粱厚味辛辣肥甘吃得太多,形成"食积",化热生火,以致胃火炽盛。因此,很多人会觉得胃热、胃疼,口干口臭,还有牙龈肿痛、腹痛便秘等症状,这种情况应该服用清胃黄连丸等,要注意饮食的荤素搭配和食量控制。

  如果平日饭量并不大,但却有便秘腹胀、舌红少苔等不适,这就是虚火了,同样要以补为主,可取糯米、百合、玉竹各适量,煮粥来吃。

  肺火,肺对应金,对应秋天,中老年人处于人生的秋季,因此肺火的问题在中老年人中比较常见。通常会有呼吸气粗、高热烦渴、咳痰黄稠等症状,肺主气,这种呼吸系统的不适就是肺火亢盛的表现。这种情况有时是由于劳累过度,有时是源于不良的烟酒嗜好,有时是由于辛辣厚味吃得太多。

  上火,人人难免,灭火,却也不难。一是心静自然凉,二是饮食要健康。

 

现代人常把"郁闷"一词挂在嘴边,其实这还真不是什么好词,有种偏颇的体质就是因为性格多郁闷而形成的。

  在体质分类中,有一种体质是性格决定健康的绝佳诠释,那就是气郁体质。

  气郁体质,顾名思义就是长期气机郁滞而形成的性格内向不稳定、多愁善感、忧郁脆弱、敏感多疑的状态。

  这种体质的人一般身形瘦弱,经常闷闷不乐,无缘无故地叹气,容易心慌失眠。疲惫时常觉得胸口涨闷,有的女性在经前会有明显的乳房胀痛感,甚至还会觉得走路的时候肋骨部位发痛。

  气郁的人通常对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常感心力不足,平常容易触景生情,十分反感阴雨天气。

  气郁体质的成因有的是先天遗传,有的是因为突受惊吓、压力过大,或所欲不遂、忧郁思虑等。

  气郁体质应该如何调养呢?忧思郁怒、精神苦闷是导致气血郁结的原因所在这种气郁在先、郁滞为本的病机其实都是"郁闷"惹的祸。

  既然说气郁体质的根源在于性格,那么从改变性格开始做起,让自己的性格完善起来。气郁体质者性格多内向,缺乏与外界的沟通,情志不达时精神便处于抑郁状态。所以,要克服自己的抑郁情绪,学会放宽心,乐观地看待生活。

  气虚体质与气郁体质的人群比较易发生慢性疲劳综合征,因此这两类体质的人要以预防为住,最好做到以下五点:合理的运动能提高机体新陈代谢;多吃点碱性食物以消除疲劳;学会自我减压保持心理平衡;选择一种业余爱好;远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被血影响的女人体质,血虚与血瘀

 

在体质分类中,有两种体质在女性中比较常见,即血瘀体质与血虚体质。

  血瘀体质的人很容易出现"熊猫眼",这也是很多女性对于眼霜、眼袋霜十分青睐的一个原因吧。眼睛常有红丝,鼻子部分也有黑影,面色晦暗,口唇暗淡或紫,刷牙时牙龈易出血,皮肤常干燥粗糙,容易出现皮肤瘀青、瘀斑或者有色素沉着。

  这类人体形多瘦,还常常出现身体疼痛的感觉,性情急躁,易烦躁常健忘。血瘀的人们不能耐受风邪、寒邪,冬季以及多风的天气易得病。

  血瘀质的成因包括遗传或怀孕期间养护不当,也有性格方面的原因,经常忧郁、不愉快,导致气血不畅,有的是因为生病时间太长,"久病必瘀"。除了在女性中常见外,很多南方人以及脑力劳动者中血瘀体质的人也比较多。

  这类体质的人平常大多缺乏有氧运动,饮水也比较少,对于寒暑问题不太重视,常常过寒或过热,如果平日的跌打损伤太多也容易变成血瘀体质。

  血虚体质是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一类体质。这类人群一般面色苍白或萎黄,面少光泽,视物不明,四肢麻木,肌肤干燥,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

  或许大家会说,这不就是贫血吗?虽然血虚与贫血的症状相似,但中医说的血虚并不完全等同于西医所说的贫血。

  通常血虚体质会出现在月经过多的女性和偏食的人群身上。血虚的人要保证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参加运动锻炼。中医讲"久视伤血",因此要养成良好用眼习惯,不可劳心过度。

 

肥胖者各不同,湿热与痰湿

 

如今,肥胖是个困扰许多人的烦恼,不过这里的肥胖指的是真的体重超标,爱美的女孩子不要依据自己的标准将自己划分进来。

  肥胖的人一般容易跟两种体质结缘,一是湿热体质,一是痰湿体质。

  湿热体质的偏胖者,通常脸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容易生痤疮、粉刺、疮疖,常常感觉口干、口苦、口臭或口中有异味,大便也时常黏滞不爽,小便发热发黄。

  湿热体质的人心情容易烦躁,常有困倦之感,眼睛老是红红的。情绪急躁,易发怒。对湿环境或气温偏高的气候比较难适应,尤其是夏末秋初、湿热交替的时候。

  湿热体质的成因与先天遗传、长期居住在比较潮湿的地方、平时喜欢吃油腻甜食,或者长年喝酒导致湿热蕴藏在体内等原因有关。

  湿热体质其实也是热底子的一种。痰湿与湿热体质的人一般汗味、体味、口气都特别重。同湿热体质相比,痰湿体质有个明显的特点,即有湿但不热。

  痰湿体质的人大多腹部松软肥胖,面色淡黄而暗脸部出油,出汗多而且黏腻,手脚心潮湿多汗,常感到肢体沉重,身体困倦,眼泡微浮肿,嘴里常有黏腻或甜的感觉,平素痰多。

  这类人群对梅雨季节及潮湿环境适应能力较差。不过与湿热体质人的急躁易怒不同,痰湿体质的人一般心宽体胖,性格温和,处事稳重,善于忍耐。

  痰湿质的成因和先天遗传,或后天吃得太好、太油腻等有关。胖人多痰湿,形盛气虚,

  这种体质的人以中年、男性人群居多,平时偏爱甜食、肉食,喜欢睡觉,不爱运动,因此,容易患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等。

  水和食物原本都可以转化为营养物质,高粱厚味吃得太多,又运化不了,水液不归正化,这些原本应该成为营养的东西便转化为废物,变成痰和湿,这些都是治病的因素。

  比如,砖窑烧砖,用土坯和水烧制,正常情况下可以烧制成坚硬有用的砖块,但如果在烧制的过程中没烧透,没能达到应有的程度,那么原本可以有用的成品砖只会变成软糯的砖坯,这就是不能用的废品了。

  古时说的"怪病多痰"就是这个道理。

 

梧桐子引起的白癜风

 

在诸多体质中,有一种体质的人十分苦恼,因为自己的身体非常敏感,对于许多东西都有过敏反应。

  西医中将容易对花粉或某类食物过敏的体质成为过敏体质,中医上将其称为特禀体质,因为身体禀赋特别,所以对某些季节、食物或是东西十分敏感,会产生过敏反应或致病因素。

  这种体质的人一般对于对过敏季节的适应能力差,有的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和禀赋遗传等因素,带有遗传倾向;有的是由于如今的环境变化造成,污染严重。

  此外,乙肝健康带毒者、父母患有肿瘤者、遗传基因中有糖尿病的人以及气道顺应性差的人都要关注一下自己是否有过敏原,以免自己对某些东西过敏却没有及时发现。

  说到特禀体质,有件事情也值得人们关注。大家都知道白癜风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皮肤病,

  会在身上蔓延,但并不传染,白癜风的病因尚不太明确,有的病例有遗传的因素,有的是环境的影响,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过敏引起的。

  有位亲戚家的女孩是特禀体质,过敏原很多。某次感冒后,身体抵抗力,身上起了许多白斑,皮肤色素脱失,患上了白癜风。当时,她去医院经过咽试纸实验确定是对梧桐子过敏,从而引起了这种顽固的皮肤病。

  由于服用了许多抗过敏的药物都没有效果,因此她决定服用中药调养治疗。我用了蝉蜕、蛇蜕、桃仁、红花、赤芍、白芍等十几味中药,让她内服配合一定的外敷,消除了过敏反应,也祛除了这种极为难治的皮肤病。

  其实,除去遗传因素不谈,许多皮肤病都和如今的环境污染有关。由于环境的恶化,许多人的体质开始敏感起来,一些皮肤病的致病基因也生发起来,所以,很多人会在突然的莫名的情况下,患上了一些皮肤病。

 

便秘也分三六九等

 

有一本书叫做《大便书》,将大便的各种指标当做人体健康的信号,其实这的确是有道理的。有句俗语说:若要长生,二便常清;若要不死,肚里无滓。不过,现代很多人都在困扰的就是,拉不出来,便秘。

  为什么会便秘呢?原因很多,正如人的体质分很多种,结合体质来看,其实便秘也分三六九等。

  便秘之一,热秘。

  热秘的人通常大便干又臭,小便发黄。这种便秘在热底子人群中比较常见,很多也跟"上火"有关,膏梁厚味、辛辣刺激的食品吃得过多,或是大补过量,平日喝水又较少,热秘的人很多都嗜辣,并有口臭的症状表现。

  不过热秘不一定是习惯性的,有的人会因为饮食问题有偶尔的热秘,这种情况服用些三黄片或牛黄解毒片即可,如果是习惯性的热秘,可以服用麻子仁丸。

  便秘之二,气秘。

  气秘的人除了大便干之外,还会伴有肚子胀、上厕所时常常放屁的情况。患有气秘的人通常脾气暴躁,因为这种便秘与性格有一定关系。

  这类人应该平时多吃些水萝卜,学会腹式呼吸,保持气机通畅。

  便秘之三,虚秘。虚秘又分血虚和气虚两种。

  因血虚而虚秘的人一般脸上缺少光泽,经常头晕心慌,而女性更是在来例假时便秘情况更为严重。因为前面我说到,血虚体质的人女性居多,同样这种因为血虚而出现的虚秘情况也多出现在女性身上。

  血虚便秘应该以"增水行舟"的饮食方法进行调养,这种情况下最好多吃些猪血、鸭血等,可以起到通便、补血、补铁的作用。

  女性可以平日服用一些当归丸,活血补血,促进血液循环。

  因气虚而便秘的人在解大便时会有一种"虚挣怒责"的感觉,即有便意,但解不出来,要拼命使劲,下来的大便并不干硬。这种情况便是气力不足,应该补气。

  平时除了依据气虚体质的培补方法进行食补之外还可以适当服用补中益气丸。

  便秘之四,冷秘。

  有冷秘情况的人通常缺少活力,手足冰凉,喜热怕冷,肚子老有凉的感觉。由于肠道蠕动无力,传送无力,才导致便秘。这种情况服用一些促进胃动力的药会有效果,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运动量太少,缺乏锻炼。

  女性白领冷秘较多,因为一是平日缺乏运动,二是冬季保暖不够,爱风度胜过温度。既然都是女性中常有,那么血虚便秘和冷秘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女性冷秘的情况下,在例假前有可能出现便秘,而例假时则有些轻微腹泻的症状。血虚便秘时则因为生理期的失血造成便秘严重。

  习惯冷秘的人可以吃一种以各类坚果为主的中药丸,即五仁丸,是由杏仁、桃仁、柏子仁、松子仁、郁李仁组成。平时还可以多饮用杏仁露和牛奶。

  对于以上几种不同原因的便秘来说,除热秘外,其他三种都应该多吃些带油脂的东西,这样可以润肠通便,而粗纤维的食物、蜂蜜水、蔬菜瓜果等润通的食物都应该多吃些。

 

第四部分

人生四季与生长收藏

 

孔子"三戒"与生长收藏

 

人体的阶段养生是人生四季的体现,生长壮老是人的生命周期的最大单位,春夏时节的生长释放,是为了健康成长,秋冬时节的收藏积蓄,是为了延年益寿。

  年轻时的寒凉会成为年老时的病痛,年迈时的外放会成为病邪的契机。人生四季最重要的就是"收放自如",该生时生,该藏时藏。

  人生也是一个四季变化、生长收藏的过程,从孕育到死去,生长壮老已,如同天地万物的变化。

  020岁,是人生的春季,是生发的季节,生长发育,朝气蓬勃。

  2040岁,是人生的夏季,是成长的阶段,这段时间也是人体生育能力最旺盛的时候,是人体生命活力的巅峰。

  4060岁,是人生的秋季,是壮实的阶段,当人由夏季步入秋季的那刻起,生命的阳气便由顶点开始向下衰减了。

  6080岁,是人生的冬季,是衰老的阶段,人体各器官脏器的功能都开始虚弱,此时尤其应该养藏,休养生息,积蓄生命的能量。

  生长壮老是人的生命周期的最大单位,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对于老人们来说,每年都有一个生长壮老的小周期,每年的生长收藏都要符合人体规律,每年的冬季都要尤其注意身体的调节,为下一年的开春养精蓄锐,这也是保持健康长寿的关键季节。已经高寿的老人,要把生长收藏的小周期细致到每个月甚至每天。

  婴儿、青少、壮年、老年,一个人的春夏秋冬,不仅生理上要有相应的生长收藏,心理上的收放调节更是过好人生四季的要诀。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还说过一段话,虽然是讲做人做事的道理,但其中也透着保持身心健康的学问。"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备急千金要方》说:"以十六岁以内为少,六岁以下为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男孩从十六岁,女孩从十四岁开始发育,或者更早。

  《黄帝内经》以十岁为一阶,按年龄将人体划分为十个阶段。

 

10岁时,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基本成熟,生机勃勃,以走路为例,这个阶段的人喜欢小跑。

  20岁时,气血旺盛,身体协调,喜快步走。

  30岁时,身体达到最佳,走路不快不慢,稳健。

  40岁时,身体各项指标达到巅峰,新陈代谢旺盛,但也是曲线下降的起点,开始爱坐。

  50岁时,身体器官开始衰老,肝气不足,目花不明。

  60岁时,心气衰弱,气血不畅,气机阻滞,喜欢卧着。

  70岁时,脾气虚弱,脾主肌肉,皮肤松弛衰老明显。

  80岁时,肺气衰弱,神志离散,言语不利。

  90岁时,肾气虚弱,经脉空虚,老态龙钟。

  100岁时,五脏皆虚,行将就木。

  孔子曾说过:"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句话是阶段养生中心理调节的智慧箴言。

  少年戒之在色,男女之间如果有过分的贪欲,很容易毁伤身体;壮年戒之在斗,这个斗不止是指打架,而指一切意气之争,意气不顺,自然气血不畅;老年人戒之在得,年龄不到可能无法体会,许多原本年轻时可以放开的名和利,到了老年反而无法放下,因为放不下,所以心中常有郁结。

  养生贯穿一生,在人的一生中,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最终寿限,因此,养生必须贯穿人生的自始至终。孔子的"三戒"与年龄分析其实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春养生,要向上,莫杂;夏养长,要全面,莫激;秋养收,要积蓄,莫透;冬养藏,要生息,莫懒。

  聪明爸妈的"笨小孩",宫内窘迫的后遗症

  春生,其实当宝宝还在妈妈腹中孕育的时候,就已经进入初春萌芽的阶段了。

 

对于怀孕妈妈们来说,市面上已经有很多指导准妈妈胎教保健的书了,我在这里只讲一个需要注意却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我所在的社区曾经有这样一件事,有位年轻的准妈妈要待产了,但还没有去医院,之前B超发现,她的宝宝脐带绕颈两周,但这位母亲没有太重视这个问题。这天,她请我到家中做客,我便顺便帮她诊听胎心,平常宝宝的胎动是每分钟140次,那天胎心发生了变动,变成了每分钟120次,我让这位准妈妈活动了一下身体,再次诊听,发现又变回了140次,但5分钟过后,胎心又再次变为120次。

  我想到这肯定是宝宝脐带绕颈影响呼吸了,于是赶紧送去医院进行剖宫产,不过由于路途的遥远,当宝宝要被剖出来时,胎心已经变成每分钟60次了。宝宝出生后,各方面倒也都十分健康,但随着宝宝的长大,这位妈妈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些不太聪明,虽然程度不严重,但与同龄孩子相比的确笨了一些。这位妈妈总是为宝宝当初的宫内窘迫感到自责。

  的确,宫内窘迫会造成宝宝脑部缺氧,胎心会由原来的正常值有所下降,一段时间后,又会出现心跳过快的情况,等到胎心跳动忽快忽慢,最后数值逐渐下降的时候,就说明宝宝快要喘不过气来了。

  如果宝宝在妈妈子宫中缺氧,就会影响孩子出生后的脑部发育,影响宝宝的智商。因此,无论是想要自然分娩还是需要剖宫产的准妈妈要特别注意平日对胎心的监听,平常要计算好前往医院的路程和时间,待产前最好提前入住医院。

  前面提到准妈妈的生产,咱们顺便说一下自然分娩与剖宫产的问题。

  现代很多女性出于对分娩的恐惧,或者对身材的要求会主动要求剖宫产,医院一般也都会答应。其实,大多数情况的孕妇都是可以自然分娩的,国外对于剖宫产的要求是有一定标准的,只有必须剖宫产的情况才会采取这种人工分娩的方式。

  那么对于孩子和母亲来说,自然分娩和剖宫产有什么区别呢?在这里我们着重讲一下分娩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对于母亲的影响我会在后面的章节举例讲述。

  先给大家讲一个日常的事情吧。毛毛虫化茧成蝶的过程大家都知道,毛毛虫破茧而出的过程是十分简单的,需要冲破一定的束缚,在自己的努力之下获得新生。如果在毛毛虫挣扎的时候,用人力帮助它从茧中挣脱,那么这样重生的便不是美丽的蝴蝶,而是无法飞翔的怪虫。

  之所以要讲这个例子,是因为宝宝的出生是一个新生的过程,还记得我前面在讲述四季脉象的时候说过,春天应有的脉象是像用手指按琴弦一样,略略感到有些紧。这种紧便是一种束缚。

  早春阳气升发释放,但冬季残留的寒气还未完全消退,生命的阳气应该具有一种种要突破抵抗的张力,而自然分娩正是让宝宝全身心地充分感受这个过程,对宝宝出生后的成长发育也能打好坚实的底子。

  适度的""是生长的动力,"笨小孩"是由于过紧,压住了生机,而如果太松又无法化茧成蝶获得身体更为蓬勃的张力。

 

发烧的锻炼与白芷去胎记

 

有人开玩笑的说,人的梦想大小跟自己的肾气足虚有关,小孩的梦想一般都比较大,这是因为小孩的肾气比大人的足!这句话其实有一定的道理。

  小孩子从出生到青春期,处在不断的生长发育中,其生理特点是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好比旭日初升、草木方萌,生命的活力蒸蒸日上,如春季般欣欣向荣。

  《颅囟经·脉法》中说:"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小孩子的阳气是十分旺盛的,犹如人生四季之中的"红五月"

  由于小孩子生机旺盛,发育迅速,所需的营养物质也多,因此偏食、厌食的孩子容易营养不良。小孩子属稚阳之体,不耐寒热,抵抗力较差,加上寒温不能自行调控,乳食不知自节,因此一些小病很容易侵犯。

  脾胃为后天之本,运化营养物质,生化气血,小孩子的肠胃运化功能尚未健全,而生长发育所需的水谷精气却较成人更为迫切,因此容易被饮食所伤,出现积食、呕吐、泄泻等脾胃病。

  不过,纯阳之体,活力充沛,脏器清灵,反应敏捷,病因通常比较单纯,又少七情的复杂变化,因此小孩子虽然易感寒邪,但同时也易于康复,得病容易,好得也快,只要方法对症得当,治疗起来也很简单。

  家长们一定要注意不要过度治疗,要知道过犹不及,健康需要一个平衡的度,药吃够了疗程就一定要遵医嘱减或停,不要擅作主张,父母认为的巩固有时却会带来药性的失衡。

  对于幼儿来说,五月正是生机旺,不须补阳益火,而应该多吃些凉润的水果蔬菜,多喝水,因为小孩子容易上火发烧。

  说到小孩子的"春生",我想到一个实用的事例。

  社区内有个小宝宝生下来时额头上便有西瓜籽大小的一块褐色胎记,随着小孩子长大,胎记也随之变大。当孩子六个月的时候,妈妈来找我,希望找个方法祛除孩子的这块胎记,因为是个小女孩,妈妈怕胎记的继续长大会影响宝宝漂亮的脸蛋。

  那时刚好是夏天,我让这位妈妈将中药的白芷片放入浓度为50%的酒精中浸泡24小时,然后用泡过的白芷片蘸母乳轻轻涂擦胎记,擦得宝宝皮肤微微发热,因为酒精有活血的功能,白芷也属温热之药,等胎记和周围的皮肤略微发红,就将白芷片贴到胎记上。

  我叮嘱她可以趁宝宝快睡觉时擦拭,在宝宝睡着之时贴上,让白芷片在胎记上覆两个小时,就这样每周两次,两个月后胎记便消失了。如今,小宝宝已经长成一个小姑娘了,脸上的胎记一点痕迹也没有,我也很是欣慰。

  白芷是一种没有什么副作用的药材,家常煮肉时还会经常用它作为调料,医书中说,白芷有解表、止痛、除湿的功效,善于治头面皮肤之风。除了白芷之外,白术、白芨、白茯苓、白藓皮都有养颜增白的功效,这也是茯苓霜备受女性喜爱的原因。

  其实,有些小孩子的胎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慢变淡,如果是长在身体的暗处,其实也可以等待其慢慢变淡消失。不过,也有的胎记会比较顽固。

 

"四缝",让孩子个头再蹿高的秘密

 

青少年处于人生的春季,是进一步生长发育的时段,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大多数的孩子都比父母长得高,发育时间也提早了。

  不过,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父母要注意不要给孩子滋补过量以免孩子提前发育,这种情况,孩子发育长个儿的时间就会提前,但最终的身高却不容乐观。

  因为现在很多孩子营养过剩,加之如今的许多食品都有添加剂,会促使孩子荷尔蒙分泌,让本应处于春季的孩子过早迈入夏季。

  当然,也有孩子发育缓慢的情况。我就曾遇到这样一个病例。

  一个12岁的男孩,但个头如同六七岁的小孩,身体很瘦,平时饭量也很少。父母本身对孩子的个头就很担心,因为父母本身个子就不高,怕遗传基因对孩子不利。他这种情况有些小儿疳积的症状,即瘦弱与不能吃饭。

  我采用的是针灸的方法,针刺其四缝穴,四缝穴在两手食、中、无名、小指的掌侧面,当第一指间关节横纹之中点处。速刺一分,挤出少量黄白色透明样液体或出血为度,这样是在用针灸刺激他的骨化中心,可以促使生长激素的分泌,也能增强孩子的食欲,有助于孩子 饭量的增加和营养的摄取。那一年,孩子的个头有了明显的长高,个头蹿高了不少。

  骨化中心是人体生长的一个指示表,通过骨化中心的透视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年龄,即所谓的骨龄,这个部位也跟孩子们的成长发育密切相关。

  大多数的孩子没有上述男孩的疳积症状与遗传缺陷,但平时,父母也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多掐按自己的手掌和四缝穴,因为手掌和四缝穴也是骨化中心的所在,这样有助于孩子的长高。二十四岁之前的年轻人都可以经常按掐这两个部位,因为民间有句俗语:"二十三,个头蹿一蹿。"

  对于青少年来说,正处于人生的春夏之际,正是"疯长拔节"的时候,穴位的适当刺激是有好处的,平时还应该多伸伸"懒腰",此外饮食的调理也很重要。处于青春期的女孩一般都会有一段时间的发胖,只要不过度,就无需刻意控制,此时如果盲目减肥,不仅会影响发育、身高,还会为以后埋下健康隐患,如果身体过胖,可以采取运动加合理饮食的方法进行调节。

  家长可以给青少年多熬些骨头汤,因为对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钙的补充很重要。因此这时,青少年运动量大,如果缺钙容易造成运动中骨折。

  在此,还要强调的一个问题是,骨折以后人们通常也以喝骨头汤为主,认为这是以骨养骨,其实,骨折骨头汤也不能喝太多,因为骨头里含有大量脂肪,进入人体后会转化成脂肪酸,而脂肪酸不利骨折愈合。

  骨折之初,骨折部位有大量淤血,患者常会出现低热、口渴、心烦等症,此时应食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鸡蛋、鱼肉等,可以清蒸或煲汤,同时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忌酸、辣、油炸食物。

  骨折中期,局部瘀肿开始消退,疼痛减轻,骨头也进入生长期,此时可吃些河鳗、黄鳝、甲鱼、鸽子等,也要以清蒸、煲汤为主,可以添加一些黄芪、党参、枸杞等中药,补气养血,加快骨折部位的愈合,同样酸、辣还是要忌口。

  骨折后期,x光复查,骨痂已愈合,患者拆除固定后开始体育锻炼,此时不需忌口,饮食可以恢复正常,并适当增加各类食品的摄入量,以补充体育锻炼的消耗。

 

年轻时的寒凉,老了才痛

 

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

  这句话我常常从许多年轻人口里听到。

  的确,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身强力壮,活力旺盛,身体的各个脏器器官都处于巅峰状态,正当人生的夏季,应了那首老歌里唱的:儿女正当好年华。

  不过,年轻时真的可以无所顾忌,没有什么健康禁忌吗?其实不然。俗语说,年轻惜力防备老,用现代年轻人的话说就是,出来混的,早晚还是要还的。养生养藏其实要从年轻时就开始。

  我遇到过许多病人,都是由于年轻时的寒凉而埋下了年老时的疼痛与病根。

  有一位女性,年轻时由于劳累不知不觉靠着冰凉的墙壁睡着了,直到两个小时后醒来才感觉腰骶部非常麻木,没有什么知觉,不过,过了一会儿也就恢复了。等到五十多岁时,她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而且是椎体滑脱这种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的慢性病,无法根治,只能好好保养。

  还有一位朋友,二十多岁时的一个冬天,在泉水中玩耍,在冰冷的水中站了一个小时,冰凉的水没过脚踝,渐渐感觉小腿麻木,不过从水中出来后又渐渐温暖了,他感觉没有什么大碍,也没有往心里去。也是等到五十多岁时,才时常感到腿痛难忍。

  为什么年轻时的寒凉会给身体带来如此大的隐患呢?这其实是由于生命的阳气在寒冷中受到了影响,从而使得气血不畅,因为血液遇寒则凝,血液有了淤积,留下了病机。

  年轻时,阳气旺盛,恢复得快,会使得寒凉留下个病根隐藏起来,等到年迈体弱,阳气也虚弱的时候,寒凝引起的气血郁结便会作祟了。

  寒主收敛,会让人筋脉挛缩,身体伸屈困难。寒气侵袭身体表面,会让肌肤气孔闭塞,身体寒凉少汗,头痛身热;湿气犯上,使人头重昏涨、眩晕耳鸣;湿气困中,让人脾胃壅阻、胸闷腹胀,湿气重浊,让人有种沉重的感觉,排泄液浑浊;湿气下趋,会让人的下部肢体有明显的不适,因为"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一时寒凉对于身体的损害并不是温暖之后就可以消除的,这些寒气积聚在体内,就是隐蔽的"宿疾"

  总之,年轻时,对于风、湿、寒等要尤其小心,不要挥霍年轻时健康的资本,老了才为身体买单。

  有句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体的病痛就如同冰冻,不是一时突发的,而是慢慢形成的。

  生长收藏贯穿人的一生,并不是说只有中老年人才需要收藏,对于年轻人来说,一年、一月、一天都需要生发和收藏。不要总觉得活力旺盛,不畏寒凉,这一时的寒凉伤害的是体内的阳气,破坏的是这一个时间段内养藏的过程。

  如果着凉受寒了,那么机体就会"伤寒",这样在机体的自我调控作用下,阳气作为生命的能量就会自动开启就会从"沉睡""苏醒"过来,会马上由闭藏转入释放的状态。阳气一旦被扰动,"养藏"过程便被破坏了,如同把一个熟睡安眠的人吵醒,第二天工作时这个人就会觉得精神不振。

  由此来看,伤寒本质上的确就是伤藏,会破坏整个"养藏"的系统,伤害了阳气需要涵养的机体,使得人的机体器官这一健康的基础设施遭到破坏,基础不牢固,能量的效用发挥也会大打折扣。阳用不能卫外而为固,那么什么中风、湿温、热病、温病等乱七八糟的病便会有了可乘之机。

  看似一时的伤寒对于身体没有什么影响,其实内在已经出现了漏洞。

  年轻人尤其是男性一般都喜欢打篮球等运动量大的项目,不过一定要注意运动中的一冷一热,避免受寒着凉。运动前先热身,然后慢慢除去外套;运动后由于血液循环快,身体正在迅速散热,所以短时间内感觉不到寒冷,但此时毛孔张开,冷空气很容易刺激身体,造成隐性伤害,因此运动后应当及时穿上外衣,做好保暖工作。女性最重要的就是做好秋冬季节的保暖工作,衣着一定要关注温度。

  对于其他防寒防凉的具体方法,可以在下面的章节中了解。

  总之,中青年时的过度消耗与透支,会使组织器官提前衰老,等到六七十岁时才开始养生,各脏器组织的衰老已不可逆转。所以,养生要从中青年开始。

 

冰库中的寒凉与活血化淤

 

一年有春夏秋冬,冬季是温度最低的一段时间,人体也有如同四季一般的变化,也感受着外界环境的季节更替。四季变化有异常,人体内的阳气变化也有异常,这也就是我们讲过的寒凉的问题。

  如果冬季持续很长时间,或者把人放在冷库里呆上一段时间,那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虽然人体在回暖后身体表面看不出什么异常,但实际在体内会出现血瘀的症状。

  人在日常生活中虽然不会遇到被冰在冷库里这种极端的情况,但淤血的状况却会经常出现。中医认为,血液溢于脉外,停留于体内,或者血液运行不畅,停滞于脉中,或者脉不通,血不流以及污秽之血,都叫淤血。

  中医中讲的淤血,是肉眼看不见的,但如果你发现身上的某些部位有刺疼的感觉,或者舌头上有瘀斑、瘀点,舌头发紫发黯,或者女性月经量少颜色暗淡,其实这就说明你的体内有淤血了。

  因此,无论是血瘀体质的人群,还是平时不注意保暖使得身体寒凉的人们,以及月经不调的女性都有一个问题要引起特别重视,那就是活血化瘀。

  清代有位名医叫做王清任,王清任30岁时,正是河北滦州稻地镇行医,时值瘟疫大流行,小儿尸裹甚多,王清任路过墓地,见到被狗拖咬的尸体内脏外露,他不嫌臭秽,每天清晨都去观看小儿尸体,连续10天观察了30多具,发现与古书所描绘的脏腑图形有不符之处。此后他在奉天和北京三次去刑场偷偷观察刑尸及其内脏,以了解人脏腑结构。有时,王清任没有尸体供解剖研究,就解剖家畜,他也是我国解剖史上第一个做动物解剖实验的医学家,为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就在王清任的解剖过程中,他发现了"淤血"这一问题,虽然他曾提出过一个错误的"心无血说",当然这也同他长期通过尸体进行实地考察和解剖有关,因为他观察的是死人,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淤血"说对于中医病机学和方药学的贡献,他留给后世最大的医学瑰宝就是他研究创新的活血化瘀药方。

  在王清任的著作《医林改错》有关活血化瘀的方剂有二十二例,如五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身痛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其中红花、当归、桃仁、赤芍、鸡血藤、丹参等是药方中被广泛运用的药材,也是活血化瘀的常用药。

  活血化瘀这一点有时不仅是治病的关键,还能够成为伤后康复的好帮手。以红花为例,红火的活血功能很多人都知道,女性如果月经黑或者痛经,可以喝红花茶,每天泡10克,生理期服用,可以痛经活血,不过月经量过多的女性不要服用就是了。

  除此之外,我还通过一个病例发现了红花的外伤康复用途。

  很多人都知道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中提到过,东邪黄药师曾在一怒之下,挑断了徒弟的脚筋。

  我曾遇到一个年轻人的母亲向我咨询,由于儿子年轻气盛与人争斗,便遭遇了武侠小说中这看似离奇却残忍的事情,被人挑断了手筋和脚筋,也就是四肢的肌腱。幸运的是,由于送治及时,肌腱都通过手术接好了,但手术后两个月,丝毫无法运动的手足肿胀得十分厉害。他的母亲便来询问中药康复的方法。

  由于经受了如此严重的外伤和手术,这位年轻人的伤口中肯定有着大量的淤血无法排出,因为不能活动,无法通过运动按摩来活血化瘀,所以肿胀得厉害。我让他每天10克红花水煎后服用,十天后伤口的肿胀便消除了,效果很好。

  讲述这个病例的原因在于,对于一些外伤来说,西医手术是比较好的治疗方法,但是手术后的康复,西药的效果就会有一定的局限。这时,中药的药性更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的益处。

 

半身不遂老太太的健康恢复记

 

前面说到淤血的问题,老年人的中风问题便跟淤血、血栓密切相关。有的老人中风偏瘫后卧病在床十分痛苦,像这种由于脑栓塞或脑淤血而半身不遂的病症还能够恢复健康,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吗?其实是可以的。

  社区里有位平时爱练气功的老太太,体型偏胖,身体状况一直不错,但也有很多老人都被困扰的高血压和高血脂。这天是老人的生日,老人忙里忙外很是高兴但也比较劳累,凌晨两点去洗手间时,老人突然晕倒了,被及时发现的儿子送往了医院。一般脑血管意外分为两种,脑栓塞或脑淤血,病者属于脑栓塞的情况。

  虽然及时救治脱离了危险,但脑血栓的后遗症却让偏瘫在床。老人出院后,在家康复,虽然半生不遂,但语言思维都很清晰。

  由于老太太平时很注意锻炼,所以病情相对同类病人还属于比较轻的,只是腿抬不起来,右侧胳膊不能活动,做出系扣子等细微动作。

  在这位老太太的康复过程中,发挥很大作用的有三点。

  一是前面我们提到的清代名医王清任的活血化瘀方中的补阳还五汤,这个方剂有个方歌:"补阳还五芪归芎,桃红赤芍加地龙,半身不遂中风症,益气养血经络通。"

  方歌中提到的这些药材是黄芪、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和地龙,地龙其实就是蚯蚓。蚯蚓有个特性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当蚯蚓被切成两段时,它伤口断面上的肌肉组织会立即收缩,部分肌肉溶解形成新的细胞团,伤口愈合,细胞再生,蚯蚓的康复再生便完成了。中药的方剂配伍正是充分运用了各种药材的特性与药性。

  第二点便是调摄呼吸。老太太之前一直坚持练习气功,因此便每天坚持腹式呼吸,这样可以保持脑部充沛的供氧。同时让老人充分运用气功的导引之法。

  武侠小说里常说要打开体内的任督二脉,任脉其实就是将上丹田、中丹田与下丹田连起来,上丹田是泥丸穴和印堂穴,中丹田便是我们前面提过的"气海"即膻中穴,下丹田就是丹田穴(在肚脐下方四指并拢处)。督脉则是背后的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和长强穴。

  想象着一股气流由长强穴沿背后的正中线,向上,到头顶的百会穴,再由眉中的印堂穴(道家称泥丸,现代医学中,此穴正对的是脑垂体)向下至两乳之间的膻中穴,到肚脐眼下方的丹田穴,由丹田穴再达长强穴,如此循环往复。这样气运行一周其实便是一个"小周天"。在小周天开通的基础上,周身诸经脉皆开通,则称为"大周天"。无论是大小周天还是所谓打通经脉,其实都是一种意念调息。

  第三点便是老人自身强烈的康复意念,因为家庭等各方面的状况,老人迫切希望自己能够恢复到之前的健康状态。同时我让老人自己努力按摩肢体,勤梳头,多泡脚,以促进血液循环,并坚持多多使用不遂的一侧身体去完成一些动作,越是运动得艰难,越能让不协调的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

  就这样,一个月后,老人由半生不遂完全恢复了健康。

  不过,既然说到半身不遂,就要多说几句。前面我们说到,要在病未成形时就将其发现防治,才是养生的最佳状态。

  半身不遂是中风后的一大症候,气虚血瘀,经闭不通,气不能行,血不能荣。这通常是由于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操持劳累,或外邪侵袭等原因造成。

  中风多见于年迈的老人,中年人自更年期之后,阳气开始衰退,气血也渐渐衰弱,如果偶而将息失宜,加上情志所伤等诱因,就容易中风。犹如巍峨大厦,基础不固,一遇大风,则颓然崩塌。

  中风一旦发病,大多难于治疗,后遗症也往往不能短期恢复或完全恢复,而且有复中的可能,复中之后病情会更加严重。因此,未雨绸缪很重要,如有中风预兆,必须加强防治。

 

高血压老人的降压养生茶

 

前面说到活血化瘀与中风的防治,便不得不顺势说到高血压的问题。如今,高血压的人群已经由老年人慢慢扩散到中年人,甚至有的年轻人也有了高血压的症状。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是三十五岁以上的人首诊必须测血压,因为中国高血压发病率很高。

  除了西药的降压药物之外,其实有一种降压养生茶,即经济又有效。高血压的老人都知道丹参针剂,一般病人都把打丹参针点滴称作"充血管",因为丹参具有活血化瘀的功能。

  最初想出这种丹参茶也是源于一位病人的契机。有位中年的高血压患者,四十多岁,脑血栓形成,也有中风后遗症,正处于恢复期,因为治疗了很久所以不想打针吃药。

  于是,我便配了一副丹参茶给他,虽然药量很小,但饮用了二十天之后,他的恢复情况非常好,血液循环好,头发也乌黑亮泽。

  配方是:丹参6克、黄芪6克、枸杞3克、女贞子3克,沸水冲泡代茶饮,每日一剂。

  丹参可以活血化瘀,因为血液停滞壅塞、淤结不散是致病因素;生黄芪可以补气,气行则血行,血行则淤散;枸杞、女贞子可以涵养阴血,补益肝肾,使气血平稳而不亢盛。

  此茶的整体功效在于通过调整机体内在机制,达到水火既济、上下相召、升降有序、运动不息的目的,从而恢复机体的动态平衡,消除淤血,促进气血的化生和运行。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打一次丹参点滴的费用包括一盒丹参针剂,也就是十支,再加上葡萄糖水、输液器、针管等;而这样一杯丹参茶就相当于一盒丹参的药量和功效,一元钱丹参可以喝一天,一直喝乏,直到药效完全喝尽,还配有其他药材的辅助功效,经济又高效。

  对于中药注射液来说,虽然是中西结合的形式,但中医原本是药食不分的,中药是应该从饮食的渠道进入人体去影响脏腑的,如今将中药注入血液中发挥作用,反倒不如让药性慢慢渗入人体更为安全。

  不过,服用这种养生茶需要有一个注意事项即对丹参过敏的特禀体质人群不要不要服用,平时经常用丹参针"充血管"的朋友们可以放心饮用。

 

糖尿病与干燥病,秋梨古方与花生豆浆

 

对于步入人生冬季的老人来说一定要让自己的健康预警系统灵敏些,同时对于一些不适的信号要及时准确地捕捉。

  曾经有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去找医生开洗液,因为她外阴瘙痒,并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当时,我有些猜测,让她去查了一下尿糖,结果发现有四个加号。

  因为糖尿病症状不明显,容易忽视,很多糖尿病患者自己都不知道,总觉得胃口很好,吃嘛嘛香。这位老人由于尿糖高,所以小便后残留的尿滴便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因而导致外阴瘙痒。

  古人对糖尿病的诊断其实十分特别。由于古时候没有尿糖试纸,所以对尿糖的观察,便借住于蚂蚁,因为蚂蚁的嗅觉很灵敏,尤其对于糖更是灵敏,一般的尿在地上是不招蚂蚁的,因为蚂蚁不喜欢这种味道,但是糖尿病人的尿拉到地上,很快就会招来许多蚂蚁。古人就通过这个方法来确诊糖尿病。

  不过古时没有糖尿病这一说法,而是说消渴病,消渴病包括干燥症与糖尿病两种,这两种病症有许多相似的症状。以前有种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就叫做"消渴丸",不过许多医生都知道,那时每10粒消渴丸里添加了相当于1片药量的优降糖,优降糖是一种西药成分的降糖药,虽然这看似中西药物的结合,但其实隐患很大。

  因为这类降糖西药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主要副作用就是低血糖,药物过量引起的严重的低血糖可以造成病人昏迷甚至死亡,因此这种成分有着严格的用量控制。

  而消渴丸通常糖尿病人一次要吃一小把,服药后低血糖的症状经常出现。后来这种不科学的"中西医结合"的中成药被卫生部勒令禁止了,规定任何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里,不允许添加优降糖或格列本脲等降糖西药。所以,中西医的结合还是必须遵循许多原则与机理的。

  那对于消渴病,古人除了消渴丸之外还有什么方法吗?的确有,而且是个很简单的食疗方法。

  五代时,有一位在朝中任职的官员,来找名医梁新诊病,梁新诊后说:"为何不早来看病呢?你这是消渴病,已经很严重了,你还是赶快回家料理一下后事吧。"这位官员听了,心中惊慌,急忙告别,催马回家。

  此时,陕西富县有位马医赵鄂,刚来京城,他在大街上贴了一张榜文,上写自己的姓名,声称善于治病救人。这位官员下马求诊,赵鄂诊后也说是病情严重,与梁新所说相同。他告诉这位官员:"你的病还有一线生机,你尽量吃秋梨,如果口嚼不济事,可挤压梨汁当水喝,或许还可治愈。"

  这位官员在回家途中,一连十天不停吃梨,很快感到身体爽朗起来,病也不再发作了。他后来回访梁新,向其说明了赵鄂的治疗方法,梁新深感佩服。

  上面这则医林典故中的官员所患的便是消渴病中的干燥症。秋梨正是当季的水果,味寒多汁,滋阴润燥,对症应时。

  不过,干燥症与糖尿病的病机同是阴虚内热,都有口渴的症状,但糖尿病人吃梨需要适量。上面这则秋梨古方是针对干燥症的,下面我再给大家推荐一个糖尿病人的食疗方法。

  我有一位朋友,中年人,五十多岁,原来体型偏胖,有一百七八十斤,三个月时间没见他,偶然相遇差点认不出他,身形消瘦,体重只有一百一十斤了。

  原来他患了糖尿病,去医院检查,空腹血糖竟高达27,正常人是3961之间,由于经济条件不好,他没有住院治疗。

  糖尿病人的症状一般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但他吃得却很少,因为不觉饥饿,只是烦渴多饮,多饮多尿。如果吃得多些,消瘦不会如此明显,但他此时阴阳俱虚,病情发展较快。

  我让他服用了沙参麦冬汤并略作加减,同时配以花生豆浆做食疗辅助,将花生、大豆泡鲜之后磨浆煮透,以之代水饮用。花生又名长生果,能补虚,他肺脾肾皆虚,喝的水迅速流失,而花生豆浆是乳化剂,水包油,容易被身体吸收,不易流失。喝了几天之后,口渴的症状明显有了缓解。

  我叮嘱他平时多吃南瓜、山药等新鲜蔬菜,饮食保证多样化,饭量不需刻意控制,与平常一样即可。二十天之后,他的血糖便降至80,体重也增至一百三十多斤,此时,花生豆浆就不必天天代水饮用了,食量也需要适当控制。

  这种花生豆浆的食疗方法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如果糖尿病人口渴和消瘦症状明显,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症状不明显的要注意不要饮用过量,平常可适当饮用一些,对病情会有好处。

 

蝉蜕与眼前的蠓虫

 

人生有四季,人体有四季,人体的一些脏器其实也可以细分出四季。

  以人的眼睛为例,眼睛的功能与脏腑经络的关系非常密切,它是人体精气神的综合反映。《黄帝内经·灵枢·大感论》指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并将眼睛分为五个部分:"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后世医家据此发展成为"五轮学说"

  五轮学说是依据不同部位的形色变化,把眼睛分无五圈,依据每部位的症状变化都可以诊察出每一圈所对应的脏腑的病变。

  由外到内,这五轮分别为肉轮、血轮、风轮、气轮、水轮。

  肉轮,是指包裹眼睛的肌肉皮肤,眼皮、眼袋、眼膜等。

  肉轮是人体生长衰老的最明显的显示,女性都知道,一般来说,女人从二十五岁开始,眼部肌肤开始出现衰老的症状,现在的年轻女性对自己的眼部肌肤也比较关心,因为眼袋、鱼尾纹是时光流逝留下的明显痕迹。

  血轮,是指眼眶内眦及外眦的血络,也就是眼角的红血丝,这个部位对应着心,对应着夏季,由于心主血,血之静为络,如果一个人眼角的血丝赤红异常,而且有眼屎,那么说明这个人心火太旺,炎热的夏季尤其要注意保养。

  风轮,就是指黑眼珠,这个部位对应着肝,对应着生发的春季,肝主筋属风,筋的精华便是目中的黑睛,如果一个人有横目斜视的症状表现,那么说明他肝风内动,这是肝在发出健康的警示,说明有病邪入侵,肝郁结不舒。

  气轮,是指白眼珠,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眼白,这个部位对应着肺,肺主气,如果某人的白眼发红,那么说明这个人有肺火,肺气不顺,许多有吸烟嗜好的人眼白都会有些发红,虽然有些人在胸透检查时没有什么病症,但其实此时肺的功能已经受到了影响,只不过病未成形,还没有形成器质性的病变。

  水轮,是指眼中的瞳仁,这部分对应着肾,肾属水,主骨,前面我说过小孩子的肾气通常十分的充足,所以小孩子的瞳仁十分有神采,眼睛水汪汪的,明亮动人,年迈的老人由于骨精亏耗,肾阳不足,就会有晶体暗浊的症状出现,文字作品中也时常将老人的眼泪,称之为"浊泪"

  现在很多老人都会感觉眼中不太清澈明亮,这其实也是阳气不足的表现,老年人经常患的白内障其实也是由于肾阳虚弱。古人针灸医术高明的人可以用针尖祛除眼中的白内障。

  元代郭翼在《雪履斋笔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宋高宗之母、钦宗的韦妃显仁皇后患两目失明,遍召名医治疗,均无效果。有位道士善长眼科,被召到宫中为显仁皇后医治。道士用金针拨障法,将左眼翳膜一拨而去,立即恢复了视力。显仁皇后非常高兴,要求再给她治疗右眼,并答应不惜财物予以酬谢。

  道士说:"皇后用一只眼睛看东西就够了,另一只眼睛留着实行你的誓言吧!"皇后听罢吃了一惊,忽然醒悟,只得站起向道士谢过回宫。原来显仁皇后与宋钦宗曾一起被金兵俘虏到北国,她被释放时对宋钦宗发誓说:"我先回去,然后想法解救皇帝,如果不来迎接国君,就瞎了我这只眼睛!"后来,宋钦宗一直被金兵扣押而死去,所以道士才说了上面的话。皇后知道自己做错了事,也只好不治了。

  针灸去白内障其实也算是古代中医的白内障手术了,对于普通老人来说,如果感到眼中浑浊,有什么调养之法呢?

  我的母亲,已经八十多岁了,偶尔我发现她时常做一个用手在眼前抓什么东西的动作,我问她原因,她说总感觉眼前像是有个黑色的小蠓虫在飞,所以总是不由自主地想把它抓住,免得在眼前闹心。我仔细看了一下发现母亲晶体混浊,有个黑色的结晶,随晶体流动,时不时会遮住瞳孔,所以让老人有了小虫飞过的错觉。

  我为母亲配制了一副药茶,用的是决明子和蝉蜕,水泡代茶饮用。决明子有清肝明目、降血脂的功用,可用于目赤、眩晕、视物昏花、青盲内障;蝉蜕具有解表、祛风、退翳明目的功效,是一味治外障眼病的良药。

  两种简单的药材配在一起味道不苦,老人易于饮用,这也是我经常为一些身体有细微不适或慢性病的老人搭配药茶的原因,因为中药汤大多苦涩难咽,而中药茶可以像茶水一样冲泡着喝,易于入口,又能长期坚持效果持续。

 

第五部分

一年四季的生长收藏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一年四季,寒暑交替;春夏秋冬,各有不同;生长收藏,应有侧重。

  自然的四时规律是最好的保健老师,人工的四季异常是最大的病邪外敌,起居追随四季,穿衣效仿天地,春夏莫误"生长",秋冬避免"伤藏",才是一年四季的生长收藏之法。

  春夏为阳,秋冬为阴。

  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是四季阳气变化下的气温表现。

  因为阳的本性是属热的,春夏的阳气处于释放状态,热的东西散发出来了,所以,天气变得温热。但是,春天释放的程度要比夏天小,因此,春天的温度要比夏天低。

  到了秋冬,阳气由释放转入到收藏,热的东西收藏起来了,关闭起来了,天气也就变得渐渐地寒冷。但是从程度而言,秋天的收藏不及冬日,因此,冬日的气温更为寒冷。

  《黄帝内经》则据此给出了一年四季养生的总原则,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现代许多人对于养阴养阳不理解,其实春夏养阳并非火上浇油,而是促进阳积极地发挥作用;秋冬养阴也不是雪上加霜,而是要把体涵养得更好。

  "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阴为体,阳为用,就如同男主外女主内一样,阴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何帮助阳去发挥应有的作用。

  春夏的温暖阳光和勃发生机,是阳充分发挥作用的表现,秋冬的萧索凋零与万物归藏,则是阳收敛藏匿的表现。秋冬的积蓄是为了春夏的勃发,阴阳相辅相成,互根互用。

  因此,春夏为用,秋冬为体。用的发挥怎么样,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个体好不好。所以,春夏的用如何,就要落实在秋冬。

  那么究竟如何养阳、养阴呢?张介宾曾说过:"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具体来说,就要落在四个字上,即"生、长、收、藏"

  春天要养"",夏天要养"",秋天要养"",冬天要养""

  强调一年四季的生、长、收、藏就是要通过自然的阳气变化来调节人体的释放与收藏。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也就是说,人体应该顺应一年四季的阴阳变化,遵循自然的变化规律,才能不生疾病。

 

春养"",生发也有大智慧

 

一年之际在于春,春是四季的开端,是""的开始。

  春天是生发的季节,皮肤病的患者要特别注意疾病的复发,而特禀体质的人群更要小心花粉、柳絮等过敏原的刺激,同时要提高免疫力,以免风邪入侵。

  春季多风,中医里有个名词叫做"风邪",是指风气太过、致人疾病的风。风为百病之长,尤其会引起许多外感病。其中皮肤病、咳嗽、肺炎、风湿病等属于外风,中风偏瘫、高血压等则属于内风。

  春天是阳长阴消的开始,所以应该养阳,春天主生发,万物生发,与肝气内应,所以养生之道要以养肝为主,要顺应自然的阳气变化,向上向外疏发人体的阳气,在阳气弱到强逐渐旺盛的过程中调理脏腑机体的功能。

  春天的原则是"生而勿杀,以使志生"。对于生物世界,只能够施出去,不要罚,不要杀生。中国以前的法令,就是犯了重罪的,除非很严重的,很少当场处理的。判决以后,一定等到秋天处决,就是根据气候时令,因为春天不准杀生,所以"秋后算账"是这样来的。

  所以,古人有两话话:"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春天的鸟不准打,因为小鸟正在窝里等着母亲回来喂呢!中国文化"天人合一"这个道理,同气候是有连带关系的。

  中医认为,人的气血运行状态和五脏是直接相关的,春天的时候,气血从里面向外走,里面的气血相对的不足了,这个时候人常常会有肝阴不足的状况。中医认为,春气与肝气相通,中医说的肝,就是把人的气血从里面向外调动的主要脏器,而春天正是气血生发的过程,所以说春气与肝气相通。

  因为,春季阳气与气血都从里往外调动。有的人春天的时候经常夜半醒来或入睡困难,这是因为人的阳气白天行于外,晚上归于内。如果肝血非常充盈,那么阳气就能蛰伏起来,人们便容易入睡,如果肝血不足,血不归经,那么阳气找不到藏身之处,就会干瞪眼睡不着。

  此外,春天还是精神病患者易发病季节,一般人也可能出现情绪不稳、多梦、思维活跃而难以集中,出现困倦乏力,精神不振等"春困"症。尤其年老体弱多病者,对不良刺激承受能力差,春季常多愁善感,烦躁不安,正如《老老恒言》指出:"老年肝血渐衰,未免性生急躁。"

  改变这种不良情绪最佳方式就是根据个人的体质状况和爱好,寻求各自的雅兴,以陶治情操,舒畅情志,养肝调神。春暖花开时,可约上亲朋好友外出踏青赏柳、散步练功等,有利于人体吐故纳新,采纳真气,以化精血,充养脏腑。

 

""到夏至便是""

 

有句话说,炎炎烈日似火烧。夏季正是对应着五行中的火,也具备了火的特点,也就是热。

  不过,夏季的热也是有变化的,因为夏季三个月其实前后又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从立夏开始到夏至结束,即农历四、五两个月,这段时间,天气日渐炎热,万物生长茂盛,但天气多干热;后一阶段,特指农历六月,也就是小暑、大暑两个节气,此时天气酷热而蒸闷,也就是暑湿。

  夏天是阳长阴消的极期,夏天主长,万物茂盛,故此夏天要注重养"",夏又对应着五脏中的心,所以更要注重养心,可以多服用些前面我说过的生脉养心茶来补养心阴。

  《黄帝内经》中说,夏季的三个月是万物蕃秀的时刻,要使气得泄(当汗出就汗出),因为夏天属阳,阳主外,所以汗多。逆之则伤心,秋天就会得痰证(呼吸方面的病),那么就会降低了适应秋天的能力,所谓奉收者少。

  要"使志无怒",要少发点脾气,也就是说对人、对事宽容,不要有怨恨的心理,要抱着那种"使华英成秀"的美好心理来看待一切。夏季时,人的思想情绪都喜欢向外露,喜欢向外放射,此时略微蓬勃张扬一些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不过如果""得太过就容易亢盛了。

  比如,夏季,人们时常发生中暑的情况,如今还衍生出一种"情绪中暑"的现象。

  随着夏日气温的升高,许多人的心情会变得烦躁,总希望向外发泄,虽然适当的宣泄有益身体健康,但如果一点小事就引发情绪的洪水,那么便是心理学家所说的"情绪中暑"了。特别是在气温超过35℃,日照时间超过12小时以后,发生"情绪中暑"的几率就会急剧上升,所以在炎热的夏季保持平静的心境尤为重要。

  心静自然凉,宋代大儒温革有诗云:"避暑有要法,不在泉石间。宁心无一事,便到清凉山。"所以说,"静在心,不在境",心理的调节对于盛夏的养""是很重要的。

  养长需要补充能量,有人以为,夏季,特别是三伏天,不宜进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进补"也分好几种,并不是只有鸡鸭鱼肉、人参、鹿茸等补益药食才能补。

  中医根据采用不同性质的食物或中药进行补益的方法,将"进补"分为平补法、清补法、温补法、峻补法四种,夏季宜选用清补的方法来调养人体。

  当到了夏至,便是阳气最旺的时节了,不过,最高点也就是开始下降的时刻,古有"夏至一阴生"说法,因此夏至之后就要由一开始的养""慢慢向养""准备了。

 

""不要燥,忘秋思

 

人们一提到秋季,就会想到一个字--""

  秋季为什么会如此之燥呢?

  这是因为春夏的阳气蒸蒸日上,所以连带出的湿气自然就很多;秋冬的阳气由发散转为聚合,聚合了就无以蒸腾,无以蒸腾,那构成湿的这个条件就缺少了,所以秋冬少湿。少湿的连锁反应便是--燥。燥湿相对,多湿自然少燥,少湿自然多燥。

  时至秋令,地气清肃,万物成熟,正是收获的季节,从立秋开始,历经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其中的秋分为季节气候的转变环节。

  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故有"秋老虎"之说。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被称为"多事之秋"

  《黄帝内经》中说:"秋令之应,养收之道。"因为秋天是阴长阳消的时候,人体经春夏发萌长足之后,将进入收藏之时,阳气收藏得好了,体魄才能涵养,才能为入冬后的潜藏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秋天主收,主肃降,万物收敛,很多树木都会落叶,这是因为叶子随繁茂,但却是末梢,是不太重要的东西,正如有人得了脉管炎之后,指甲会脱落,这是身体自身在舍末求本。树落叶是为减少蒸腾,保留收藏阳气来抵御寒冬。

  秋还对应这五行中的金与五脏中的肺,因此养生应以养肺为主,如果秋季不去收敛神气,就会损伤肺的功能,冬季就容易出现完谷不化的腹泻。

  由于早秋多温燥,晚秋多凉燥,所以秋季的饮食要以润燥为主,水果汁多水润,应该多吃一些,尤其是梨、甘蔗、荸荠、枇杷等润肺的佳品。不过,润燥水果也并非人人皆宜,对于那些脾虚湿重经常拉肚子或生痰的人来说,这类水果吃得太多容易让腹泻和咳痰更加严重。所以,还是要根据体质搭配饮食。

  《黄帝内经》中还告诉我们秋季可以效仿鸡的作息时间,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对于身体会很有好处。

  秋天的情志调和应该注意什么呢?秋季多肃杀,在古代许多罪犯也通常在"秋后问斩",所以人们常常会有"悲秋"的感觉,尤其是肺气虚的人情绪变化会更为敏感,容易产生抑郁情绪。《黄帝内经》中说,秋季的情志调节,应该是"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情志安宁,就可以忘记秋天的萧索;神气内敛,则可以意气平稳,不会意气用事;不要让心志过于向外,要向内向下,才能清肺气,忘秋思。

  立秋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

  夏季炎热,很多人会因暑、湿、热三气交蒸而"苦夏"厌食。一旦立秋,虽然温度还未降下,但湿粘不适之感没有了,人们就会在此时用丰富的饮食尤其是肉食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也就是所谓的"贴秋膘"。这也是民间的养收智慧,很有道理。

  秋天落叶的时候,是体内的阳气从外向里收的时候,此时,可以熬些梨糖膏润肺通肺气。由于燥邪伤人,会耗人津液,所以秋季人们常见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上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秋季防燥要注意各种维生素的摄入,可以使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沙参、百合、杏仁、川贝等。

  《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一些芝麻、糯米、粳米等柔润食物对于肠胃来说是很好的,入秋时节还可以适当熬些生地粥,以滋阴润燥。选取生地黄鲜品熬出药汁,将大米洗净煮成白粥,趁热加入生地汁,还可加入一些冰糖。

  我国古代民间有重阳节(阴历九月九日)登高赏景的习俗,这一点其实是我们秋季养""应该借鉴的。因为秋思重,秋季萧索,人们的情绪容易产生凄凉忧郁的变化,而登高远眺,可使人心旷神怡,眼界放高,自然忧思顿消,这也是一种秋收调神的方法。所以,秋季家庭活动可以选择登山远眺。

 

冬日千万莫伤""

 

冬季的标志是什么?寒冷。

  寒实际上是反映阳气的收藏状态,是阳气收藏的外在表现。所以,寒不但是冬之气,其实也是藏之气。冬日气寒,这个寒是由于天地间阳气在蓄藏在储存而外在释放的能量有所减少所致,而人要与天地相应,所以,这个时候人的阳气也要内藏不要外放。

  不过,寒与阴邪,易伤阳气。《伤寒论杂病论》中有一个核心的理念,伤寒即伤藏,因为人体容易伤藏,所以更要重视养藏。

  《黄帝内经·素问》中说:"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说"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张仲景则根据自己的医学实践在此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阐释。他认为伤寒是一切热病的总名称,也就是说,一切因为外感而引起的疾病,都可以叫做"伤寒"

  冬季三个月应该如何养藏呢?怎样才能适应阳气闭藏的状态让身体充分休养生息积蓄生命能量呢?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四个字:切勿打扰。

  俗语常说:"瑞雪兆丰年"。冬日的瑞雪将阳气封藏得很好,阳气蓄藏得好,体器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充养,体充用足,来年的释放就会好。阴阳的关系协调平衡,同时又顺应自然变化规律,自然预兆着来年的丰收。

  我们在冬季保养的时候,也要学会把自己""好,把阳气藏好,把情志藏好。

  阳气藏好,是为了让阳气去休养,去生息。怎样才是藏好了呢?最简单的衡量标准就是身体不觉得寒冷,因为一冷,阳气就会忍不住向外跑,去"见义勇为"

 

起居随着四季走

 

人们常说,早睡早起身体好。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但也要分春夏秋冬。

  相对而言,冬季应该比夏季要早一些睡,晚一些起,这也是现在人们分夏令时和冬令时的健康初衷。具体而言,人们的作息不但要分冬夏,而应该具体到四季,根据《黄帝内经》中的"四气调神大论"来制订作息的时间。

  阳气是生命的能量,天地在这个时候收藏,人也要在这个时候收藏;天地在这个时候释放,人也要在这个时候释放。阳气的耗损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比如:食生冷,衣薄寒,息扰乱。阳气亏损了身体就会藏寒,就会导致"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不适症状的发生。

  以生活为例,睡觉就是收藏,工作就是释放,现在许多年轻人是"夜猫子"工作类型,习惯晚上工作,白天睡觉,这种昼夜的倒置对身体的健康平衡是很不利的。

  总的来说,春季养生,应夜卧早起;夏季养长,也应夜卧早起;秋季养收,应该早卧早起;冬天养藏,应该早卧晚起。

  在此,我们重点说一下冬季。

  冬季的早卧晚起,有什么具体要求吗?《黄帝内经》中给了答案,即"必待日光"

  冬天之所以要早卧晚起就是为了适应养藏。冬季昼短夜长,睡眠的过程是一种很好的藏的状态,因此与夏季相比,睡眠的时间要适当的延长。所以,夏日起宜早,冬日起宜迟。

  不过,居住在北方的人们应预防清晨的寒气,居住在广东、广西等南方省市的人早起要预防山岚瘴气。所以,要等到"日光"出来再起床,出去锻炼。对于居住在城市的人来说,早晨不要太早出去锻炼,因为早晨在太阳没有出来之前,地下道的漳气、浊气正往上走,这些气对人体损伤是很严重的。

  随着季节的变化,人们的起卧时间需要有所调整,虽然每个人的情况有所不同,但一般而言,春夏宜晚睡早起,每天大约需睡57个小时为宜;秋季宜早睡早起,每天大约需睡78个小时为宜;冬季宜早睡晚起,每天大约需睡89个小时为宜。

  这样才是符合四季生长收藏的自然规律,阳光充足的日子一般人睡眠时间短,气候恶劣的天气里一般人的睡眠时间长。随地区海拔增高,一般人的睡眠时间稍稍减少。随纬度增加,一般人的睡眠时间稍要延长。

  每日的日常生活,还有三个温度侧重,即冷水洗脸、温水刷牙、热水泡脚。尤其是在冬天,这三个温度要求很重要。

  用热水洗脸,当时会感觉温暖,一旦热量散失,毛细血管又恢复原状,这样一涨一缩,易使面部皮肤产生皱纹。而晨起用冷水洗脸,顿时就有头清眼明的感觉。冷水的刺激既能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又可增强皮肤弹性。冬季还可有效预防感冒、鼻炎,对神经衰弱的神经性头痛也有好处,不过,冷水温度不能太低,以略高于10℃为宜。不过,出于清洁面部的需要,可以先用温水洗净之后,再用冷水洗。

  之所以要用温水刷牙,是因为人的牙齿在3536.5℃的口腔温度下新陈代谢功能才能更好发挥。若经常给牙齿以骤冷骤热的刺激,长久会引起牙髓出血和痉挛,甚至导致牙周炎、牙龈炎等病症。所以,刷牙时应该用35℃左右的温水含漱,平时饭后漱口时要大力一些,避免齿缝留有食物残渣和细菌。

  热水泡脚更是中国古代就有的养生之道,如果水温凉,那么仅仅是""而非""。睡前用5570℃的热水泡脚,既解乏,又有助于睡眠,而且人体足部穴位有很多,在热水的浸泡下,可以舒筋活络,加速血液循环。对于一些脚部容易生冻疮、足部静脉曲张的人来说,热水泡脚更不可少。

  最后告诉大家起居调养的几句口诀:"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

  其中"十常"即:齿常叩,津常咽,耳常掸,鼻常揉,睛常转,面常搓,足常摩,腹常运,肢常伸,肛常提。"四勿"就是: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

 

向天地四季学穿衣

 

春、夏、秋、冬温度不同,衣着肯定也要跟着做出调整。

  有句俗语叫做"春捂秋冻",这便是春秋穿衣的指导原则。

  春天是阳气上升的时候,春主风,风为百病之长,所有的病往往是从风开始的,春天要是不捂住,风邪就很容易进来,进来就使你的阳气无法上升,所以春天要捂。

  秋天要冻,是因为秋天阳气开始往回收,人体不能太热,如果太热,阳气就会向外释放,让人体冷一点凉一点,阳气才能收回来,阳气收回来了才能藏得住,才能达到冬季养藏的效用,这样才能为第二年打春做准备。

  夏季,天地在这个时候也在充分显露,白昼特别长,大地能长出来的东西也都长出来了,人们衣着凉爽,也正是对应了这个特点,要""便要脱去多余的束缚,让身体舒展。但少束缚,不等于完全没有束缚。夏天的衣着该露的地方要露,该藏的地方还是要藏。

  冬季呢?冬日气寒,这个寒是由于天地阳气在蓄藏,人要与天地相应,所以,这个时候人的阳气也要藏。这个时候皮肤也应该相应的闭藏,不要做过多地开泄。

  这里还有一个人体保健的矛盾,即寒风凛冽的冬天,人体也需要释放更多的阳气来为机体取暖,此刻,如果要收藏,人们或许会有疑问,到底是放呢,还是收呢?这就需要人们自身主动地去养藏了。《黄帝内经》中告诉人们,冬季要"去寒就温"

  冬季,尤其是在北方,人们都棉裹裘衣,手套帽子围巾,一应俱全,全身封闭得严严实实,这个衣着不就是一个""吗?将整个身体封藏起来了,闭藏起来了。如今,冬季许多女孩子只要风度,不要温度,其实对于身体的损害是很大的。年轻时的寒凉,等到老了才会显现出来,会出现关节疼痛、骨质增生等病症。

  此外,人们还会借住人工与科技改善居住的小环境,从古代的火炉、熏笼、火炕到现代的水暖、空调,这些全都是"去寒就温"的外在措施,为了让阳气安然地休养生息。

  当然也正是由于人工环境的调节,所以大家觉得反正室内温度适宜,那么我即便不按照四季规律来穿衣也没有关系。其实,这正是健康的一大隐患。

  中医认为,人有三个部位最易受寒邪侵袭,即头、胸、脚,因此在冬天保暖应讲究 "三点式"。戴帽子、长围巾、保暖袜是防寒的贴身武器。其实,时尚现在讲求混搭,女性完全可以在尤其需要保暖的重点部位搭配穿着,既时髦又健康。

  最后提醒一下老年人,同年轻人不同的是,年轻人通常穿的偏少,老年人则通常穿的过多,对于老年人来说,穿衣有三个""忌。

  一是领口紧,这样影响心脏向头颈部运送血液,压迫颈部的颈动脉窦中压力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血压下降和心跳减慢,使脑部发生供血不足,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眼冒金星等症状,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的人,很容易发生晕倒甚至休克。

  二是,腰口紧,这样会紧缚腰部的骨骼和肌肉,影响这些部位的血液流通与营养供应,会得使腰痛加重,同时还会影响肠胃的正常蠕动,腰部和肠胃有病的老人尤其要注意。

  三是,袜口紧,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勒得太紧,会影响末梢血液循环,时间长了,便会引起脚胀、脚肿、脚凉、腿脚麻木无力,更会影响心脏与四肢的血液回流。

 

跟鼻子学养生

 

说到调情志,其实人们可以向"鼻子"学习一下。

  明朝方孝孺在《逊志斋集》写了一篇有趣的有关养生的文章,用拟人的手法记录了一段主人感冒后与鼻子的对话,作者原本是以疾病调理之法暗喻政治,但的确说出了养生的真谛。

  借鼻子的一番回答,点明了"服食以节,起处有常"的治身保健之法,并进而论及治国之道必须"上宣下畅,无所凝滞",方能驱逐奸邪,夷平祸乱,治大国如烹小鲜,修自身亦如治大国。

  一个姓方的人(指自己)受凉感冒了,鼻子不通,他靠着火炉坐,迸出的火星烧到了外衣,等衣服都烧到膝盖了,他才觉察。他十分恼怒,责骂鼻子说:"十二个器官,各有各的工作,你这鼻子应该干什么?闻味道,察变化,连味都闻不出,还做什么鼻子?现在火烧了衣服,那么强烈的味道你都冥顽不知,都快从外套烧到内衣了。这难道不是你鼻子堵塞的过错吗?"

  过了许久,鼻子忽然出声了,像嘴巴一样。

  鼻子说:"我受命作为你的鼻子,已经二十二年了,兰草桂花,气味芬芳,我一闻便知;腥恶臭气,我觉得污秽,闻到立马让你躲避。你足不忘履,山不遇毒,都是因为我恪尽职守。你如今疏于治身,一会儿冷一会儿热,脱去厚袄着单衣,受风着凉,外铄内郁,让我鼻子失去了嗅觉。至于现在火烧衣衫差点燎及皮肤而没发觉,完全就是你的过错,与我何干?

  如果你穿衣饮食顺应季节变化,起居作息符合规律,依据阴阳变化进行调理,不让身体受到病邪侵袭,我能闻不出味道吗?古代的有志之士,即使到了七老八十,也会冷暖适度,不会一味追求舒适,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即便寒冬大雪皲裂了肌肤,也不会离火炉太近,唯恐图一时舒适被炉火的邪毒侵害,知道火上生炎的道理,动卧难道不应该谨慎行事吗?如今你才二十多岁,应该自制勤奋,而你却放纵懒惰。大寒天气,自溺于火,已经偏离了身体调理之道,还在这里讥讽骂我干什么。如果说我鼻子嗅觉雍蔽,那么根源在你那里。

  秦二世胡亥蛊昏,才有赵高弑君;梁武帝萧衍偏任,才有朱异渎职;隋炀帝杨广淫酗,才有虞世基知而不报。木头里面不虚朽,又怎会生虫子?这三个人如果以公正为嗜好,以下属为耳鼻,上宣下畅,无所凝滞,那么即使有奸邪,也不会滋长。他们不仅没能如此,反而偏僻猜忌,执一遗二,不识香臭,因此祸乱丛生,社稷颠覆。如今你自己不调理身体,反而苛责鼻子。治身的道理都不懂,还谈什么国事!"

  此人仰面嗟谈,低头忏愧,屏火捐炉,凝神养气,鼻子的病果然愈合了。

  鼻子的这番话其实便是情志养生的一个关键,也就是自身的控制。一旦心中有了懈怠、纵容、懒惰的情绪,体现在起居生活方面便会做出种种不利于身体健康的举动。因此,所有的健康问题其实都可以从自己的身上、心里找找原因。

  一般来说,鼻子出问题就要查肺,因为肺开窍于鼻,所以鼻的嗅觉和肺有密切关系。要保护嗅觉,首先要增强肺气,因为"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其香"。所以嗅觉减退的人,可以吃猪肺炖山药。对于有慢性鼻炎的人来说,感冒时特别容易让鼻炎发作,使得感冒持续很久,这种情况可以服用藿胆丸,效果很好。

  鼻子也是健康的警示表之一,正常情况下,如果鼻闻臊臭,提示肝热;鼻闻焦臭,提示心火;鼻闻香臭:提示脾虚;鼻闻腥臭:提示肺热;鼻闻腐臭:提示肾虚;鼻闻幻臭,提示精神、心脑疾病;鼻子突然失嗅,要警惕鼻咽癌、抑郁症、脑梗死,如伴有心慌、气短、汗出则是宗气(心肺)大虚的信号。

 

海棠异放与南方的凉茶

 

《红楼梦》高鹗续书的第九十四回"宴海棠贾母赏花妖,失宝玉通灵知奇祸"中曾借海棠花异常开放这件事来预兆一场奇祸的到来。其实,这件事也说明了一个养生的季节性问题,那就是四季中阳气的异常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书中说,怡红院里原本有几株海棠,本来萎了几棵,也没人去浇灌,却不想在非花时节异放,大家都觉得这花开得古怪。贾母道:"这花儿应在三月里开的,如今虽是十一月,因节气迟,还算十月,应着小阳春的天气,这花开因为和暖是有的。"

  贾母的话是一种自我安慰,却也讲出了海棠原本的特点,正如贾府中大多数人所想,草木知运,如果没有按时节开放,便是一种异常,是一种警示。

  我们都知道全国各地四季变化有所不同,《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西北方,阴也,东南方,阳也。"

  阳为用,就是释放,阴为体,就是收藏。从地域方位的角度而言,整个西北方以收藏为主,整个东南方以释放为主,所以,就产生了这个气温上的悬殊。中医保健不但要注意时间,也要注意空间方位。

  中医还讲"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就地理环境而言,东方生风,南方生火(暑),西方生燥,北方生寒,中央生湿。病机讲:"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也就说,百病的发生都与风寒暑湿燥火相关。

  所以,由于各地的气不同,人们的体质分类也有着一定的地域性,我国东部地区和华北地区湿热体质较多;东北地区气虚体质、阳虚体质较多;南部地区湿热体质和血瘀体质较多;西部地区气虚体质、阴虚体质较多,阳虚体质较少。

  湿热体质在南部和东部较多,一是由于南部和东部地区高温多雨,容易酿生湿热,二是由于那里的人们平常的饮食和水果都偏热。

  不过,自然六气在正常情况下是万物生长的自然条件,是不致病的,然而六气的异常变化却是一大致病因素。

  如今随着自然环境的破坏,全球气候也出现了种种的异常,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以及如今的暖冬、寒春其实都是大自然的异常。

  对于人体来说,空调冷气的过量、随意服用的补品、激素甚至减肥药等也均能引起人体异常的四季变化。

  从六气的角度来讲,空调的冷风便是一种异常的"";盛夏贪凉,冷饮、冷食,以及空调造成的寒凉便是夏季里一种异常的"";出了空调间后对外界热环境的不适,是阴暑,是一种异常的"";饮食过于肥甘、汗出当风或洗澡洗头后立即进入空调冷环境,是一种异常的"湿";现代环境变化后的空气干燥,加之人们普遍饮水不足,以饮料代替水,是一种异常的"";火锅、麻辣香锅等偏辛辣的川菜、湘菜在全国各地风靡,使得许多人阴虚火旺,是一种异常的""

  其实,说了这么多,主要还是想提醒人们一些高科技电器的运用要合适,比如:对于现代人来讲,空调可以调节温度,有利于人们营造温度适宜的小环境,但人们对于空调的使用大多都过量了,使得夏季的空调冷气成为异于四季变化的"寒气",冬季的空调暖气成为一种"燥气",冰箱的使用也是这样。

 

感冒时应不应该喝生姜可乐

 

国内,老人们在感冒时常常会拿出一个家常妙方,以生姜和红糖为原料,熬制生姜糖水;国外,人们也常在感冒时把生姜加入可乐中,加热后饮用。

  如今,国内许多年轻人,也常常在感冒时熬制国外的生姜可乐,因为这种方法似乎把可乐最初的现在却被人遗忘的功能特性发挥了出来。

  据传,1886年,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药剂师约翰·彭伯顿在家中试验新配方,挑选了几种特别的成分,混合加热后,配制出一种咳嗽糖浆,口味独特甜美,不同于原本药浆的苦涩,于是他拿了这种糖浆到附近的药房出售,将浓缩的糖浆加水后,卖五分钱一杯。

  188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药房的伙计无意中把糖浆兑上了苏打水,并且加了几块冰,递给了客人,结果客人赞不绝口。彭伯顿有个会计名叫弗兰克·罗宾逊,他从糖浆的两种成分古柯(Coca)的叶子和可乐(Kola)的果实中萌发出灵感,将其命名为Coca-Cola。于是,怡神畅快的可口可乐就诞生了。

  1888年,可口可乐的股权移转到大富豪阿萨·堪德拉的身上,原因是他有一天感冒后头痛难忍,仆人拿来一杯热可乐,喝下之后却十分舒服,从此他就开始大力投资可口可乐。

  可乐中含有一些植物的提炼物,所以隐隐有些特别的中药味,从国外的用法和效果看,它对于治疗感冒确实有一定的食疗效果,而生姜性热,辛温解表,两种加在一起,是特定感冒时十分好用的家常饮料。

  之所以强调特定感冒,就是因为不同类型的感冒有不同的病症表现和治疗方法,生姜可乐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

  按照日常症状表现,感冒大致分为四种类型: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暑湿感冒和虚体感冒。

  风热感冒的症状是:身体发热现象比较显著,略微有些怕风,出汗时感觉出得不通畅,头会有些胀痛,咽喉肿痛,痰的颜色发黄浊,并有些粘,或伴有咳嗽症状。咽喉肿痛通常便是感冒入里化热的明显标志。

  这种感冒便是西医中说的,有炎症,上火。一般适于服用感冒清热颗粒、VC银翘片等清热类感冒药。

  风寒感冒的症状是:身体十分怕冷,发热症状较轻,不怎么出汗,头痛咳嗽,身体酸疼,鼻塞声重,不时会流些清涕。

  通常这种感冒是由于外感风寒造成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受凉了。这种感冒最适合服用生姜可乐和一开始提到的姜糖饮(即生姜加红糖煎汤)。

  一般风寒感冒还可以煮些防风粥,如果是偏气虚的体质,有浑身酸痛的症状还可以加上1530克黄芪,如果是偏阴虚的体质,觉得口干舌燥,喝水多却不上厕所就可以加上15克玉竹。

  暑湿感冒最明显的特点是:夏季感冒,多在暑伏天。红楼梦中黛玉中暑不适时服用的香薷饮便是治疗暑湿感冒的一剂中药。

  由于季节因素,中医中有个说法是:夏不用麻黄(发汗),冬不用石膏(寒药)。而香薷,则被称之为夏月之麻黄。现在人们得了暑湿感冒可以服用暑湿感冒颗粒

  虚体感冒也是一种特殊情况的感冒,是在人们身体虚弱时侵入身体的感冒病邪,因为人们那时的免疫力下降,因此感冒同上面三种相比症状比较轻微,正如一个老人,即便十分愤怒时也不会像个年轻人一样凶悍。

  这种感冒应主要以调养为主,平素身体较弱的人要尤其注意这种感冒。

  所以,感冒其实也分不同类型,感冒药也不能随便吃,要量体裁衣,因人制宜。

 

量体裁"":看人,还是看病?

 

人总难免要生病,生病时便要去看,长久以来,关于中医和西医一直有着各种争论与观点,其实,传统国医与现代医学,各有各的优势和侧重。简单说来,西医看的是病,中医看的是人。

  西医治疗是一种对抗性、攻击性的治疗,关注的是病原体,有菌抗菌,有炎消炎,缺水补液,缺电解质(盐、糖、碱等元素),就补电解质;中医治疗则是一种平衡性、调和性的治疗,关注的是人本身,气虚补气,血瘀活血,寒则温之,火则清之,脏腑功能出了问题便协调解决,以恢复平衡。

  比如,西医治疗感冒一般是消炎和物理降温,中医则是发汗解表。

  这就如同打仗一样,西医关注的敌人,中医关注的是自身,但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为了打败疾病,确保健康。

  作为一种平衡医学体系来说,中医是利用一些中药药材的性味来影响人体,抵御病邪,使身体恢复阴阳平衡。单纯从药的角度来说,中药的康复作用绝对是西药无法取代的。

  西医讲求准确对抗病原,中医则选择一种模糊中的精准。西医治病主要强调辨病,强调辨病实际上就是强调共性的因素,因此,西药常会研发出一些对症的新药;中医也讲求共性,但更重视共性后面复杂的个性,所以中医辨病,更辨证。

  同一个病,个体不同,反映就有差别,这个就叫同病异证。

  名医华佗有一次遇到军吏二人,都是身热头痛,症状相同,但华佗的处方,却大不一样,一个用了发汗之药,一用了泻下之药,这两个人觉得十分奇怪,但各自服药后却都痊愈了。两人去向华佗请教,华佗说,你们二人一个为表证,用发汗法可解,一个为里热,必须泻下才能治愈。

  西医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注重客观,现代医学通过高科技的物理、化学手段来检测身体的各项客观指标,并以此来判断疾病的进退发展。

  中医则注重主观上的感受,比如病人口渴,在西医眼中,口渴饮水只是一个客观表现,但中医通常会进一步加以询问,口渴时想喝冷水还是想喝热水?中医对于这个客观表现背后的主观感受更为关心。因为如果偏喜冷饮,那么这个病多数在阳明,如果想喝热饮,则说明这个病可能在少阴。一个少阴、一个阳明,一个实热,一个虚寒,两者有天壤之别。

  西医的诊断和治疗就好比中医的脉象,是一种客观的检查结果,但主观上的喜恶与感受是中医辨证的更重要的指标。如果某人发热,西医会将重点放在温度和类型上,是高烧,还是低烧,是弛张热,还是稽留热?中医则会问你,你是觉得身上冷还是觉得身上热?

  这也便是两者的不同,形象点来看,中医更像是量体裁衣的手工衣装,西医则是商场可直接选择的成衣。

  我曾经遇到一个来治疗咳嗽的女孩,她是南方人来到北方城市后便咳嗽不止,西医诊断为螨虫感染,服药后虽有效果但不断复发。其实,这是因为由湿润的环境忽然来到干燥环境身体出现了不平衡,螨虫只是一个契机,但不是根本。果然,在通过一番身体的调理之后,她慢慢适应了新的环境,咳嗽症状便消除了。

 

所以,中医关键在于看人,望闻问切四诊,因人、因病、因证来选方用药,依旧变化的病情和不同的体质因人制宜量体裁衣。

  一般来说,切脉、望诊与闻都是在观察客观的症状表现,闻是听声音、嗅气味,有人会疑惑声音也能透露身体的信息吗?

  当然可以,中国古代有五音之分,即角徵宫商羽。五音跟疾病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五音里面哪个音强,哪个音弱,哪个音有,哪个音没有,五音之间的协调关系怎样?

  古代名医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声音了解他的健康状况,如果肺有毛病了,那么这个人的商音肯定会出问题,如果这个人的心有所不适,那么便会影响徵音的发音。

  问则是询问主观感受,了解个人的种种情况,与健康有关的所有细节,例如:疾病症状和时间、现病史、既病史、个人生活、性情习惯等等。

  对于病人来说,如实回答是最重要的,后面我会提到健康的人情世故,不同的人在面对医生的时候由于不同的性格与经历往往有着不同的表现。

 

第六部分

一月之中的四季变化

 

一月小四季,人体健康表

 

一月之中也有四季变化,女人有着最明显的感受,温热时注意调节,寒凉时切忌伤藏。找到一月之中的春夏秋冬,才能捕捉身体的细微变化。

  明确月四季,生长收藏便可以由年细化到月,有利于健康调节,更有利于生命的孕育。男女均有月周期,就在一月小四季。

  人体一月之间也有四季变化,正如每个月份的月亮都有阴晴圆缺,我们平时可以根据月亮的变化来判断一个月的阳气变化。

  认清一月之间的小四季,对女性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女人的身体特征与健康状况如果依据月四季来进行调养的话,对于女性的孕育、美容等身体保健都会有显著的效果。

  为什么说一月里的四季体现在女性身上尤其明显呢?因为女性要来月经。《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月事以时下",因此,古代又将女性的月经称为"月事"

  月亮每月圆满一次,月事每月一潮。月相的变化与女性的经事,与潮汐的涨落,都有关联。

  月初之时,月牙微露,阳气开始渐渐生发释放,月相也慢慢由缺变圆,也就是上弦月,这个时侯的阳气状态与春季相对应。

  在上弦月慢慢变为满月的过程中,阳气是最为生发释放最为旺盛的时候,人体内的生命能量也最为活跃,这个时候的状态与夏季相对应。

  月满一过,重阳必阴,阳气逐渐地转入收,转入藏。月相也渐渐由满变缺。到了二十二、二十三即成为下弦月,这个时候的阳气状态与秋相应。

  下弦以后,月的亮区进一步缩小,直至三十,光亮皆无,只能看见月亮的影子,这个时候就叫晦。每月有三十天,月周期里依据天干十二时辰的划分来看,每个时辰约占 2天半的时间。

  所以,一月之间的冬季就位于晦日前后的 7 天半时间里。晦日前后的这段时间,是每个月周期里月相最缺甚或隐匿的时候,月相缺或隐则反映了阳的收藏。

  因此,整个月象的变化,实际上也是阳气变化的一个例证。

  古人讲月满观潮,因为潮涨一般都在月圆的时候,月圆潮起,月亏潮落。现代科学解释说,月圆的时候,月亮与地球间的引力最大,由此潮涨。

  从阴阳变化的角度看,阳的生发作用可以使水升涨为潮,月满的时候恰恰是阳气最盛的时候,生命的能量阳气使静变动,使下变高。因此,潮汐的涨落变化实际上反映了阳气的变化。

  在自然界,海洋的潮汐受月地引力的作用,受天地间阳气的影响。在人体中,人体的血液犹如大海的潮汐,血者水也,血本静物,阳即生命的能量加之于阴这一器质,便使之搏动,进而产生了脉。

  古代把女性来月经叫做"月食来潮",少女第一次来月经叫做"初潮",也正是由于月象与潮汐的关系。

  月经来潮是由于子宫内膜的脱落,而子宫内膜脱落又由雌性激素的分泌水平决定。雌性激素的分泌有一个周期性,而这周期正好与月周期相当。

  月事以""下,随着每位女性体质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以及性格、职业等影响因素,这个""都会有一定的差异。

  日为阳,月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女性的激素分泌有一个月周期的变化,同理可推定,男性的激素分泌其实也应该有一个类似的周期变化,这个周期变化应该同女性的一样都可以按照一月四季来看。

 

女明星的四物汤

 

以内养外,补血养颜,细腻红润有光泽。这句话是以前一则女性保健品的广告语,非常契合女性的心理。其实,在我看来,这句话更像是一种药汤的广告词。

  之前无意看一期综艺节目,主持人对一位女明星的保养十分好奇,女明星原本要卖个关子,结果一旁跟她合作的一位男演员把她的调养秘诀说了出来。原来,这位男演员见女明星的妈妈经常给她到片场送补汤,他也想尝尝,喝过之后才发现是熬煮的中药,女明星告诉她这是女人喝的"四物汤"。也正是由于她经常饮用四物汤,所以面色红润,气血通畅,生理期的时候也没有什么不适。

  如今,月经周期的不适、面色发黄妇和科疾病的痛苦总是困扰着许多女性,因此补血、调经、养颜变成了女人的三大要务。

  四物汤是补血养血的经典方剂,最早见于晚唐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后世医家通过对这四味药的加加减减,进行不断改进变化,还衍生出了一系列保健养生各有侧重的药方。

  四物汤究竟是哪四物呢?真的对于女性来说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吗?

  四物汤,不外乎四种中药材,即当归、熟地、川芎、和芍药。

  中医认为,四物汤主要功能在于调理肝血。因为肝和血密切相关,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就像一个人体"血库"一样,当人体因为疾病或者生理活动,需血量增加时,这时肝脏就把贮藏的血液排出来,以供机体活动的需要。一旦肝脏有问题,藏血的功能就会出现异常。

  前面我们说过,血虚体质与血瘀体质在女性中极为常见,因此女性要对肝脏的调养加以重视。

  如果"血库"枯竭,就无法满足人体的各项功能,不能滋养双目,人们就会两眼昏花、干涩甚至有夜盲症状;如果"血库"不够充盈,那么表现在女性身上就是月经量少,甚至闭经;如果"血库"泄漏,就是肝失疏泄,那么藏血不固,就很容易引起出血病变,女性就会月经过多或崩漏带下。

  从中药药性的角度来看,熟地以补血为主,具有补肾填精的作用;当归补血、活血,补阴中之阳,单味药具有壮阳、兴阳的作用;川芎入血可调理血中之气;芍药则能敛阴养血。

  如果按照现代医学理解,熟地含有甘露醇、维生素A等成分,与当归搭配后,可以使当归的主要成分阿魏酸含量增加,进一步增强当归补血活血的功效,可以调节女性脸色苍白、头晕目眩、月经不调、量少或闭经等不良症状。川芎和芍药的物质成分则能够缓解血管经挛,增加动脉供血。

  由此可知,四物汤对于女性来说,无疑是调理身体美容养颜的"妇科第一方"

  四物汤还有一个保养的特点,那就是如果4味药物的比例不同,那么其保健功能也有所侧重,这也就是我们开头说的各种四物汤的衍生方。

  四物汤中,如果重用熟地、当归,轻用川芎,那么这是一个侧重补血的良方;如果当归、川芎轻用或不用时,可以帮助孕妇保胎;如果重用当归、川芎,轻用白芍则能治疗月经量少、血淤型闭经等等。

  在四物汤的基础上添加其他药材则可以起到更全面的治疗保健功效。

 

例如: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滋阴派名医朱丹溪的桃红四物汤,在四物汤的基础上添加了桃仁、红花,专治血虚血淤导致的月经过多,还能预防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

  添加了艾叶、阿胶、甘草后的阿艾四物汤,可以用来治疗月经过多,是安胎养血止漏的良方。

  四物汤加四君子汤后,名"八珍汤",能气血双补。

  在八珍汤的基础上再加上黄芪、肉桂,则成为老人们非常熟悉的十全大补汤。

  无论是哪一种"四物汤"都有其对应的症状和饮用时间,比如女性刚来例假时,服用四物汤最好搭配六味地黄丸,因为此时肾气不充。

  这也就是说,虽然传统四物汤有一定的广泛性和通用性,但并不是针对每个人量体裁衣的,女性或贫血的男性以及虚弱的老人最好找位中医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所认知之后,再依据个人体质酌情增减、调配,这样才能起到对症下药的效果。

 

月月四季月月舒

 

月亮的阴晴圆缺可以让人们了解大自然阳气的变化在一月之间的生长收藏,但并不是所有女性的经期都与月象变化一致,那么女性应该如果知道自己一月之中的春夏秋冬呢?

  这同样要以女性的月经周期为划分的依据。

  许多女性觉得每月来例假是件很麻烦甚至痛苦的事情,一方面由于不方便,更多的原因则在于女性会有痛经等不适。其实,女性的月经能够帮助女性人体每月一次的血液更新代谢,如同一次血液的清洗,这也是为什么女性比男性要长寿的原因。

  只要女性注意调理,不但可以让月经来潮没有任何不适,还可以借机活血化瘀,美容养颜。现在,就让我们看看月经与小四季的关系。

  女性来例假的时候便是这一月之间的冬季,因为此时,女性失血,活力减弱,身体的抵抗力也会下降,这段时间尤其要注意养藏。

  两次月经的中间,即排卵期是女孩身体最好的时候,相当于人体的夏秋之季,因为身体有自身的调控功能,受精也会选择最佳的时刻,排卵期女性的各个部分都在为受孕做着准备。

  经期过后则是春季,此刻正在准备下一轮的成长孕育,但月经刚过去后身体还会有些许的寒意,如同春寒的略紧感觉。

  由于每个经期都是女性一月之间的寒冬时节,因此,冬令进补不仅在一年之计重要,在一月之中同样重要。

  女性月经期间则易寒易热,既容易上火,又容易受寒。

  当气候骤冷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加衣;不要冒雨涉水,沾染湿气;夏季空调不要将温度调节得过低,;洗头洗澡后要注意保暖,不要汗出当风。

  经期要多喝热汤热水,来温补全身;千万不要吃冷食冷饮等寒凉之物,以免脾阳受损,寒凝血脉,而出现痛经、闭经或月经不调等病症;不要过食辛热助阳之物,因为辛热之物会使得冲脉任脉蕴热,迫血妄行,出现月经提前、量多、鼻子牙龈出血等症状。

  经期一定要劳逸适度,因为过于安逸容易导致血行不畅,过于劳累或不适当的剧烈运动会使月经过多。

  情绪要从容淡定,因为郁怒伤肝,忧思伤脾,悲哀伤肺,恐惧伤胃,如果女性忽然月经提前或推后了,就要想一想是否是之前情绪有波动,因为情绪变化会引起月经失调。

  此外,月经前后的调养也非常重要,月经期之前女性多热,好上火,容易起痘痘;月经后由于刚刚失气失血所以会有寒气,要注意不要受凉。这也就是女性养生要记住的:经前"",经后""

  对于平时饮食偏爱生冷的女性来说,这个习惯非常不好。因为长期食用寒凉生冷,会导致寒从内生,而寒为阴邪,其性主收引凝滞,会阻遏阳气,使脉道收引,致使血液运行不畅。

 

总之,上述各种因素都是会引起妇科疾病的诱因,而决定发病的主因,则在于机体的防御功能不足,因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在内,邪不可干",有了可乘之机,病邪才会有成形的温床。

  因此,只有平时顾护阳气,注意饮食调养,精神调摄,增强体质,并以月为单位养生养藏注意防护,女性才能健康美丽。

  经前火,经后冰,所以女性在月经前后的饮食需要避免生冷与辛热。来月经的时候通常时活血化瘀的好时候,很多中医在为女性调理身体时都会充分利用月经期,利用药食的偏性来改善体质。

  对于女性来说,痛经是一个大困扰,以青年女性较多见,一般是腹肌紧张或反跳痛,经血排出流畅时,疼痛常可缓解。那么怎样以饮食来解决痛经的问题呢?

  在月经来潮前35天内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主,注意吃得过饱,此时生冷食品当然是需要忌口的。月经已来潮,则更应避免一切生冷及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葱、生蒜、胡椒、烈性酒等。此期间病人可适当吃些有酸味的食品,如酸菜、果醋之类,来缓解疼痛。

  女性平时需要注意保持大便的通畅,因为便秘和痛经通常是相互影响的,蜂蜜、香蕉等润肠通便的食物可以多吃些。

 

冰火两重天与急性乳腺炎

 

女性在经期前后会有一个""""阳气变化,但这个变化通常不会太明显,不过对于刚刚生完宝宝正在坐月子的妈妈来说则另有一个明显的"冰火两重天",即产前一团火,产后一盆冰。

  女性妊娠期间,由于母体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全身各个系统都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的生理变化。其中,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更为显著,血容量增加,心率增加,心搏击量增加,全身活力充沛。故说,产前一团火。

  当女子还没生产之前,由于血液循环好,很多问题都不觉得,有的妈妈甚至怀孕时体重会增加二三十斤。

  分娩后,由于生产过程中,伤气、伤血,加之体力的消耗,阳气虚弱。当胎儿生出,胎盘脱落,血液循环不需要像生产前那么旺盛了,妈妈留在体内的多余水分也会在产后几天内由肾排出,因此,刚生完宝宝的妈妈之后的几天内尿量会有所增加,也会很容易出汗。

  动则汗出是一件非常容易受寒的事,再加上生产时,女性全身关节都有所松动,骨缝变大,风邪更容易侵入体内,此时的女性是最怕受凉的,也最容易感觉寒凉,所以说,产后一盆冰。

  女性在生产之后需要补阳、护阳、养阳,但这种滋补应该是清补,因为此时女性身体虚弱,如果热补的话,不但身体无法吸收,还会适得其反。

  哺乳期的母亲通常会有一个棘手的难题,那就是宝宝乱动常常会让妈妈得急性乳腺炎,也就是民间所说的"挤奶"。因为产后的妈妈容易受寒,血受寒则凝,血液循环不好,加之少许外力作用,容易造成肿块,严重的还会化脓。

  在这里我告诉妈妈们一个安全而绝对有效的食疗方法,我用这种植物妙方已经治愈过数百例的急性乳腺炎。

  方法很简单,食材就是蓖麻茎,选择干的蓖麻茎约100克,为什么要干的呢,因为新鲜的蓖麻茎有微毒。把干蓖麻茎清洗后,如同煎中药一样用水煎服,放些红糖,趁热服下,服用后身体会有些出汗,所以服完最好静卧床上休息一会儿,此方法保温助阳,治疗急性乳腺炎有奇效。

  如果找不到蓖麻,那么也可以去药店买些鹿角片水煎服用或者把鹿角胶化开服用,也有效果。妈妈们一定要记住,挤奶后,要尽快治疗,越快越好,早点治很简单,如果等到严重化脓了,就必须用抗生素了,这样对婴儿和母亲来说都是很不好的。

  产前一团火,产后一盆冰,如果避免冰火两重天的伤害呢?

  产后的女性养藏要注意房间温度、饮食温度的适宜,不要过热更不要过冷,一些老人常说月子里不要洗澡,其实洗澡还是可以的,但温度一定要合适,不要着凉受风即可。

  在春夏生宝宝的女性要重点防受风,在秋冬生宝宝的女性则要重点防受寒,当然空调的使用同样不要过度。

  现在一些妈妈为了保持体形不愿给宝宝母乳喂养,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健康误区,不仅不利于宝宝的健康发育,也不利于母亲的恢复与调理。

 

有人或许会说,我也想母乳喂养,但是没有乳汁或者乳汁不够啊。

  这种情况如果要找原因的话,恐怕很多人是由于不是自然分娩导致的。现在很多孕妇生产时都选择采用手术剖宫产,由于打麻药、手术失血造成了体质下降,通常手术后都会有低烧的现象。中医称之为虚热,此时应用中药,人参黄芪之类补养气血,以益原气,让虚热退去,但有的医生采取的是消炎的方法,挂点滴,用抗生素。

  消炎药其实是寒凉的药物,很多人都知道坐月子时产妇不能受凉,但消炎针实际上比凉风、凉水还要寒滞,对母亲的身体有很大的损害,气血亏乏之下无以化奶,自然奶水没有或量少了。

  对于这种抗生素造成的寒凉,也会是年老时的隐患,让女性留下腰腿酸痛的后遗症,所以说,月子里容易坐病,有时这病正是在医治其他病症时留下的。

  其实,自然分娩时虽然伴有阵痛,但对于女性的身体来说,远比剖宫产要健康得多。因为剖宫产手术实际上是打开了身体的大门,其间的操作会使得体内的阳气外泄,是最伤""的。所以很多女性在剖宫产后的身体状况会比以前有所下滑,也正是这个道理。当然,如果由于其他因素影响,比如前面还说到的脐带绕颈等情况,剖宫产就免不了了。

  最后告诉哺乳期的妈妈一个治疗乳头皲裂的简单方法:鸡蛋煮熟后取蛋黄,用锅炒至出油,放上些乙菧酚(即西药的雌性激素)涂抹在乳头皲裂处,同时可以吃些维生素E。中西医结合,这样乳头皲裂便可很快治愈了。

 

解百毒的药草与爱哭的妈妈

 

对于中年女性来说,更年期是个坎儿,生理的不舒服还好说,心理的不舒坦是最难熬的,看什么都不顺眼,觉得全世界都在跟自己作对,情绪也说变就变。的确,绝大多数人在更年期的时候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

  如果从人生阶段养生的春夏秋冬来说,更年期无疑就是四季之中的"多事之秋",此时的"多事",既反映在生理变化上,也反映在心理波折中。

  有的中年人的情绪变动属于更年期范围内的正常表现,有的人的情绪波动则有可能是更年期的升级,也就是说已经由于更年期内分泌的异常而导致有疾病出现了。这两者之间应该如果区分呢?眼泪,有时候就是健康的警示牌。

  曾经社区里有位年轻女孩来找我,说她妈妈现在正处于更年期,情绪特别容易激动,一有点芝麻绿豆的事,就会泪流满面,止都止不住。她想知道妈妈究竟是怎么了,应该如果调养?

  其实,除了这种悲伤欲哭不能自主的症状之外,有许多更年期的女性都会有精神恍惚、心中烦乱、睡眠不安的症状,还有的人老爱打哈欠,有的人喜怒不节,甚至言行失常。这几种表现其实都是脏躁症的症状。

  脏躁症是由于五脏阴液不足加之情志刺激所造成,肺气虚,则悲伤欲哭,心血虚,则神乱不安,肝气抑郁就会哈欠连天。脏躁症是更年期经常出现的病症,治疗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一个药膳即可。

  张仲景在《金匱要略》记载了一个甘麦大枣汤: 甘草9克、小麦15克、大枣10枚,先煎甘草,去渣,后入小麦及大枣,煮粥,空腹服用。

  此药膳益气安神,适用于妇女脏器燥热,精神恍惚,时常悲伤欲哭,不能自持者,或失眠盗汗、舌红、脉细而数的患者。

  小麦味甘微寒,既能调养心气,以安心神,并能补脾益肝,调养肝气;甘草甘缓和中,大枣甘温益气,两药甘平,质润而性缓,与小麦相伍,能补中益气以润脏躁,这也就是《皇帝内经》中所谓"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的用意。

  甘草其实是中药材中的"和事佬",因为这味"甘国老"可以调和诸药。

  明代仁宣年间,御医盛寅,深受两代皇帝恩宠。某日,他刚进御药房,突然头痛昏倒,不省人事。太医院的医生们都束手无策,不知病从何起。皇帝为其宣召名医诊治,一位民间医生毛遂自荐,配药一剂煎汤为盛寅服下,片刻之间,盛寅苏醒。

  皇帝非常惊讶,询问是何灵药,这位民间医生说:"御医盛寅因为没吃早饭就走进药房,胃气虚弱,无法抵御药气郁蒸,中了诸药之毒,故而昏倒。能解诸药之毒者,惟有甘草,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皇帝立即询问盛寅,果真如此。

  甘草益气补虚,缓中健脾,通行百脉,滋养五脏,安神养心,所以用在甘麦大枣汤中可以画龙点睛。

 

由内而外的美容课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现在很多女性对于美容养颜十分关注,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皮肤细腻红润有光泽。其实,从健康的角度来讲,皮肤是身体的皮毛,只有从内而外的保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肌肤的种种问题。

  如果内在不调理,仅仅是单纯的敷面膜、美白、按摩都只能是一时的救急。就好比有的人经常在皮肤的同一个位置长出痘痘一样,挤掉,没过多久还会长出来,因为病根一直都在,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所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从五脏的角度来说,皮肤是属于肺的,因为肺主皮毛。

  人的肺气合于体表的皮肤,其华在毛。皮毛是人体的屏障,人的肺通过卫气循于皮毛。肺气虚,卫气不足则皮毛失去濡泽,就会使得屏障功能减弱。

  所以,要保养皮肤首先要养肺,增强卫气。反之,如果皮肤保养得很好,也可反馈出肺的功能良好,还可以起到有效辅助肺脏运行的效果,两者是相互影响的。

  《黄帝内经》曾记载了一个皮毛与肺合养的闭气功。方法是:闭气不息七遍,再引颈以气顺之,饵()舌下津无数,然后将意念引到面部就可养面,引到脖颈就可养脖颈皮肤。

  从体质的角度来说,我们曾经提到过偏寒体质、偏热体质以及女性中比较多的血瘀与血虚体质,体质的最大特点就是复杂与交叉,所以十种偏颇体质经常有双重交叉。对于女性来说,以内而外美容养颜的重要一课,便是从肌肤上看看自己究竟是寒底子还是热底子。

  下面给出大家两组选项:

  A组:夏天也喜欢热饮;冬天手脚会冰凉;头发比较稀疏;容易掉头发;手掌经常湿润;皮肤的温度容易下降;冬天不容易上妆;春秋皮肤容易缺水起皮;黑眼圈较重;脸颊部位比较容易出现黄褐斑;脸色比较苍白,不上妆会让人以为生病

  B组:冬天也喜欢冷饮;唇色较深;嘴唇容易干,离不开润唇膏;指甲容易折断;容易长痘痘;脸上皮肤特别是T 区部位毛孔较粗;早上起床肌肤较为油腻,但是却明显缺水;起床时眼睛的分泌物较多;眼睛容易浮肿;脸颊经常会发烫发红;皮肤经常出问题,容易生痱子或疥疮

  如果你在A组的选择多于B组,且两组相加总选项少于7,那么你属于症状较轻的寒底子,寒底子的人肤质一般偏干,因为一冷便会干燥,所以这种体质的人脸色和唇色都容易苍白,容易出现黑眼圈和黄褐斑,很容易显得病态。

  如果你在A组中的选项等于或超过7,那就说明身体的寒凉程度相对重一些,除了外部的美容养颜之外,还应该从内部进行调理,也就是中医讲的"温补脾肾,振奋阳气,温化水湿,畅达气血"

  如果你在B组中的选项多于A组,且总选项少于7,那么你属于症状较轻的热底子,热底体质的人一般肌肤会有明显地偏油或偏干,T区的毛孔较粗,脸颊容易潮红,嘴唇颜色较深而且容易干燥,因为热底的人容易出现大便干和便秘的症状,所以热底子人的肌肤护理比较麻烦,痘痘也比较容易冒、痱子。

  当然,如果你在B组选项等于或超过7,那么你的体质过于燥热,"滋润养阴,清降虚火,镇静安神"是最根本的养颜养生之法。

 

总之,皮肤问题虽然看似在表面,其实根源内部脏器与体质之间,由内而外的美丽才是真正的美。

  平时的一些常见肌肤问题除了内在调理外,也可以选择一些中药材外敷。

  比如,对于皮肤黯淡、粉刺、粗糙等问题,可以选择地肤子、白癣皮、苦参等药材熬制后小盆洗脸,然后再用清水洗净。

  此外,还有几种简单的中药护肤搭配,只需两位药,煎煮后服用,可以解决一些肌肤问题。如:黄芪配当归,可解决面部黄褐斑、面色无光泽或是时间比较长的痤疮与暗痕;白芷配大黄,可解决在便秘情况下的面部痤疮、肤色较暗、油性较大的问题;白芨配玉竹,能改善皮肤粗糙、皱纹增多的肌肤问题;地肤子配防风,可以解决皮肤时常过敏的情况。

  女性还会遇到的一个养颜困扰就是斑,有时身体的疾病也会以斑的形式表现在脸上。斑也依据寒热体质有所不同。

  寒底子的人皮肤长斑多半由于气血不畅、性激素分泌失调,也就是"精血不足,不能上荣于面",而色斑也主要分布在脸颊两侧、发际线边缘、人中、下巴等处。

  这也说明女性的子宫功能需要调养,女性的右手掌中指下面对应身体的子宫,平时可以先按后推,以七个为一组,多加按摩。

  还可以配合使用一个祛斑秘方,取黑红糖20克,牛奶15毫升,将黑红糖化成糖稀,倒入牛奶中调匀,做面膜备用。洗脸时用手指在面部乱弹琴,让面部气血畅通,而后敷上面膜,坚持一月,定会有明显的效果。

  热底子的人长斑的大多由于火气瘀积导致的色素沉积,或因肝火旺盛使得脸色不佳,这一类的斑主要在鼻梁、眼周、额头等处,这种情况最好调养阴虚内热的体质缺陷,并做好日常的防晒。

  如果因为睡眠不好女性面部浮肿,那么可以轻轻按摩听会穴、大迎穴、颊车穴等让脸颊消肿。

  可以将大拇指指腹贴近颧骨下方,稍用力垂直往下轻压2公分左右,指力往上轻抬即可,再缓缓将指力放松;中指、无名指并拢,沿颧骨下缘指力平行往下轻压至2公分处,再往上顶;四指并拢,在脸颊的穴道上轻拍数下,而后用并拢的四指轻触脸颊上,似碰未碰,沿顺时针方向,由内往外画圆圈。

 

"女儿药""虎狼药"

 

中药是否有分类呢?什么药才是"女儿药""虎狼药"又是哪一类型的药呢?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中写道:

  宝玉看时,上面有紫苏,桔梗,防风,荆芥等药,后面又有枳实,麻黄。宝玉道:"该死,该死,他拿着女孩儿们也像我们一样的治,如何使得!凭他有什么内滞,这枳实、麻黄如何禁得。谁请了来的?快打发他去罢!再请一个熟的来。"

  一时茗烟果请了王太医来,诊了脉后,说的病症与前相仿,只是方上果没有枳实、麻黄等药,倒有当归、陈皮、白芍等,药之分量较先也减了些。宝玉喜道:"这才是女孩儿们的药,虽然疏散,也不可太过。旧年我病了,却是伤寒内里饮食停滞,他瞧了,还说我禁不起麻黄、石膏、枳实等狼虎药。我和你们一比,我就如那野坟圈子里长的几十年的一棵老杨树,你们就如秋天芸儿进我的那才开的白海棠,连我禁不起的药,你们如何禁得起。"

  按照宝玉的说法,石膏、枳实、麻黄等药都是"虎狼药",而当归、陈皮、白芍等则是"女儿药",究竟是不是如此呢?

  其实,药都其属性,寒热温凉平,各不相同,从药效来看,有的药劲大,偏性大,有的药劲则相对温和一些。不过方剂的用量也是一个方面,一般所谓的"女儿药"通常温和一些,药的分量也少一些,"狼虎药"则多药劲迅猛,用量也大。

  中医之中虽然没有明确的"女儿药""狼虎药"的划分,但是却有"经方派""时方派"之说。

  《伤寒论》、《皇帝内经》等经典著作中的药方都十分精炼,药材味数不多,用量也小,煎煮完之后,药汁也很少,易于服用,这些经过时间与实践检验的经典配方,被后人称作"经方"

  经方派的药方通常都是精炼的小方子,日本的中药十分精致,也正是因为日本崇尚中医中的经典处方。当然,这也与日本的国情与实际情况有关,因为日本中药十有八九要从中国进口,加工后制成成药,方子小可以减少用药量,但效果也不错。

  时方派通常药材味数较多,用量偏大,效专力宏,但煎煮之后,药汁也较浓较多。对于一些重症急病,疗效会比较明显,然而,从养生保健的角度来讲,很多日常小病都不需要如此多的药量。

  这两种不同的派别,各有侧重,不同情况下应采用不同的药方。清代慈禧太后曾经在某次重病时面对一碗浓浓的药汁觉得甚难下咽,虽然那是用量大、味很苦、效力猛的"时方",但是却是对症应时的。

  通常,中医也会依据不同病人的体质、性格以及对药的耐受程度来选择不同的方剂,一般来说,以保健为主的汤药或药茶一般量小味淡,治急症重病时的汤药就需要病人药灌满膛了。

  现在药店也有许多中成药,这些都是根据经过了数百年时间沉淀与筛选的经典名方来加工制成的,在改变剂型后,一般都是丸药或颗粒,携带方便,服用也方便,有些还添加了糖,所以口味也更易于接受了。

 

生活中人们常说的中成药是指由中药材按一定治病原则配方制成,随时可以取用的现成药品,如各种丸剂、散剂、冲剂等,适应急需,省去了煎剂煎煮过程。

  中成药的缺陷就在于药的成分组成、药量配比一成不变,无法随症加减。此外,由于药材加工过程中的不确定反应,因此,有时汤药服用正常的人却会对同类中成药有过敏反应。

  中草药治病,汤、丸、散、膏、丹,这些不同的传统剂型其实在古代都包含有各自的道理和特点,中药治病不能单纯理解成象西药那样含有什么成份治病,所以一般来说,那种改变了原始食用本性的提取往往失去了很多药效。这并不是说所有的中成药都不好,而是说对于一些"西化中药"以及不是从口中服用的中药针剂要慎重选用。

  很多人一生病,就去打点滴,其实点滴是通过静脉注射的,血管相当于生命之门,能够少开启,就要尽量少开启,这才能""得住阳气与能量。点滴一般都是抗生素,抗生素在抗菌消炎的同时,其实也会伤害身体里的很多有益菌群。

  有人说,中药注射液直接打入血管中,应该效果更好啊。其实并非如此,中药以药性与归经影响人体,这种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性的"熏陶",有很多小孩子吃中药常常吃一口吐半口,虽然没有吃进去多少,但作用还是很明显,因为吐出来的药也同样发挥着作用。中药讲究"药食同源",由肠胃进入,并作用于各个脏腑。本来是应该吃进去的东西,怎么能随意注射呢?就好比说,果蔬汁也不能当做葡萄糖打啊。

  所以,打任何点滴都要慎重,不要滥用,西药针剂和中药针剂都是如此。不过,如果身体有些虚证,倒是可以选用一些中成药慢慢调养,长期坚持。

 

七情内伤与病由心生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惊、恐七种不同的情志表现,是人体对外界事物刺激产生的情感反映。这七种情绪变化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范畴,一般来说,是不会使人致病的。

  只有突然强烈的刺激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越了人体的适应能力和耐受限度,引起人体脏腑气血功能紊乱,使阴阳失去平衡而发病时,七情才会成为致病因素,这也就是中医所谓的"七情内伤"

  情绪的郁结会造生疾病的产生,只有把情绪的症结找到,并有所宣泄,才能化解病根。《三国志·魏书·方技传》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郡守患病,名医华佗认为他只要将胸中愤怒发泄出来,病就会好了。于是,华佗接受了郡守的许多财物作为医资,却不去给他诊治,不久后华佗不告而别,并留下一封书信骂了这郡守一通。郡守勃然大怒,命人前去追杀华佗,郡守的儿子知道华佗的用意,叮嘱下属不要追赶。郡守愤怒异常,吐出数升黑色的淤血,病也就好了。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病由心生,心病还需心药医。《黄帝内经》中告诉我们:"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只要调节情志,精神内守,身体抵御病邪侵害的能力便会大大提高。

  中医将七情归为五志,即喜、怒、悲、忧、恐,将思划入忧之中,惊划入恐之中,因而也说是喜、怒、忧思、悲、惊恐。其中,怒归肝,属木;喜归心,属火;悲归肺,属金;恐归肾,属水;忧归脾,属土。

  当情志变化剧烈,相应的脏腑便会受到影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中医治疗因情志而生的疾病时通常从五志相克入手,即恐胜喜,喜胜忧,忧胜怒,怒胜思,思胜恐。

  七情调和是生长收藏的一个平衡指标,也是情志养生的关键,那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处理情绪变化呢?

  喜、怒、忧、思、悲、惊、恐,七情之中,其实也有好孩子和坏孩子之分。一般来说,有六情属恶性刺激,是不太乖的,只有喜属于良性刺激,是个一贯的好孩子。喜为心志,笑为心声,笑是喜形于外的体现,所以经常保持喜悦、乐观的情绪,对健康是有好处的。所以,人们常说,笑一笑,十年少。不过好孩子有时也会犯错误,如果喜过了头,就会伤心。

  对于一些年幼的小孩子来说,大人一逗就会"咯咯"笑个不停,这时,父母要注意,不要一直逗孩子,开心也需要有限度。

  那么其他六项之中,最""的是谁呢?是怒。《东医宝鉴·内景篇》说:"七情伤人,惟怒为甚,盖怒则肝木克脾土,脾伤则四脏俱伤矣"。怒多伤肝,肝失疏泄后,气机就容易升降逆乱,进而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因此引发的病症通常会比较严重。

  惊恐致病通常比较难治,因为惊恐多来自外界,一般人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受到了惊吓,比如看到什么怪东西或者惨状,听到什么吓人的声音,或者遭遇险情等,都使人惊骇不已,还会伤及心肾。

 

健康也有人情世故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中梓在其著作《医宗必读》中写了这样一篇文章。他结合自己的行医实践,就《黄帝内经》中提及的"不失人情"四字,深入阐释了人情与病情的关系。

  人情有三类,病人之情、旁人之情与医生之情。在此,站在普通人的角度来说,我侧重讲一下病人之情与旁人之情对于保健之道的意义。

  他写道:"所谓病人之情,是因为不同体质的人的五脏都有不同的偏颇,七情变化也各有不同。阳盛体质的人适宜凉一些,阴盛体质的人适宜热一点。身体耐受力强的人,剂量小作用缓的药物效果不明显,耐受力不强的人,剂量大作用急的药物会对身体有害。这是因为体质的差异造成的。

  有人喜动,有人爱静;有人爱吃这个,有人爱吃那个;喜欢听吉利话的人,如果医生直言病情的危急情况,病人会有抵触情绪;多疑的人,医生对其病情的安慰,他也会认为医生是在骗慰他;病人如果不相信医生,那么医生的忠告形同虚设;如果病人疑虑太多,医生说得越深入他越忌讳。这是人的性格差异造成的。

  有钱的人多比较任性,医生叮嘱的禁戒之事他一般要打些折扣;权高之人多自尊心强,骄傲随意,常会不自知地违背医嘱。温饱尚未解决的人,有病多会捱着;劳碌奔忙的人,忙于求生,哪有心思养生。这是不同际遇的人的差异。

  有的人对于身体保健的种种说法,不会甄别,无所适从,对的不信,错的坚持,最终身体健康也成画饼,这是没有主见的危害。

  有的人总是担心意外事件,一心求稳,这也怕,那也怕,对身体的调养反而不利,这是过于小心的危害。

  有的人境遇不顺,理想未达,成日担心忧虑,病由心生,这是太过看重得失的坏处。

  性情急躁的人,得了慢性病,频繁更换医生,一病多投,反而不利;慢性子的人,得了急症,不知不觉中拖延了病情,难以挽回。这是性情快慢的弊端。

  有的人对于药的副作用过于忧虑,药刚沾唇,立马觉得有了不良反应,这是内心的偏见在作祟。还有的人因忌讳而不对医生直言病情,或者故意隐瞒症状,想凭借脉象试探医生。

  所谓医生之情,即医生的心理常情,是指各种医德不好的医生在诊病时的种种不良行为,有善于曲意逢迎的一类,有言行卤莽的一类,有口腹不一的一类,有贪图侥倖的一类,有知识浅薄的一类,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一类,加之行业之间的各种关系,都有可能成为影响治病救人的因素。因此,病人有时也要对医生有所了解,莫受庸医之害。

  其实,中医的望闻问切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诊断系统,脉象只是其中一种诊病手段。比如医生号脉得知你有食积即消化不良,但至于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产生了食积,则需要病人向医生讲述缘由与不适。因此,病人之情,也是医生需要考虑在内的主观因素。"

 

第七部分

24小时里的小四季

 

一天之内的春夏秋冬

 

一天之内也有春夏秋冬,这才是真正的健康进行""。二十四小时是人体保健的最小单位,也是阳气变化的最小周期。越是上了年纪,越要以""来调节身体。

  调好身体的子午时钟,让生长收藏随时随地,呼吸有方法,吃药有学问,健康的学问就在一天的生活之中。

  在日这个周期里有没有生长收藏呢?同样也有生长收藏,因为一天之内也有春夏秋冬的阳气变化。《黄帝内经》中说:

  《黄帝内经·灵枢》中说:"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又说 "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虽然年周期与日周期在时间长度上不一致,但细分而看,变化却是相通相同的。朝则阳生,日中则阳长,日入则阳收,夜半则阳藏也。

  古代有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时是一天之中的第一个时辰,古文中常说"二六时中",意思是两个六就代表一昼夜,一个时辰就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十二个时辰便对应着现在的二十四小时。

  一天当中"子、午、卯、酉"这四个时辰是养生最重要的时段,如同四季中的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这四个划分点。

  晚上11点至凌晨1点之间,中午11点到下午1点之间,相当于四季中的冬至和夏至,这两个时段是人体内阴阳交会的时刻。"子时一阳生,午时一阴生"。阳气从子时那一刻开始逐渐增强,在午时那一刻达到最高点同时开始减少。早晨5点至7点,傍晚5点至7点,相当于四季中的春分和秋分。

  在一天之中,顺时的养生养长养收养藏是十分重要的。

  中医养生理念讲求应时与天人合一,认为人应该像大自然学习保养生命的方法,日常生活习惯也应该符合自然规律,如果把一天时间划分出来,每个时间段都有着对应的脏腑机理。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辰时(7点至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这六个小时就相当于一年之中的春季。

  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这六个小时相当于一年之中的夏季。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这六个小时相当于一年之中的秋季。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这六个小时相当于一年之中的冬季。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对于身体的调节无法做到每个时间段一一对应的那么细,那么可以依据一天春夏秋冬四个整段的划分来养生、养长、养收、养藏。

 

子午觉:如何让分钟变成小时

 

人们在欢度元旦、春节的时候,常常在前一晚等待夜晚12点钟声的敲响,因为从0点的那一刻起,新的一年新的一天便开始了。

  上一节我们说,子、午、卯、酉四个时辰是一天养生养藏的关键,而子时和午时又是这四个时辰中的重中之重。

  中午11点到13点为午时,夜里11点到凌晨1点为子时,是人体阴阳之气交替的时候,午时为阴气最弱之时,子时为阳气最弱之时,故这两个时辰间的休息对养生最为关键。

  所以,夜里熬夜不要晚于11点,最好11点已经开始睡觉。即使睡眠不足,白天13点之前午休一会儿,哪怕30分钟、20分钟或者10分钟也可,人就会阴平阳秘,精力旺盛。这也就是子午觉的养藏与养生。

  夜晚如果能在正子时之前入睡,即便是分钟也能达到小时的效果。因此,对于失眠的人,或因工作而不得不熬夜的人来说,正子时的时刻,哪怕二十分钟也一定要睡,睡不着也要训练或强迫自己睡着。

  一般人过了正子时大约十二点半以后,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等到天快亮时才入睡,到了六七点钟依旧困乏,一天都昏昏沉沉。

  所以,对于不得不从事熬夜工作的人,与其一直熬到三四点钟,不如在夜晚十一点到凌晨一点这段时间睡上一会儿,因为这段时间的睡眠效率远远超过其他时间段,真正的一分钟等于一小时。

  如果这一点不能做到的话,那么也要记住,正子时也就是十二点,即使有天大的事也要暂时放置下来,睡上半小时;到了卯时即早晨七点之后想睡觉时千万不要再睡,这样一天的精神也会远胜过熬夜一宿早上六七点钟再睡个"回笼觉"的情况。当然,如果午时能够午休两个小时,同样可以给身体再次充充电。

  随着生活的快节奏发展,人们对于午休越来越不重视了,其实,中国人的午休习惯可以上溯至周代。不过,午休的时间不能过长,一旦一睡一下午,反而会打乱正常的作息。

  《红楼梦》第二十回中就曾提到这个问题。话说宝玉在林黛玉房中说耗子精,宝钗撞来,讽刺宝玉元宵不知"绿蜡"之典,三人正在房中互相讥刺取笑。那宝玉正恐黛玉饭后贪眠,一时存了食,或夜间走了困,皆非保养身体之法;幸而宝钗走来,大家谈笑,那林黛玉方不欲睡,自己才放了心。

  按常理而论,吃完午饭后小睡片刻,有益身心,这是谁都知道的。宝玉如此说,重点在"饭后贪眠"四字,如果睡得太久,有失打一个盹儿的本意,反而会积食,因为午睡时间过长,到了夜间就不易入眠。

  古人讲究子时大睡午时小憩,这两个时段的睡眠与休憩实际上是人体阳气得到收藏和蓄养的过程。

  古代养生有三大法宝:三寒、两倒、七分饱。所谓"两倒",就是指要睡好"子午觉"。对于现代的年轻人来说,早睡早起是件很难做到的事情,白天工作忙碌压力大,夜晚娱乐应酬休息晚,这其实是养藏的大忌。

  作息不正常会导致免疫力降低、学习力降低、记忆力减退等不良症状,还易导致高血压、肝炎、皮肤病等病症。

  人体经过了一整天的体力消耗,到了晚上需要休养生息,此时的活动缺乏多余的生命能量,不得不调动体内储存的肝火,加之精神的亢奋会持续两三个小时,因此入睡会变得很困难而不安稳。

  有的人觉得虽然我的作息不正常,但我白天的精力还是很旺盛,说这种话的人多半是年轻人,这种精力的网上其实也是在寅吃卯粮,在透支体内贮藏的生命能量。

  对于想要调整作息早睡早起的人来说,如果实在无法早睡,可以将隔天早上的闹钟向前调1小时,这样晚上也会提早1小时睡觉,这样慢慢调整,就可以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也能达到"子午觉"的黄金睡眠。

 

酸枣仁,安神入眠的"脑白金"

 

有人说,我就是夜猫子型的人,就是白天没精神、夜晚效率高的类型,晚上就是想睡也难以入眠,总不能老靠安眠药吧?

  其实,人和动植物一样,白天活动产生能量,晚上把能量转化为新生的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夜晚,人随着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阴主静,是人睡眠的良辰,此时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所以,人要顺其自然,就应跟着太阳走,即天醒我醒,天睡我睡。

  夜猫子这种生活方式的人大多是年轻人,昼夜颠倒,爱熬夜,爱睡懒觉,这是因为现在你的生命能量还很充足,许多隐藏的问题没有暴露出来,就如同年轻时的寒凉老了才会痛一样,年轻时浪费的睡眠等到年纪大时便会留下许多后遗症,因为该收藏的时候没有收藏。

  一般过了更年期的中年人通常有这种感受,晚上困得早,需要早早睡觉,白天醒得早,有时天还没亮便睡不着了,到了老年更是如此,这就是身体自身在依旧阳气的变化与能量的虚弱来做出的强迫性的调节。

  当老人一旦睡眠不好,那么肯定就说明身体的自控功能不好了,就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病症出现。比如:如果睡觉非常警觉,一点动静就容易惊醒,那么说明肝火过盛;如果睡觉非常不安稳,那么说明胃火过剩;如果睡觉觉得很累,浑身沉重,那么说明肝阴不足。

  在这里我就借一位失眠老人的病例来给大家介绍一种适合所有睡眠不好的人的安神入眠"脑白金",对于那些难以入眠的年轻人来说,这可是一种无任何副作用的天然"安眠剂"

  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跟大多数老人一样,一直以来都有高血压和冠心病,不过一直不严重,她也没有通过吃药打针来控制,她说,其实只要她睡得好,其他的病症就没有什么了。不过,这段时间她时常难以入睡,身体各方面就觉得不舒服了。

  我给她开了一副酸枣仁汤,这个药方还有首方歌:"酸枣仁汤治失眠,川穹知草茯苓煎,安然入睡梦香甜。"这里用到的药材是酸枣仁、川芎、知母、甘草和茯苓。

  对于那位老人来说,因为还有其他的病症所以用了这副养心安神的汤药,但对于普通的失眠的人来说,酸枣仁单味就会有很好的效果。取酸枣仁30克,捣碎,用水煎服,睡前服用,就可以安神入眠了。

  对于睡眠不好的人们来说,除了酸枣仁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简单的调理方法。

  晚餐可喝些小米粥,加入少量白糖,小米中含酪氨酸可改善睡眠,晚餐少食,食物要清淡易消化。因为胃不和,就会卧不安。晚饭后,不要饮浓茶。还要记得睡前不要喝太多水,以免夜尿过多影响睡眠。睡前饮杯热牛奶,也有利于安眠。古人云:"食勿语,寝不思"。躺下后要全身放松,什么都不要想,保持头脑的空灵。

  还要提醒大家的是,睡觉时四肢要暖,睡前用热水烫脚,把手搓暖,手脚和肚脐、以及背后的命门穴都要盖好。并且,睡觉时对外的窗户要关上,空调应该关闭,不然会因""产生诸多疾病。

  因为人在睡眠之中,气血流通缓慢,体温下降,阳气在体内收藏积蓄。若风入筋,寒入骨,早上起来会浑身困乏,长此以往,病由此生。

 

五劳七伤与随时随地的"活子时"

 

夜里十一点零分开始到凌晨一点,叫做子时。

  宋朝的易学大家邵康节曾在讲解易经时用一首诗讲子时:"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子时是阴阳分界的地方,一年之中的冬至就像一日之中的子时的半途,即晚上十二点钟,此刻万物皆静,却蓄势待发,如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却慢慢在起变化。

  人们在冬至那一天,通常要吃饺子或汤圆,因为古人说这一天是阳气初动的那一刻,也是回转开始生长的一天。我们以前学过,冬至是一年之中最冷的一天,这也说明,过了这一天,虽然冬季还未过去,但气温已经开始回升了。

  中医针灸有个子午流注的方法,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至午时一刻,乃一阴之生,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流者,往也。注者,住也。

  它所运用的原理就是人体内的阴阳相合与气血循环都有固定的时间。如果针灸时遵循血气的应时变化,那么按照这个原则来取穴治疗就可以事半功倍。

  古人养生有个方法,虽然天地之间的变化规律是固定的,但是如果能把天地运行的法则用到你身体上来,自己调节出"活子时"便可以让生命充满活力。

  按照《黄帝内经》中的划分,七七四十九岁是女性的更年期,如果在更年期运用"活子时"法则进行休养生息,就可以延缓衰老,更新生命。

  《内经》讲:"阳气者,烦劳则张。"这个张是指向外向表面发泄释放。阳气向内可以入内温养藏府休养生息积蓄能量,如果心烦劳碌,那么阳气就会向外释放去缓解表面的疲劳不适而不入内涵养体魄,因此烦劳太过的人,身体就会亏虚而藏寒。

  这里提到的烦劳便是现代人尤其要重视的健康问题。

  烦是心神的不安定,是心神的扰乱不静。为什么会烦呢?火加于头上,谓之烦。火浮越在上则容易起烦,所以,火要归根,要降下来。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医讲究心肾相交,以肾水来济心火,因为心火不浮越在上,火便可归根。如果一直心烦,那么便会心肾不交。

  中医说,五劳七伤。其中五劳分别是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伤则是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行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解伤志。

  所以,这种""""隐藏在人们平时的视、卧、坐、立、行是之中,隐藏平时的饮食、情绪、工作、气候之中。外界的环境,是我们无法操控的,但内在的机体却是我们可以调节的。

  因此,我们平时要在自己烦劳的时候,学会调节情绪,由烦转静,舒缓身体的疲劳,让生命的能量恢复到正常的情况下,不要过于向外释放到表面,影响身体内在的调养。这种自我的调节,也就相当于自己创造随时随地的"活子时"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于年轻人来说,活子时就相当于源头活水。懂得活子时可以调整自己身上的四季,也可以把不好的时段变成生机旺盛的春天。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如果能摸索出一套符合自己身体的"活子时"规律,便有利于延年益寿,变"更年期""新年期"

 

古代名医告诉后人的服药时间

 

中药煎煮后服用,其实是讲求时间的。在最佳的服药时间服药,药性可以更大程度地调动人体的调理系统,从而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药效。

  西医中的降糖降压类药物,如果服用的时间不同,药效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同样一个药物,在不同的时间服用,就会有不同的效果,例如,强心药和降糖药的最佳服用时间就在凌晨 4 时左右(寅时)。

  前面我们说过,高血压病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降压药的吃法。

  我诊治过一个被高血压困扰的患者,是位中年人,他的睡眠不好,偶尔会头晕,此外倒没有其他不适。

  在之前看诊中,经过血压测量,他的低压达105毫米/mmhg,高压达180毫米/mmhg,服用降压药之后,又连续测量了一周,每天一次,发现血压已经控制在了正常范围内,不过一段时间后,他又觉得头晕。

  经过询问,我才了解到,原来一周后,他觉得身体很舒服了,自己感觉已经恢复了便自己把药物停了。停药后两天,又感头晕,于是又继续服药,之后如果偶尔头晕厉害,自己便会擅自加量,服用后却感觉更不舒服,似乎没有什么降压效果。

  其实,在这里,他走入了一个服药的误区。人体在血压高时和血压低时的不适感觉其实很相似。因为,血压贵在稳,忽高忽低,人体便会不舒服,中医称之为"眩晕"

  如果降压药服用的不当,血压降得过低,同样会不舒服,往往此时人们却总以为是药效不够,其实是用药过头了。

  降压药的服用也有两个最佳的时间点,即早晨六点和下午两点,因为早晨八九点钟会有一个高血压段,下午三四点钟同样也有一个高血压段,而药物一般都在一小时后发挥作用,所以在这两个时间服药,是用最小的药量达到最好的药效。

  西药由于是对抗性的治疗方法,所以针对发病的时间来服药就可以事半功倍。

  对于中药来说,不同的时间服用也有不同的效果。

  由天地人体的阴阳四季变化来看,养阳的药与养阴的药肯定服用时间不能一概而论。当然养阳的药不一定等到春夏才服,养阴的药不一定等到秋冬才服,因为一日之中也有四季。前面我们说过,一日之中的寅卯辰即为春,巳午未即为夏,申酉戌即为秋,亥子丑即为冬。

  一天的巳午未三时,一月的望月前后,一年的农历四五六月。在这些时里,阳气蒸腾向外、向上,所以,在里的阳气相对虚少,容易胃中虚冷。

  其实凡是机体处在阳气蒸腾在外,胃中虚冷的这样一个状态,都应该为巳午未,比如剧烈运动了,烦劳了,这个时候的阳气就在外,胃中就容易虚冷,此时不应该马上喝冷饮。非要喝冰水,也要等静下来,阳气慢慢转头向内的时候,才可以喝一点。不然便容易得病。

  因此,如果在服用中药调理身体的时候,最好对于自己的养阴养阳问题向医生详细咨询一下,这样在服药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药性、病情、身体状况来确定服药的时间。

 

腹式呼吸:像宝宝一样呼吸

 

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几次说到了腹式呼吸,究竟怎样才是腹式呼吸,腹式呼吸为什么对于身体的健康有如此大的功效呢?

  如果你细心观察一下刚出生的宝宝会发现,宝宝呼吸时,小肚子是一起一伏的,而平日气喘吁吁的大人们都是肺部起伏不定。

  美国健康学家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呼吸方式不正确。很多人的呼吸太短促,往往在吸入的新鲜空气尚未深入肺叶下端时,便匆匆地呼气了,这样等于没有吸收到新鲜空气中的有益成分!

  很多人,特别是女性,大都采用胸式呼吸,只是肋骨上下运动及胸部微微扩张,许多肺底部的肺泡没有经过彻底的扩张与收缩,呼吸太短促,氧气尚未深入肺叶下端便又被呼出了,长此以往,身体的各个脏器就会有不同程度的缺氧状况,慢性病也就因此而生。

  我们可以自己检查一下:呼吸时,将两只手分别放在胸部与腹部感受一下,如果放在胸部的手比放在腹部的手起伏明显,或者放在腹部的手几乎静止不动,那么就说明你的呼吸方式不健康,呼吸过于浅短。

  如何能让呼吸清而长呢?那就是学会腹式呼吸。

  婴儿在妈妈子宫中孕育的时候,就是用腹式呼吸的,这也就是古人养生时所谓的"胎息",这种胎儿时期的特殊呼吸状态是最省力最高效也是对人体最有好处的,人一旦进入到胎息的状态,内心便会空明安静,身体各方面的机能也能调整到最好状态。

  从宝宝出生直到两三岁时,还是可以自主地运用腹式呼吸,随着年龄的增长,胸式呼吸慢慢取代了腹式呼吸,大多数人都把这项呼吸技能忘却了,殊不知,呼吸与生命息息相关,呼吸方法便是一种重要的养生养藏之法。

  佛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当年阿难尊者请教世尊释迦牟尼,生死是一个什么概念?释迦牟尼回答:生死是呼吸间的事。

  《黄帝内经》中说,归根乃静,睡眠为大归根,吸纳为小归根。吸纳便是我们所说的呼吸中的吸入。呼吸本身是一个玄妙的过程,是阴阳的交换,呼出这个过程为阳,而吸纳这个过程为阴,呼是生发释放,吸是收入纳藏。

  我们知道,古人对人的寿命还有另外一个十分形象的说法,叫做"气数"。生死在于呼吸之间,如果说你的气数未尽,那说明你还可以活上一段时间。如果气数已尽,那也就意味着寿命即将终结。

  这个气数其实就是人呼吸的次数。一个人一生中的呼吸次数有一个相对的量,如同某样东西的使用年限使用次数,东西都是要磨损的,人体器官也是如此。

  假设人能活到八十岁,人的正常呼吸数,按每分钟十五次计算,那么,每天的呼吸次数为21600次,一年365天,一辈子的呼吸次数即为63072万次,这就是一个人的气数。如果将这个呼吸的次数降到每分钟七次、八次,甚至更少,那么气数的使用期限也会相应延长。

  一些从事剧烈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的人的寿命往往低于人均寿命,其中也有这方面的影响因素,因为呼吸过于短促而频繁了。

  《庄子》中曾提出一个"踵息"的概念。踵就是脚后跟,是人体最下的地方,踵息就是指深呼吸,形象地说,也就是要深入到脚后跟,所以道家也说"息息归根"

  我们都知道,深呼吸能够使人心神安定,紧张时,烦躁时,有病发作时,深呼吸都能起到舒缓的作用。所以说,健康就要从呼吸开始,从深呼吸开始,而腹式呼吸就是最佳的深呼吸方式。

 

印度瑜伽与中医通窍

 

现在,很多女性闲暇时间都会去练瑜伽,瑜伽的确是一种舒缓的养生健身之法,其实这项起源于印度的修养功法之也给予了我们很多日常保养的提示。

  其实,早在唐代,孙思邈就在《千金方》中成功地将印度医学结合到中医体系中,这也是一次十分著名的"中西医结合"

  YOGA,古代佛教旧的翻译叫"相应",也就是说人与天地,与大自然应该相互感应,通过与自然的接触,通过锻炼身体的姿势,通过练习呼吸,来达到与天地的感应。

  相应,感应,最重要的便是感觉的灵敏,所以古印度的瑜伽大师通常都会让学习瑜伽的弟子们首先学会清洗身体,把体内污垢清理干净,才能让身心清灵。这里的清洗身体不像我们平时的沐浴洗澡那么简单,而是由内而外地彻底清洗。

  比如:洗鼻子,每日清晨,首先饮用一杯盐开水,然后拿壶清水来灌洗鼻子;洗胃,把一个干净的长纱布,消毒处理好,吞咽下去,然后再让纱布自消化系统至肛门排泄出来。

  这些传统瑜伽的清洗在我们现在看来哪里是什么清修啊,简直就是残忍的酷刑,不过瑜伽所依据的理念是正确的。

  以瑜伽清洗肠胃而言,习修瑜珈的人每一两天就要如此洗胃,使肠胃里没有脏东西,这是便是印度瑜伽的医学理念。清洗肠胃过后的纱布恶臭无比,这是因为人们的肠胃食管确实是十分脏的。

  食道好比一个玻璃杯,人吃下各种食品汤水饮料,好比用玻璃杯盛各式各样的东西,一直不清洗,玻璃杯内壁肯定附着着许多污垢,长此以往,玻璃杯便失去了原本的光滑透明。

  当然,我们现在肯定不能用古印度瑜伽的清洁法,因为这是现代人普遍无法承受的方法,但是我们可以用不那么激烈的方法来清理身体的垃圾。对于清理肠胃来说,我们可以选择适时的饥饿疗法,每隔一段时间坚持吃几天素食。

  身体内部不能向洗澡一样进行清洗,但身体外部或是内部器官与外部环境相接触感应的部位就必须要清洁干净了。比如,人体的九窍,九窍是指二耳、二目、二鼻、一口、一前阴、一后阴。

  瑜伽的感应养生如果运用在日常作息中便是一种心神的自我调节法,人们可以用冥想的方式找寻一下古人所说的"醍醐灌顶"的感觉。藉由意识调整呼吸、以身体姿势达到全身平衡,不停地在意识中告诉自己"自愈"、恢复与完善。

  所以,瑜伽讲求"灵修",这种方法可以刺激身体腺体和神经系统,使身体回复到最自然的状态,并完善人体不协调的地方。

  普通人应该借鉴瑜伽这种自然舒泰的健康理念,保持机体的灵敏与通畅,当然除了九窍要通之外,还要做到四个更重要"",及我们后面要说的"四通"

 

四通与八法,解读市面上的排毒养颜茶

 

人体健康讲求平衡与通畅,一旦某个环节或器官堵塞,气、血、阳气都会受到影响。从日常的角度来说,怎样才算是达到了人体通畅呢?中医给了四个指标,即四通。

  四通,是指气通、血通、溲通和便通。

  有的人吃一点油炸的东西就会咽喉肿痛或者咳嗽,你可能会说,这是上火了,不错,咱们前面也讲过有关上火的问题,但是如果这个人不仅吃了油炸的东西会上火,甚至连闻到点气味也会有这些症状,那就要进一步分析内在的原因了。

  还是说上面这个人,因油炸气味,他出现了咽喉肿痛等症状,西医或说,扁桃体发炎了,说明身体有炎症,去打针消炎吧。不过如果再仔细看看,这个人在咽喉肿痛的同时还脸色发青,唇淡手冰,脉象沉细,那么西医的消炎便不对症了。

  因为此人这种上热下寒的身体表现说明这时的上火不是因为阳气过旺,而是经络堵塞,气血不通。

  一旦气血经络不通,就如同水流管道被堵住了,即便只倒入一点点水,也会溢出来。因此,稍微吃一点油炸辛热的食物就会咽喉肿痛。

  此时,如果一味用寒凉的药,用抗生素消炎,只会适得其反。因为寒则凝滞,此刻服用寒凉的食物和药物,经络只会越来越紧,气血也会越来越堵,越来越不通。这种情况就不能老是消炎,而应该培补阳气,改善体质,保持气通和血通。

  溲通,是指什么呢?有的地方方言有一个词叫做"解溲",这个溲其实就是排泄的意思,溲通也就是指小便通畅。

  我们知道,人如果尿路出了问题,健康就会出现严重的器质性病变,比如我们前面说过的肾炎。所以,小便必须保持通畅,人如果尿不下来的时候,就必须借住外力手段来导尿。

  中医八法具体来看都有什么呢?我们如何运用医理来疏通人体,打造一个通透的能量"收藏"空间呢?

  汗法,是以疏散风寒为目的,又称之为"解表",也就是让人用出汗的方法来纾解外感引起的身体表面的疼痛。一般人伤风感冒后,中医都会说解解表就好了,其实就是让人出出汗,以浑身的发热和汗意来让毛孔酣畅舒适,从何从毛孔中把病邪赶出去。

  吐法,是利用涌吐来治疗因风痰郁火而导致的胀闭积食等症状,让人一吐为快。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吃坏了肚子,十分不舒服,但呕吐出来,就会觉得松快多了。

  下法,便是通便,排除肠内宿粪积滞,也称攻下、泻下。现代人在便秘问题的困扰下,常常会对市面上的排毒茶很感兴趣,许多女性甚至对那些肠润茶、养颜茶产生了依赖性,只要便不通,便去冲泡来饮用。

 

这些排毒养颜茶究竟是什么呢?这些排毒茶基本都是用了一些药性主""的中草药,比如泻叶。

  任何药材和饮食都有其属性,中医正是利用药食的""来调理人体的"",以泻为主的药就是用来让人拉肚子的,只有在病症需要""的时候才可以对症下药。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身体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病症,此时如果常服用这种以排毒为名的"泻药",就容易""得太过,让身体偏离原本的平衡,留下其他疾病的隐患。

  和法,和是和解的意思,病邪在表可汗,在里可下,如果半表半里既不可汗又不可下,而病情又正在发展时便需要一种较为和缓的方法来驱除病邪。

  清法,使用清凉剂来治疗温热病证,也就是清热。热又分表热、里热、虚热、实热、气分热、血分热,清热的时候不能一概而论,有的需要镇静,有的需要解毒,有的应该甘寒,有的应该苦寒。

  温法,也就是温养寒性,解决身体表面或内里的寒凉。如果一个人老是出汗又觉得冷,消化也不好,气短声微,身体疲惫,还有点尿频,那么就需要温法调养了。

  消法,主要是消导,解决消化系统的积食,其中消痰利水也属于消。

  补法,就是补充体力不足,从而消除一切衰弱证候,《内经》说"虚者补之"。补气、补血、益精、安神、生津液、填骨髓等都属于滋补范畴,总之,就是要让虚弱的机体强壮。

  如果果真是便秘严重,需要用药物来影响人体"",那么,你也不需要去买什么排毒茶之类,可以去中药店买一点泻叶回来。

  泻叶有消积导滞的作用,每次510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即可。要记住的是,调养与生活习惯的调整才能治本,泻叶茶对便秘有帮助,但却不能完全依赖。

  这八法虽然是医生治疗疾病的方法,但从养生的角度来说,这是八种保养的理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这些原理来简单调节小病小痛。

 

外有"",内有""

 

有人说青春痘是青春的象征,说明我们还年轻,其实恐怕大多数人对于痘痘都没有多少好感,尤其是爱美的女孩子。

  痘痘,现代医学称之为痤疮,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由于内分泌不调常常会受青春痘的困扰,不过多半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与身体的成熟而自愈。

  对于女性来说,月经前期受到荷尔蒙分泌的影响,在月经前期或月经期间,脸上会冒出一些小痘痘,月经过后就消失了,这是受内分泌的影响也不必担心。

  对于已经过了青春期的青年人来说,如果之前一直面部光滑,突然冒出了痘痘,那其实是身体的一种健康信号。

  外有"",说明内有"",或许此时的""还没有成形,但也说明身体的某个脏器需要调理了。因此,这种不"青春"的战""尤其需要知己知彼、抓住症结。

  那么,痘痘是身体在向我们透露什么信息与警示呢?我在这里简单给大家讲一下突发的痘痘所反映出的病机。

  痘一般长在身体表面,如面部、鼻子以及胸、背部等,中医说肺主皮毛,这些长在身体皮毛的痘痘正是说明肺或者与肺相关的脏器有了不适。

  五脏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协调的,肺属金,是人体的秋季的代表,主肃降。土生金,脾胃属土,在季节交替时尤为重要;金生水,肾属水,肾对应冬季;火克金,心属火,火代表夏季;金克木,肝属木,肝对应人体的春季。由此来看,痘痘的出现同五脏都有关系,不过同肺、肝、脾的关系更为密切。

  此外,寒热体质与痘痘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说,热底子的人肌肤更容易出现痘痘的症状。因为热底的人内火旺,肌肤的新陈代谢也相对旺盛,并且容易出现大便干燥和便秘问题。一般,热底子的人痘痘容易出现在脸颊、额头、下巴中部等部位。

  寒底子的人通常体内循环不畅,激素分泌容易出现问题,一旦内分泌出现故障,人中、鼻尖、下巴外侧等部位就容易长痘痘,所以寒底子女性比较容易受到生理期痘痘的烦恼。当然,寒底子的人一旦吃了太多热气的食物,或者睡眠不足,也可能出现与热底子相同的痘痘状况。

  一般来说,有痘痘,说明需要排毒清火,因此多吃点苦瓜,泡点菊花茶喝,远离烟酒和辛辣刺激,保证良好的睡眠,对于五脏器官都有好处。

 

一二三四,全身简易按摩法

 

人体表皮下面有大量免疫细胞处于"休眠"状态,按摩捶打这些部位就会刺激这些细胞,激活它们的活性,不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充分发挥细胞与机体的活力,这样人就会不得病,少得病。

  按摩古称"按蹻",是我国传统的摄生保健方法之一,是运用手和手指的技巧,按摩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从而达到预防、保健目的。

  《黄帝内经·素问·血气形志篇》中说说:"……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按摩通过对身体局部刺激,可以促进整体新陈代谢,疏通经络,防止气血滞留。因此,我们在做日常按摩的时候,也要注意循经取穴,按摩刺激相应穴位,这才是真正的按摩。没有章法,乱按一气,是不会有明显效果的。

  按摩时要注重手法,要以柔软、轻和之力,循经按穴。如果按摩之后除了感到被按摩部分具有温暖舒适的感觉外,全身也有一种轻松、愉快、舒适的感觉,这才是按摩到位,有了效果。

  说到按摩,有人会说,全身那么多穴位经络我根本搞不清,没关系,按摩其实很简单,只要把握住人体的几个重点部位就可以解决日常的小不适,概括来说,就是一二三四。

  第一,头为诸阳会。

  勤梳头,可选用木梳或角梳,还可以用手指梳头提发,也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发常梳"。多用双手指腹敲打头部,有醒脑、改善脑部血液供应的作用,

  用大拇指指面按于印堂穴(位于两眉中间),以前臂带动手指,自下而上,做双手交替,按揉20次,力道要适中,印堂也就是神话中二郎神的"第三目",常抹按,如同"开天目"

  用大拇指指面按于前额正中皮肤,以指根带动指尖两手分别向左右两旁做抹法,至眉梢处再推回前额中央。

  用双手拇指指端持续用力,作用于攒竹穴(位于眉毛内侧端)、鱼腰穴(位于瞳孔直上的眉毛中)、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力道要轻柔。这是"按双眉"

  用双手拇指指端持续用力,作用于四白穴(位于瞳孔直下,正对鼻翼处)、迎香穴(位于鼻翼旁凹陷处)。如眼痛眼涩可重按四白穴,如鼻塞流涕可重按迎香穴。

  而后是"熨目",这是《诸病源候论》留给后人的按摩法。

  两手相摩擦,搓热后,将手掌放于两眼之上,这就是熨眼。如此反复熨眼三次。然后,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轻轻按压眼球,稍停片刻,让双目感觉温热舒适,可缓解眼疲劳。熨目适宜在黎明时分做,对于长期对着电脑或者用眼较多的朋友平时可以多做几次。

  第二,寒自脚底生。

  双足为人的第二心脏,各脏腑均在足部有相应反射区。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在足趾处交会交接,两腿有足三阴三阳经循行,敲打按摩两腿会使上述经脉功能加强,增加下肢回心血量。

 

脚是人的第二心脏,脚尖是阴阳交会之处,因此双脚的温度很重要。如果冬季双脚冰凉,那么晚上可以拿一小把花椒,煮开之后泡泡脚,可以祛风寒通经络。

  平时也可以多做腿脚的按摩,由膝盖开始,先将膝盖骨揉搓发热,而后由上至下地捏小腿,最后按摩脚掌,并拉拽至脚尖。此外,还有我们在前面的章节提到过的具体病症的脚部按摩都可以结合采用。

  健康其实就藏在平日里的小举动中,简简单单几个按摩活动,就能让全身温煦舒泰,让老年人充满生机与活力。

  如今许多的年轻人,尤其是办公室一族,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平时的运动量又不够,经常会觉得腿部肿胀,有些人虽然没有感觉,但其小腿摸起来十分硬,这种情况一方面是运动不足致使血液循环不好,一方面是缺乏活力。有着"萝卜腿"的年轻人尤其是女孩子,应该学会揉开小腿肚子里郁结的肿块,也就是我们上面说的腿部按摩的第二步,捏小腿。

  通过不停地揉捏,你会发现原本硬如萝卜的小腿肚子会变得柔软,腿部也会非常舒服,既有利于末梢循环,又能起到腿部减肥保健的效果。

  此外,多多摩拳擦掌对身体也很有好处,因为人的手掌对应着心肝脾肺肾。

  食指、中指、小指为手三阳经与手三阴经交会之处,上臂为手三阳经与手三阴经循行之所,因此,捏搓、推拿、拍打手及双臂,会使上述经脉充盈、通畅,并使其所属脏腑发挥功能,还能活动肘关节、肩关节。

  第三,捶打碰撞背部可行气活血,舒经通络。

  脊柱为督脉所在,两旁分别华佗夹脊穴、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人体所有的脏腑均在背部有相关的腧穴,刺激这些穴位能够促使气血流通,调节脏腑功能,益肾强腰。背宜常暖,古人有捶背养生法,即是此意。老年人常采用的撞树之法,也是此理。

  前面我们提到过打通任督二脉"小周天",捶背其实就是一个"小周天"养生法。

  第四,还有一种按摩方法即摩耳。

  人体在发生疾病时,常会在耳部的相应部位出现"阳性反应"点,为耳穴。

  耳部好像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臂部朝上,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或耳垂附近,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

  摩耳时要分三步走,第一,先搓耳门,中指在耳前,食指在耳后,将耳门搓热;第二,摩耳廓,将耳的各部位均使劲摩擦致热;第三,揉搓捏拉耳垂。

 

第八部分

药食五味话平衡

 

跟周朝食医学饮食

 

药食同口入,五味话平衡。

  向古代营养师学习饮食搭配,在古代医理中找寻药膳的真义,吃有吃的学问,饿有饿的道理。

  春夏秋冬的饮食课,生长收藏的小秘密,一切从""说起。

  其实,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健康保养经验,除了医书之外,史书中也有很多日常之中的起居饮食之道。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周朝的营养师和医生是如何搭配饮食、食疗治病的?

  《周礼》中介绍了周朝当时的医事制度,医师为众医之长,负责主管医药政令,下设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分管王室的饮食配膳,治疗邦中的内外科各种疾病和兽病。

  食医类似于现代的营养师,是掌管君王调味和配食的医生。

  那时君王的饮食分为六食、六饮、六膳、六馐、百酱、八珍。

  六食即稌、黍、稷、粱、麦、苽,也就是现在的粳米、粘黄米、谷子、上等小米、麦子、菰米。

  六饮指水、浆、醴、(酉京)、医、(酉也),也就是现在的水、酸味饮料、甜酒、淡酒、酒酿、薄粥。

  六膳指马、牛、羊、猪(豕)、犬、鸡的肉。

  百馐指多种美味的珍馐佳肴。

  百酱指多种精制的酱类。

  八珍指八种珍贵的食品,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捣珍、煎、渍、肝膋,具体说来就是用肉汁烹调并浇上油脂的米饭、模仿肉汁米饭而做的黍食、烤猪、烤羊、牛羊鹿獐的里脊肉、煎制的牛羊肉、用酒醋等调味品腌渍的鲜牛羊肉薄片、用狗的肠网膜油蒙在狗肝上烤制的食品。

 

食、羹、酱、饮四类饮食分别应该模拟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各有各的温度要求,食要温、羹要热、酱要凉、饮要冷。春天饮食应该多酸味,夏季多苦味,秋季多辛味,冬季多咸味,用滑性(古代的堇、萱、枌等)和甘味(枣、栗、饴、蜜等)的调味品调和。

  在粮食与肉类的搭配上,牛肉适合配粳米,羊肉适合配粘黄米、猪肉适合配谷子、狗肉适合配小米、禽类适合配麦子、鱼肉适合配菰米。

  疾医相当于现在的内科医生,因为四季均有不同的季节性流行病和易发病,例如:春季多发有酸削感的头痛病,夏季多发疮疥等皮肤病,秋季多发疟疾以及畏寒发冷的疾病,冬季多发咳嗽气喘病。医生用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谷即麻、黍、稷、麦、豆,五药即草、木、食、虫、骨,五味、五谷与五药配合使用得当,可以攻邪养正,调养人体,治疗疾病。

  医生还依据五气、五声、五色判断辨别疾病。五气指五脏所出之气,五气的温度也都各有不同,如同四季变化一样,由热到寒,肺气热、心气次之、脾气温、肝气凉、肾气寒,《黄帝内经》中也通常五气理解为喜怒悲忧恐。五声指古代根据声音的清浊而分成的宫商角徵羽,《黄帝内经》中又指呼、笑、歌、哭、呻。五色指青赤黄白黑五种面色。

  同时,医生还要诊断九窍开闭的异常变化,九窍指头面部的耳目鼻口七窍和下部前阴后阴两窍。

  在以上两诊的同时,医生还要诊察九脏即五脏六腑(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胃、膀胱、大肠、小肠)脉象的波动。民间百姓如有疾病,由疾医分别诊治,百姓不论病逝还是老死,都要记录下原因,呈报给医师。

  疡医相当于现代的外科医生,各种脓肿、溃疡、利器创伤、骨折筋伤等都由疡医以外敷用药治疗,依旧要配合五气、五药、五味来调节,其中,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用具有滑润作用的药物调养气血,通畅孔窍。

  这便是周朝医官们的各自分工与职责,其实对于现代人来说,自己应该充当起自身或者家庭营养师、保健师甚至业余医生的角色,只有将养生养藏之道化入生活的一点一滴,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健康的真谛。

 

药食的寒热温凉平

 

中医药食不分,中药都是像食物一样煎煮服用的,食物也可以作为药来用。这主要是利用了食物或药物寒热温凉平的五个属性。

  古人说:病从口入。

  疾病跟饮食的相关性非常大,西医学研究饮食,主要从食物的成分,蛋白质、脂肪、糖、微量元素、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等等方面了解。

  《素问》中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人要维持生命,靠的是天之气,人需要呼吸,呼吸之气就是天给人的五气。地如何养人?大地生长各种动植物,这就是地给人们的五味。人们常说,五味俱全,五味就是酸、苦、辛、咸、甘,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酸、苦、辣、咸、甜。

  食物的味也对应着食物的属性,那么食物的属性怎样来断定呢?又如何依据药食的属性来治疗疾病调养身体呢?

  举个例子来看,夏天渴过了头时,接连不断地喝水,还是口渴,此时吃一片西瓜,就会比喝大量的水更能止渴,这是因为西瓜是寒性的,味甘甜,而水却是平性的。在夏季烈日的暴晒之下,很多植物都焉了,而西瓜是盛夏的水果,烈日炎炎,却甘甜生津,因为寒性的东西能耐酷热,所以比性平的水更能解暑热。

  再以生姜为例,生姜也是一味中药材,其性温。按阴阳而言,属阳。野姜,必定生长在阴凉之处。农村家里种植姜时,总要拿东西盖上,遮挡阳光。人如果受寒后,得了风寒性感冒,只要喝上几次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姜糖饮,那么感冒就能痊愈。

  这就是中药调偏补弊的原理,寒病则需温药医。中药中的大热之物附子,只能生长在长年不见阳光的深林沟壑之中,能在如此阴凉之地生存,说明附子是热性的,所以人食用后,能治寒性之病。

  当然,性温与性热之间,有程度上的差别。如周易中的少阳与老阳之区别。所以只是有小小的感冒就不能用性热之药,凡事过犹不及,走过了头就会成为另外的问题。

  难道生长在热带的植物就一定性寒,生长在寒带的植物就一定性温吗?不一定。

  这要根据植物本身的属性来分析,决定药物的寒热也不仅仅只有气候,还有许多其它因素。因此辩别食物的温凉寒热不能一概而论。

  中医中的药材都是从食物中选出来的。怎样选的呢?是我们的先人以身试药用人体筛选出来的。古代传说神农尝百草,著有《本草纲目》的李时珍也经常品尝草药以辩药性温凉寒热,因此,现在人们用的中药都是经过了古人身体检验与鉴别的,医书中都明确点出了其属性。

  当然,西药那些化学药品大多是用各种动物来进行实验研究出来的,研究成功后或许也会再经过一轮试药志愿者的身体验证,不过从筛选方法来看,中药比西药更为安全。

  因为人体和动物的机体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知道很多医学试验都会用小白鼠做为试验品,但小白鼠和人对于各种药食以及化学成分的反应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比如,巴豆是主泻下的药,人吃了会拉肚子,但是老鼠吃了,却会变得更加肥硕,俨然是老鼠的健康零食。

  而与能入药的动植物相比,日常食用的食物与水果,基本上都是中性的平性的,某些食物仅是略微偏温偏凉,比如芒果性平,荔枝与桂圆则是中性略偏温而已。

  中医要对二千多种药材的药性都有所了解,对于常用的七八百种药更要了然于心应用自如,因为中医的组方原则就是通过"君臣佐使配伍"来协调所用药材之间的性能,使之最大功效地与人体结合,来纠正因疾病或失调造成的人体偏弊。这也就是所谓的"炮制学"

  所以,人们平日的饮食会比较随意一些,而吃药时则都会比较慎重,因为大家都觉得"是药三分毒"啊。

 

是药三分毒与天然白虎汤

 

有句话人们常常挂在嘴边,是药三分毒。

  这句话有道理吗?有。不过要分析一下这句话的真正意义。

  每种药材都有其属性,每种食物也都有其属性,一般来说入药的偏性大些,不入药的单纯饮食偏性小些。中医讲"是药三分毒",这个""性其实是指""性。如果从这个角度看,许多食物也是有一定""性的,只不过这种""不是所谓的毒药,而是一种属性。

  有人或许会问,中药都有寒热温凉的属性,那么西药呢?其实西药也有,不过西药中的毒性多为重金属等化学成分的毒性。如果从寒热温凉的角度看,消炎类的抗生素应该属于寒凉药,不过由于是化学药品,所以属性不能像中药那样可以用食物的标准来比较。

  所以,中医口中的"是药三分毒",还有一句潜台词,有毒未必有害。药食温热寒凉,性能升降开放,使用得当,任何动植物都可成药,使用不当,连性平和的水也会成为一种毒。

  我曾经对一位感冒的朋友说,多喝点水,结果她便不停地喝,在很短时间内饮入了大量的水,而且是纯净水。这就出问题了,没过多久,她就出现了头昏眼花、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等症状,这其实就是水中毒。

  由于纯净水的过量饮用,导致人体盐分过度流失,一些水分会被吸收到组织细胞内,使细胞水肿,并出现上述的一些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痉挛、意识障碍和昏迷。

  由于药是从食中选出来的,所以人们如果对一些常用药材有所了解的话,就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食材来祛除一些小疾病。

  比如,有人得了口腔溃疡,医生会给你开西瓜霜。这种情况下,如果是夏天的话,你直接用西瓜其实效果更好。因为药品西瓜霜就是用西瓜外皮制成的,西瓜外皮是一味中药,学名唤作西瓜翠衣,熬水喝可以清火滋阴,而西瓜汁更被称为天然白虎汤,是一味清气分热的良药。

  "白虎汤"是中医名著《伤寒论》里一种以生石膏为主药治疗高热烦渴的名方。清代名医徐大椿曾经诊治过这样一个病例,病人卧病六天,不食不言,目光炯炯直视,不能闭合而眠。

  徐大椿说,这是阴阳相搏之证,他先让病人服用了一剂药,不一会儿病人的眼睛就能闭合了,也能说话了;又服用了一副汤药,病人便跃然起身,说自己病危时,梦见红黑二个人在缠绕作祟,忽然,黑人被雷震死,接着红人又被白虎衔去了。徐大椿告诉他,雷震是我运用的附子霹雳散,白虎则是我运用的天生白虎汤。

  这天生白虎汤其实就是西瓜汁,西瓜在古代又称"寒瓜",古人说食之如"醍醐灌顶,甘露沁心",可以消暑除烦、止渴生津利尿。

  有时的过度治疗同样会引起人体的失衡。我遇到过一个朋友,因受凉患上急性咽鼓管炎。我们知道人的五官是相通的,而嘴巴和耳朵之间的相通处就是咽鼓管。这位朋友咽鼓管中有炎症,不通气,进行手术疏通后,用抗生素来消炎。

  他打了好几天的点滴,还吃了许多消炎抗菌的药物,退烧了,但感觉咽鼓管仍然不通,头懵懵的发晕,不想吃东西,还感觉浑身没劲。有的医生询问医生主张换其他抗生素,继续消炎,有的让他吃些助消化的药。我让他把所有药物都停掉,熬些绿豆粥来喝,多喝水,好好休息一下。一天后,症状便消失了。其实,由于他已经用了将近一周的消炎药,炎症早就消除了,是过量的药性让他出现不适的症状。

  对于健康平和的人体来说,所有的药都有副作用,因为所有的药都要经过肝脏的解毒、分解、代谢,才能经肾脏排除体外,健康人吃药其实是在加重肝脏的负担。

  但对于人体有些偏颇或者说体质不够平和健康的人来说,有时正是要利用药食的""来中和身体的"",以毒攻毒,以偏纠偏。

 

药食有学问,用药如用兵

 

古代将领杀伐决断,士兵性命与战事成败系于一身,医生同样如此。

  身体患病,是病邪入侵,如同被敌人觊觎已久的领土暂时被敌人占据,用兵用得好,可以恢复领土主权,用兵用不好,不仅收不回领土,还可能导致更大的损失,甚至,领土尽失。

  清代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曾经深刻解读"用药如用兵"这一理念,他是这样说的。

  圣人用来保全人民生命的方法,是以谷物作为身体养料,以果品作为辅助食品,以肉食作为滋补饮食,以蔬菜作为充食之物,而药物则用它来治病。

  因此,即使是甘草、人参,滥用误用也会给身体带来危害,也就是说补药也是能成为毒药的。以古人为例,一般喜欢服食丹药的人,必然要患大病,这就好比作战时喜欢逞英豪的人,一定有大祸一样。

  所以,建立军队为的是驱除强暴的敌人,不得已才能兴兵;设置药物为的是治疗疾病,也只有再需要的时候才能运用。所以,用药和用兵的道理是一样的。

  说起疾病对于身体的害处,小病会耗损人的精气,大病会伤害人的生命,这种严重的情况好比身体中一个敌对的国家一样。如果需要用药材的偏性来调理脏腑的偏亢,就必须要充分了解药物的属性与身体的状况,知己知彼,运用多种方法来控制病邪调理身体,然后才不会有丧失生命的忧愁。

  对于不断发展的病邪来说,先占领病邪尚未到达的地方,这就好比是切断敌方的重要去路的做法;对来势迅猛的病邪,就要赶紧保护体内没有致病的部位,这就好比是严守自己险要阵地的方法。

  如果一个人有积食,因消化不良而生病,那么首先要消除积食,这就好比烧掉敌方的军需物质;如果病人还有其他的旧疾,就一定要防止新旧病邪的合并,这就好比干掉敌人在我方的内应。

  辨明药物在哪一脏腑经络发挥效用,就会有的放矢,不会滥用药物,这就是擒贼先擒王;充分了解疾病的寒热之性,并用反法医治,这就好比军事上的离间之计。

  一种病如果分散攻治,就好比让敌方前后不能互相救援,其战斗力就会削弱,自然可以以少胜多;几种病症如果综合治疗,就好比集中优势兵力进攻敌人的要害,使敌人各自离散,失去统帅,那么敌人便会全线溃败。

  如果疾病正在发展,就要避其锋芒,内守元气,这好比军事上的以逸待劳;如果病邪正在衰退,则宜将剩勇追穷寇,再增加精锐药物,以彻底摧毁病根。

  对于邪气在身,体质虚弱的人,攻治不可过份,要以性味平和的药物为主,用峻厉的药作为辅助;好比一个国家,当经济衰落、民生凋蔽的时候,不可以耗尽民力;对于体质较好的病人,如果病邪入侵,那么攻治必须及时,可以性味峻厉的药物为主,以平和的药物搭配,这就如同国富民强之时,但有犯我国威者,虽远必诛。

  当然,此外,药材选择一定要适当,如同兵械必须精良;准时待发,即用药要符合时间规律;中医八法的运用要合理,如同排兵布阵要严整。

  总之,用药如用兵,《孙子兵法》之中其实也有包含了治病养生的方法。


     用药如用兵,似乎这种理念只是对于医生有用,但其实对于身体的调养同样应该遵循上述"用兵"的方法,药食之中大有学问,对于身体的许多情况,自己有时是最了解的,如果平时的饮食也多借鉴一些用药补偏的方法,那么不待药物发兵,膳食便巩固了健康的边防。

 

   

鲜活食材与晒制的草药

 

中药材一般都是通过晒干炮制的,其实大多鲜活的中药都有极好的药效,只不过由于生长时令的原因,许多药材都有季节性,加之新鲜草药不易保存,所以平时入药都使用干品。

  新鲜药材是传统中医药实践的起点,"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也是于山间田地遍尝各种鲜草,随采随用。

  最早的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中就认为"生者尤良"。此""实指""而言。有时候鲜活的食材与晒干的食材也有着效果的差别。

  大家都知道马齿苋这种野菜吧,其实这种野菜不但能够做饮食的调剂还可以治病。社区里有位四十多岁的女性,对于磺胺药物过敏,所以腹泻的时候不能使用泻立停等西药。刚巧,她刚买了一些新鲜的马齿苋准备换换口味。我便让她取150克新鲜的马齿苋煎煮后服用,一剂就治愈了肠胃的不适。

  如果朋友们想用这个方法治疗拉肚子,可以去田间或市场弄一些新鲜的马齿苋,如果没有新鲜的,可以换另一种方法,取当归30克,白芍10克,用白酒浸泡后服用见效也很快。

  为何一定要使用新鲜的马齿苋呢?因为对于马齿苋的这个作用,我曾经专门比较过,新鲜的马齿苋用起来效果很明显,见效也快,但药店里晒制的反而效果不佳。

  因为了解一下马齿苋的生长特点便可以知道,马齿苋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晒不干,无论怎样暴晒,暴晒多久,扔入田地中都可以继续成活。药店里的干品是怎样获得的呢?那是将马齿苋用开水烫过之后再加暴晒才制作而成,而马齿苋的药性在经过开水的浸烫之后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这也就是所谓药材的鲜活性。

  再比如,枸杞子根,又叫做地骨皮,是一种清虚的热药,如果是新鲜的,取细茶5克,新鲜地骨皮100克,冲泡饮用,那么治疗咽喉炎效果特别好。

  所以,有时中医治疗会以鲜药入药,即将新鲜植物类中草药的自然汁或鲜活的动物、昆虫类药材直接配入药方中。因为新鲜中药自然汁具有药鲜汁醇,气味具存的特点,中医有时十分重视用药材的气味来影响人体,加之药物的内在药性,这样药效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般来说,寒凉性的鲜药鲜品较干品来说味厚力峻,药汁的鲜纯润燥作用要比晒干过后强很多,如果某些药材取汁简便,就可以利用鲜汁来调理人体。

  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提到一种简便的治疗清热解暑、阴虚发热、夜热早凉等症状的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后来,现代医学更是从中得到启发,从青蒿中提炼出青蒿素用以治疗疟疾。

  其实,说如此多鲜活药材的高效,一方面是教给大家一些日常新鲜药材的使用方法,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醒大家,不仅新鲜药材可以多方面利用,鲜活食材有时同样可以在日常养生之中发挥作用,比如自制梨糖膏滋阴润燥,做乌梅汁消食温阳等等。

 

《红楼梦》里的饥饿疗法

 

饮食可以调节人体平衡,饥饿有时也是一种调养方法。

  感冒的时候,是需要注意食物的营养均衡,以提高自身免疫力,让身体抵抗住病魔的侵袭,但千万别猛吃猛喝,如果积住了食,感冒反倒不容易好。

  说到这里,《红楼梦》里也恰巧有这样一段佐证,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余香"中写道,贾母在刘姥姥的陪同下连逛了两天大观园,身体略感不适,贾府请来了太医:

  王太医说:"太夫人并无别症,偶感一点风凉,究竟不用吃药,不过略清淡些,暖着一点儿,就好了。如今写个方子在这里,若老人家爱吃便按方煎一剂吃,若懒待吃,也就罢了。"说着吃过茶写了方子。刚要告辞,只见奶子抱了大姐儿出来,笑说:"王老爷也瞧瞧我们。"王太医听说忙起身,就奶子怀中,左手托着大姐儿的手,右手诊了一诊,又摸了一摸头,又叫伸出舌头来瞧瞧,笑道:"我说了,姐儿又该骂我了,只是要清清净净的饿两顿就好了。不必吃煎药,我送丸药来,临睡时用姜汤研开,吃下去就是了。"说毕作辞而去。

  《红楼梦》这里提及的"饿两顿"是有一定道理的。贾府上下,凡略有些伤风咳嗽,总以净饿为主,次则服药调养,多能不药而愈。古时人常说的"偶感风寒"一般都是些轻微的伤风感冒,对于现代人来说,王太医的两个简单方法是值得提倡的,即适当饥饿和注意保暖。

  由于现代人滥用抗生素,常常忽略了身体本身的自愈功能,一感冒,无论轻重,立马上药,病愈周期也不短,而且人们大多不了解抗生素消炎一旦用药,就应用足三天量,不然不但起不到充分的药效,还会让人体产生一定的抗药性,以后再服用这类药物,便起效不大了。所以,当开始有些轻微感冒的症状时,不要硬抗,也不要盲目服药,应牢记四点:多喝水,身体暖,养精神,饿一点。

  不过,也要注意一点,如果感冒比较重,又长时间不痊愈,就一定要服药了,尤其是抗生素,因为通常这种情况都说明身体内有炎症,而且随着感冒日久,炎症在体内会越来越严重,会有发展成肺炎的潜在危险。

  感冒了,或许有人会想着多吃点东西,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但这时吃得太多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中医里提到三种不太好治的感冒,其中之一便是感冒挟食(其他两种见后),即感冒后吃得太多或或吃得过饱后伤风,所以感冒后清清肠胃,略饿一饿,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

  临床上许多疾病都有自限性的病理过程。饮食宜清淡温软、易消化等。这样能够让脾胃得到休息休整,有利于胃粘膜的修复。再者,机体在病理情况下消化能力下降,不注意调摄,常会导致食积,延长病程,影响痊愈。

  饿,也是一种养生方法,佛家道家修行中的"辟谷"境界对现代人来说过于玄妙,但中医古典案例中的"损谷"却是实实在在的有科学道理的饥饿疗法。对于现代人来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美味食物吃得过多,有时反而会为日常病症添火,身体自然而然也会出现一些警告的症状。

 

杖打富贵人与膏粱厚味

 

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的饮食其实都达到了古时富贵人家的水平,不过,这种"富贵"其实对于健康来说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人体获取的营养更多了,身体素质普遍有所提高;另一方面,生病的几率随着口食的享受也慢慢增加了。

  史书中记载:清代浙江省吴兴县姚庄有位富商顾又虎,世代经营首饰和祭服,他惯吃膏粱美味以致腹肉肥胖。一日,他突然催促管家拿来竹批,他脱下裤子,让家仆打他二十竹板。后来,这件事便成了家常便饭,如果仆人打得轻了,便会受到惩罚呵斥。每下必须用力重打,他才呼喊痛快。这样一打就是好几年,才觉得舒服多了。

  高明的医生听到这件事后,说:"这是因为好食辛辣发物,致使热毒郁滞经络脏腑,形成这种奇痒怪病,挨打以后,热毒渐渐消散,不然,热毒上攻,便会引起恶疮发背而导致死亡,这是一种富贵病啊。""膏粱厚味,足生大疔"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是指油脂、肥肉,""指的精米、精面,也就是精加工的细粮。细粮的粗纤维含量低,淀粉、蛋白质含量较高。经过精加工以后,脱去了皮壳,磨细过筛,进一步去粗取精,剩下的就更加甘甜,有粘性,不会粗砾难以下咽,口感、色泽都比较好。

  糠,是五谷脱下的皮壳,在大多数穷苦老百姓只能吃糠咽菜的年代,膏粱也就成了富裕的象征,孔子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叫做"食不厌精",说的也就是饮食的精致。我们在前面介绍过周朝君主的膳食,如果以那些食品作为参照标准,那么现代的很多家庭的饮食标准放在古代都算是大富大贵了。

  还是以糠为例来看,谷物皮壳的作用正好同胚乳、胚芽的性质相反相成,如果皮壳同食反倒能消食火化痰液,所以古代道家养生吃的是全麦饭。带皮壳的糙米是有活力和生命力的,如果有适当的水、温度和空气,就可以萌发生长,而精米只是祛除了活力的营养物质,如果浸入水中只会腐烂。

  前面我们讲过的《用药如用兵》一文中曾说:"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犹之好战胜者,必有奇殃。"这句话其实就是对魏晋时期服丹石以求长生者的总结,事实上也是如此,大量乞求靠吃药长生不老的人们最终都会患上一些莫名的疾病而突然死亡。

  过食补药丹丸就如同对健康的寻衅滋事,一般无端挑起战争的人,最终都很难有好的结局。所以,当看到电视广告上,补这补那,说得神乎其神之时,要考虑一下自己的身体究竟是否缺,是否偏,有时的补其实是一种邪。

  《后汉书》里记载了一个著名医生郭玉,他曾经说给富贵人看病有四难:第一,其自用,不任臣;第二,将身不谨;第三条,骨节不强;第四,好逸恶劳

  其中前两点是讲病人对于医生的信任以及刚愎自用、恣意放纵的性格对于健康的影响,后两点的骨节不强与好逸恶劳就和我们这节讲的饮食大有关系了。

  为何富贵人会骨节不强,因为高粱厚味,暴饮暴食对人体的损伤是很大的,古人称之为"烂肠之食";好逸恶劳,便是过分贪图享受,口舌之欲不节制,补得过量却无法吸收润化,现在很多人都经常吃高蛋白的东西,但是大多都变成了身体的垃圾,所以,现在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是困扰许多人的"富贵病"

 

膳食宝塔与生长收藏

 

饮食要均衡,人体才平衡。

  对于人体来说,通过膳食吸收营养物质是生长收藏的一个重要途径,人每天的一日三餐与日常饮食结构都必须符合养生、养长、养收、养藏的需要。

  首先,三餐要均衡。

  重视早餐,早餐要吃好。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以易消化、蛋白质含量高且有三两以上的主食为宜,要有一定量的蔬菜和汤水,占一天总进食量的35%

  早晨不宜吃得过晚与午餐合并,因为这样容易造成脾胃功能的磨损与虚耗。

  早餐的能量是每天生发释放的开始与必须,经过一晚上的休养生息与营养运化,肠胃已经空了,必须及时补充能量才能充分调动阳气的上升与外放。

  午餐要吃饱,尽量丰富,要占一天总进食量的40%。即便是对于想要减肥的人来说,早晨与中午也应该适当补充营养,也就是俗语所说的,过过"饭时"

  民间对于"饭时"比较重视,无论胃口怎样,保持一个进食的"饭时",可以让脾胃与气血的运行更加有规律,"饭时"也相当于人的一天四时的养藏准备。

  晚餐要吃少,食量要少于一天总量的25%,以减轻肠胃负担,以免脂肪堆积造成肥胖。因为晚上的修养生息需要五脏六腑的协调配合,如果吃得过多,脾胃的负担就会加重,其他脏腑功能的运转就会受到影响。

  健康保养讲求收放自如,如同一个人要打出一拳之前,必须先把拳头收回来一样,这种饮食上的收敛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营养要均衡。

  根据卫生部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来看,中国人日常饮食结构有如宝塔一样,分五层,包含每天应摄入的主要食物种类,膳食宝塔利用各层位置和面积的不同反映了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

 

最底层:谷类食物,每人每天应摄入250克~400克。

  下数第二层:蔬菜和水果,每人每天应摄入300克~500克和200克~400克。

  下数第三层: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每人每天应摄入125克~225克(鱼虾类50克~100克,畜、禽肉50克~75克,蛋类25克~50克)。

  下数第四层:奶类和豆类食物,每天应吃相当于鲜奶300克的奶类及奶制品和相当于干豆30克~50克的大豆及制品。

  塔顶:烹调油和食盐,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克或30克,食盐不超过6克。

  此外,水是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的需要量受年龄、环境、温度、身体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日至少要饮水1200mL。饮水不足或过多都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此外,饮水应少量多次,要主动,如果感到口渴时才去喝水,此刻细胞已经处于缺水状态了,对身体不利。

  在日常生活中,坚持遵循宝塔各层各类食物的大体比例,是使用膳食宝塔的关键,但也要注意同类互换以丰富膳食提高食欲。

  其实,依旧传统与中医养生的理念,中国人以五谷杂粮为主的饮食比西方的高热量饮食更符合荤素搭配平衡人体的健康之道,然而,现在很多家庭的问题就在于对脂肪和动物性食物等荤营养食品的摄入量过高,使得人体内偏热。我们应该注意的是,日常饮食中,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的比例应该在7:1左右。

  生、长、收、藏在饮食之中也有着一定的区分与侧重,坚持中国传统"五谷为本"的饮食文化其实就是最简单的均衡膳食。

 

酸甜苦辣咸,健康一招鲜

 

前面的中国人的膳食宝塔是针对国人基本情况给出的饮食总量的均衡建议,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需要依旧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细化调节,了解自己身体的偏颇之处,并配合药食的属性来救偏补弊,这就是为什么说会吃的人不生病的原因。

  比如,牛奶是一种营养高的饮品,按说是没有毒的,不过,在中医来看,牛奶是热性的,如果体质热的人或是有热症的人在不适当的时刻饮用,对身体同样是有害的。

  因此,看待药食的性能时,要看它的运用对人体是否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这种作用也会随着人的机体变化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中医以药治病就是以药食的偏性来调节人体的偏性,一旦将人体的偏性拉归平衡,病也就祛除了。

  然而,现代人的饮食通常不是过,就是偏,这也是饮食男女所不可避免的。对于每一种食物,人们最好都能依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进行分析,即便是饮水,每个人的机体也有所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大家有时会觉得十分疑惑,究竟应该大口喝水,还是小口喝水,各种健康书怎么说的都有,似乎都有道理。对于健康的人来说,平常应该小口喝水;对于有便秘的人来说,喝水时不妨大口一些。

  怎样理解食物的偏性与人体的偏性呢?

  食物基本上由谷、果、畜、菜四类组成,每一类都暗含有五方和五时,也就是有地域性和季节性。

  比如,鱼虾出于东海之滨,生发之气偏盛,对患有疮疥的人来说就是"发物",许多特禀体质的人对于海鲜过敏也正因如此。

  牛羊多产于西北,有收敛收藏的气性,虽然营养丰富,但如果年轻人使用过量,就容易收敛在内,不易代谢,影响情绪。

  此外,对于谷物主食来说,北方人多食面,南方人多食米,因为北方干燥,面甘温入脾,润肌厚胃,而南方湿热,米甘咸微凉,除烦止渴,固胃开胃。

  食物各有所偏,五脏则各有所喜。

  酸类的东西是走筋的,而筋属肝。因此,得了肝病以后,不要吃酸类的东西,因为酸主收敛,太收敛则肝气不能生发。肝宜甘,因为甘味可以缓释纾解,让肝生发释放。

  辛辣的东西是走气的,主气的是肺,所以我们一吃辛辣的东西,就会流鼻涕,流眼泪甚打喷嚏,如果你的肺不舒服了,就不要吃太辛辣的东西。辛辣之物如果食用过多,会使得人"筋急而爪枯",影响身体的弹性,同时影响肝脏。

  苦味的东西是走血的,即走心,如果病症在心这个脏器上,就要少吃一些苦的东西,让心可以生发一下,心血可以散一下。苦的东西吃得过多,会影响肺气的上升宣发,会使得肌肤得不到滋润,女性尤其要注意不要吃太多""。夏天炎炎的时候,多吃一些苦瓜,是为了让心火不要太外散,是从食补的角度去讲的。

  咸类的东西是走骨的,我们前面说过,肾主骨,走骨就是走肾。元气藏于肾,咸味的东西可以激活调动元气,如果一个人口过重,其实说明元气的调动不够,但如果口重养成习惯,就容易过分地调动元气,对肾不好。如果咸的东西吃得过多,就容易使血脉凝滞,中年人如果口重就很容易患上高血压。

  甜味的东西走肉,走脾胃。如果病在脾胃,就不要吃很多甘甜而滋腻的食物,因为甘腻的东西会增加脾胃的代谢负担,让脾在运化水谷的过程中虚耗过多。甘类的东西是缓的,是散的,如果甘味食用过多,就会造成头发的脱落,如同树之落叶。

  仔细看五味对于人体的影响可以知道,酸、辛、苦、咸、甜依照顺序,相互之间分别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共同作用于五脏六腑,因此,日常饮食的搭配要讲究相互调和,和而不偏。

  对于普通人来说,了解一些常用中药材的属性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要对日常食物的属性有深入的认识,因为普通人平时不用吃药,如果能够有效利用饮食的属性就可以纠正身体的小毛病。

 

为何冬吃萝卜夏吃姜

 

有这样一句俗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

  这句话究竟有没有道理呢?因为萝卜是凉性的,姜是温性的。夏季吃姜岂不更热,冬吃萝卜岂不更凉?其实不然。

  夏天,五月流火,又叫午月,夏至月。张仲景曾经在其著述中说,五月"阳气在表,胃中虚冷"。这是什么意思呢?

  五月是阳气蒸蒸日上,向上向外尽情发散的时候,此刻阳气的趋势是向外向表面的,而人体内在的阳反而虚少了,阳气虚少了当然就会冷,故曰"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也就是说,夏天太热,阳气往外放,中间就出现了空虚,寒就趁虚而入了,所以夏天人们容易拉肚子,得肠胃病,这就是内寒的原因。

  冬天,到了十一月,到了亥子丑的时候,情况正好相反。这时,阳气向里、向内,处于收藏的趋势。在外的阳渐虚少,在里的阳渐多,阳多则热,故曰"阳气在里,胃中烦热"。简单来说,就是冬天外面冷,把毛孔封住,热含在中间,所以冬天人容易出现内热。

  由此来看,这句民间俗谚是经过了时间与事实检验的生活箴言。夏日炎热,但阳气在表,胃中虚冷,所以要吃姜来温里暖胃;冬日寒冷,但阳气在里,胃中烦热,所以,可以用萝卜的凉性来平衡,以免积热产生。

  其实"东吃萝卜夏吃姜"还有一个姊妹篇,"早吃萝卜晚吃姜"

  早晨太阳升起来了,阳气往上升,姜是升阳气的,所以早晨要吃姜;到了晚上阳气下去,人体内的阳气也要下去,如果不下去,人就会瞪着两眼睡不着觉了,因为"阳气盛目瞠,阴气盛目瞑。"所以,晚上吃点萝卜,可以让阳气下降,收藏起来,人也好修养生息,涵养机体。

  夏季与冬季之间的关系其实十分微妙,冬天有些阳虚阴寒盛造成的疾病,如哮喘、"老慢支"、骨关节痛、水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如果能在夏天补阳,冬天时的症状就会有所缓解。

  因为夏天阳气旺盛,春夏养阳,如果身体是阳虚阴寒,那么就应该借住自然的时令性来补阳,比如多吃些羊肉、鸡肉等温阳食物。

  同理,秋冬养阴,秋冬本是阳气收藏的季节,那些在夏天会加重的阴虚阳亢病症应该在冬天加紧养阴。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病人,因为甲状腺分泌过多,致使代谢加快,产热增多,冬天不但不怕冷,反而怕热,那么此时就应该多进一些滋阴降火的食品,如龟、鳖、鸭肉等,必要时还可以服用一些知柏地黄丸。

  这也就是所谓的"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道理。

 

 

 

 

댓글